中轴线:城市秩序之美

旅游资讯 15 0

■ 张磊

近日,北京中轴线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让这条全长7.8公里、世界上现存最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再度成为世界的焦点。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意义非凡,它将向全世界传播展示北京中轴线的遗产价值及其蕴含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礼制文化、营城理念,以及高超绝妙的建筑设计与营造水平。它代表了世界城市历史中的一种特有类型,它体现的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论与“中”“和”的哲学思想,为世界城市规划史作出重要贡献。

城市轴线是城市规划中一种常见的空间组织手法,如古罗马时期的十字轴线,中国依据《周礼·考工记》而规划建设的城市轴线,再到近现代城市建设中世界公认的巴黎传统轴线、华盛顿城市轴线等。

“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经不断演进发展,构建了北京城的空间规划之轴和文化之轴,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延续性。梁思成在《北京——都市计划中的无比杰作》(1951)中这样描述:

“一根长约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中轴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延伸、一贯到底的规模……有这样气魄的建筑总布局,以这样规模来处理空间,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

《周礼·考工记》将传统都城的理想范式总结为:“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北京中轴线以南北向居中道路为骨架,联系起宫殿、苑囿、坛庙、市肆,形成了左右均衡对称的建筑群。其中,天安门、端门及故宫,钟鼓楼及周边商业街市,共同构成了“面朝后市”的空间格局;太庙和社稷坛,遵循了“左祖右社”的礼仪规范;其上道路的走向、尺度,建筑的大小、高度、色彩、装饰等均体现了《周礼·考工记》所强调的礼仪与秩序。

作于乾隆三十二年的《京师生春诗意图》,由正阳门大街画起,由南向北一直画到景山,描绘了雪后京城中轴线的面貌。画中有皇帝拜见太后,有朝臣官员进宫拜谒,也有前门大街的车水马龙,市民在中海排成队列冰嬉。商业活动和市民活动极为繁盛的北京中轴线及其两翼,始终承载着“普天之下,唯我独尊”以外,属于市民的生活印记。北京中轴线不只是作为皇权至上的标志存在。

海外使者眼中的北京中轴线

北京作为东方文明的交汇点,所展现的宏大与辉煌,对欧洲充满着巨大诱惑。古都中轴,以其跌宕起伏的建筑形象和纵横捭阖的空间格局掌控了整个城市,给海外使者留下深刻印象。

在《马可·波罗行纪》中,就有关于北京城中轴线的记述:“在这四英里的广场内,建有大汗的宫殿。这座皇宫从北城一直延伸到南城,中间只留下一个空院,是贵族们和禁卫军的通道。”其中的“空院”即元大都时期的中轴线。“街道甚直,此端可见彼端,盖其布置,使此门可由街道远望彼门也。各大街两旁,皆有种种商店屋舍……”沉醉于“犹如棋盘”般的地面规划,马可·波罗赞叹不已:“其美善之极,未可言宣。”

1598年与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前后两次进京,并在北京生活了十余年。《利玛窦中国札记》中有关于北京中轴线的记载:“皇宫建筑在南墙之内,像是城市的一个入口,它一直延伸到北墙,长度贯穿整个的城市并且一直穿过城市的中心。城市的其余部分则分布在皇宫的两侧……其建筑的雅致和优美由于它细长的线条而显得突出。”这可能是第一位关注到北京中轴线并明确提出中轴线作用的海外人士。

1654年,荷兰使者约翰·尼霍夫出使中国。从他绘制的《北京皇城平面图》中可看到紫禁城中央有一条清楚凸显的主轴线,在这条南北向轴线上布置有诸多宫殿。除了这条南北向的纵轴线外,还有一条东西的横轴,呈现出十字交叉的平面布局。他在《荷使初访中国记》中记述到:“这个皇宫为正方形,方圆十二里,但需步行三刻钟,位于北京城的第二道城墙之内……这个皇宫的东、西、南、北方向各有一个大门,所有建筑物沿十字形中轴道路分布,很整齐地被分成几个部分。”书中平面图并非实地测量绘制,与皇城真正面貌有很大出入,却也把握了北京都城规划中的关键要素,包括方格布局、位于中心位置的宫城、皇城,且指出了京城这条由南到北的宏伟中轴线的重要性。

1900年法国小说家皮埃尔·洛蒂来到北京,并在《在北京最后的日子》中对北京中轴线有详细的描述:

“北京的南门位于神圣城池的轴线上,这条通往令人敬畏的皇宫的路全长六千米,两边有店铺和石兽雕刻。……进了皇城,还是一段笔直的路,才能到达皇帝的宝座大殿。这条路上有很多大理石雕刻成的怪兽,还有高大的狮子,路两侧有汉白玉石柱。约三十米进深的通道上有三道门,一道比一道窄,前面的护城河上飞架着三座汉白玉桥……我们经过一个大斜坡来到大殿,殿门敞开着,屋里闪闪发亮,穹顶藻井上雕刻着一条条形态各异的龙,高台上是金漆龙椅。”

他将自己从中轴线南端的永定门进入北京城,然后沿中轴线一路向北,最后到达紫禁城内所看到的景观,记述得甚是仔细。

这些带着外国文学风格的考察纪实,与北京中轴线的变迁实况大致吻合。外国使者对北京中轴线的描摹和刻画,印证了中华文化对世界产生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

中国城市中轴线的变迁

古人在建筑中非常注重天人合一、法天象地、辨方正位等理念。

西汉建设长安城的时候就形成了比较明确的中轴线规划及建设,汉长安是对上古以来都城建筑成就的汇总与集大成,其中轴线更是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

魏晋洛阳城、隋唐长安城、宋汴梁城、辽中京城与南京城、金中都城、元大都等都继承了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理念与中轴线思想及布局方式。都城建筑开始注重空间布局的规范化,形成东西对称、南北向的中轴线格局,这种格局实际上也是上古以来都城建筑注重方正、中心等传统的延续。值得一提的是,隋唐以后随着皇权意识的强化,坐北朝南的都城布局成为基本规制。基于中轴线的都城布局,一方面有利于集合群臣朝会,另一方面南北贯通的中轴线也体现了大一统思想。

隋唐时期,对于都城中轴线的规划则已经开始具有一种自觉意识,宽约150米的朱雀大街即是长安城的中轴线。朱雀大街作为唐长安城的主干线,将城分为东西两部分。长安城道路网、坊市和城门等围绕朱雀大街对称分布,商业中心东市、西市也对称分列于两县之中。展示出的景象正如白居易诗中所言:“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朱雀大街还承载了唐代盛大的礼仪活动,亦称为“礼仪之轴”;因帝王到城南祭天会走这条街道,所以它也叫天街。这便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名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中的天街了。长安城这种棋盘格式的中轴线布局的出现,是统一王朝的权力达到高度集中的一种标志。

元大都的设计者刘秉忠,为体现皇权至上、王者必居天下正中的理念,采用“中轴布局,左右对称”的重要原则,在大都的正中设定长约7.8公里的中轴线,并以此为基准对北京的城市空间进行布局。营建元大都最精彩、最具创造性的一笔是,首先测定了全城的中心点,即东南西北方向等距离的交叉点;接着又确定了全城的中轴线,即在全城中间以中心点为起点,从南到北画一道线,中轴线到东西城墙的距离相等,形成东西比例对称的格局,把一座城池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元大都的建立为后来明清北京城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明朝在建筑北京城时基本继承了元大都的形制,突出紫禁城的核心地位。到了清代,延续元明的中轴线,尤其进一步建设完善了景山,凸显了中轴线的内涵。

基于中轴线进行城市规划,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重要思想,其不仅是出于因地制宜,更为主要的是,中轴线日渐被赋予浓厚的政治文化色彩,对于巩固皇权、实现社会控制都有重要意义。也正因此,在元明清时期,都城的建设有了明确且严格的中轴线规划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