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 | 群山尾岱东走海,追溯鹊华山水之美

旅游攻略 15 0

文|郝国柱

历史上济南城北鹊山和华山,曾经环绕数十里湖泽古济水和后来的大清河穿湖而过,多条川流不息的河流在此注入鹊山湖。

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卷十一广知”中最早记录鹊山湖:“历城北二里有莲子湖(即鹊山湖),周环二十里。湖中多莲花,红绿间明,乍疑濯锦。又渔船掩映,罟罾疏布”。

就是这片代表济南最美的鹊华山水,引得李白、杜甫、曾巩、于钦、赵孟頫、元好问、张养浩,及明清一众历史名人为其赋诗、绘画,赞美鹊华山水,和鹊华有关的古代诗文更是有上百首之多,赵孟頫《鹊华秋色图》名气之大,国内辨识度几乎少有人不知。

他们夸赞这个地方角度都无一例外地,以不同方式赞美鹊华山水好,景致美。

而自宋元以降,迄至明清,因上游黄河溃决,溃水多次夺大清河入海,鹊山湖在积数百年黄河落淤后逐渐消失,鹊华山水之美也悄然离我们远去。

【今日鹊山湖 摄影:郝国柱】

一、“济南山水天下无”里的 “群山尾岱”在哪里?

元代著名地理学家、文学家,方志名著《齐乘》作者于钦,从一个很特殊的角度写了一首赞美济南山水的诗。于钦,山东文登人,曾在济南为官,任山东廉访司照磨(元朝掌管钱谷、物料官员),凭借渊博地理知识和对家乡山山水水的钟爱,一册《齐乘》,名垂青史,一句“济南山水天下无”,更是在历代名人赞颂济南的佳句中属于最具代表性,最具神韵的神来之笔。说于钦特殊角度赞美,是因为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这些我们首先想到的济南历史名胜地标竟然都未入名家于钦的法眼。而放眼济南那一处风景配得上于钦眼里“天下无”的标准呢?于钦方志名著《齐乘》中“历山”条目,属于诗文互补形式,格外用心:“历山南属泰山,东连琅邪,崇冈叠嶂,脊脉不断。钦尝有诗云:济南山水天下无,晴云晓日开画图。群山尾岱东走海,鹊华落星青照湖”。文字词条精炼概括济南城南山势,后面“题诗历山”却不写历山,专写鹊华山水远眺,名句“济南山水天下无”由此出炉。

细读此七言绝句如梦如幻,如入画境:

站在千佛山顶,

东、南望皆泰山和琅琊余脉,

他们脊脉不断,连绵不绝,

远眺城北鹊山湖里的鹊、华,

犹如历山及众山之尾岱,

每当晴空万里的早晨,

一轮朝阳穿透湖上晓雾,

看见湖水湖烟中的鹊、华,若即若离、若隐若现,

湖光倒影,像天上的两颗星辰,

鹊山是青色,华山也是青色,

犹如浮于一泓海水,奔向东海。

“群山尾岱”原来是指济南城北的鹊山和华山,今天在众多关于鹊华的古诗文中,少见有称其为尾岱。元代济南人站在历山远眺,最美济南山水就在鹊、华两峰之间。“青照湖”应该是近观,说的是湖水非常清澈,不能确定站在千佛山能望见鹊华两山映在在鹊山湖中倒影。

是不是只是于钦独爱鹊华山水呢?

当然不是。

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养浩,在朝廷辞官后回到家乡济南,所建云庄别墅就在济南城北鹊华山水间,在他《重修会波楼记》中,也说到了鹊华二山在济南诸山中的位置:“鹊华两峰,屹然剑列,峭拔无附丽,众山皆若相率拱秀而君之”,城南虽然山众,但没有俊峰出众,所以,南北之山竟分出君臣。“自远而视,鹊华又据上游而都其胜者。至于四时之变,与夫阴霁旱莫,水行陆走,随遇出奇。凡可排嚣玄郁,使人蜕凡心、近高明、可喜可愕、可诗、可触、可图者,靡一不具”,家乡鹊华山水之间不但能陶冶性情、排解郁闷、让人超凡脱俗,还能可喜可愕、可诗、可触、可画者,无论乘舟游览,还是周边陆地漫游,都会让你有惊奇发现。

【鹊华二山与黄河合影 摄影:张庆民】

若能穿越时空,历史上的济南城北,鹊华二山、环山盛大的鹊山湖、大清河及周围田园风光、湖光山色,应该配得上于钦眼中最美济南山水。

二、济南历史上真有鹊山湖吗

如果问历史上真的有鹊山湖吗?

当然,李白、杜甫等一众历史名人都见过,都喜欢,都曾吟诗赞美鹊山湖,留下千古名篇为证。

诗圣在济南看到鹊山湖,留下三首诗: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蕴真惬所欲,落日将如何。

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陪李北海宴历下亭》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唐诗。

天宝四年(745年)夏,杜甫去山东临邑(今山东临邑县)看望任临邑主簿的弟弟杜颖,路过济南,正逢当时的北海(今青州一带)太守也在济南(唐代称齐州)李邕相逢,李邕乃杜甫洛阳时的故友,以诗文、书法、篆刻名闻海内,时李邕已年近七十,在历下亭设宴,盛情款待,杜甫此行留下三首传世佳作。“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就是在这首《陪李北海宴历下亭》里的名句。首句“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交代了设宴地点北渚历下亭,凌波大清河。所谓大清河,也是古济水故道。“自复通汴渠以来,旧济遂废”(《太平寰宇记》),隋大业七年(611年)开通济渠后,作为济水中段水柜的巨野泽以上河段逐渐湮废,巨野泽以下济水河段以清水之名代之,但济水之名不废。清代《禹贡长笺》:“杜佑(唐代)言,今东平济南界中,有水流入海,谓之清河,实菏泽汶水合流,因旧名称济,非济水也”。现行济南黄河河道即是大清河故道,古镇泺口附近就是《水经注》里考证泺水入济水之处,诗中“交流空涌波句”有研究者认为应是泺水和历水交汇注入大清河的地方,即“凌清河”处的北渚附近,能看到或听到泺水和历水激流交织的“空涌波”。清澈的大清河在鹊山附近穿鹊山湖而过,所以“北渚凌清河”大概位置应在今天的泺口附近。

【航拍泺口黄河铁路大桥 摄影:张庆民】

原来杜甫1200多年前这次留下千古名句的赴宴,就是在鹊山附近的大清河(鹊山湖)畔。

择日李邕的孙辈、新任齐州司马李之芳(后改任太守)宴请杜甫,设宴地点也选在鹊山湖畔,那里有李之芳来济南后刚刚建的一座亭台。当时杜甫赴宴时的心情和感慨都写在这首《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亭对鹊湖,时李之芳自尚书郎出齐州,制此亭》:

新亭结构罢,隐见清湖阴。

迹籍台观旧,气溟海岳深。

圆荷想自昔,遗堞感至今。

芳宴此时具,哀丝千古心。

主称寿尊客,筵秩宴北林。

不阻蓬荜兴,得兼梁甫吟。

杜甫没写鹊山湖究竟有多大,但是将东岳泰山和眼前湖水并列比赋,一句“气溟海岳深”可以想象鹊山湖的当时的气势。李邕当时陪同款待,也写了一首《登历下古城员外孙新亭》,“太山雄地理,巨壑眇云庄”,正好与“气溟海岳深”相呼应。

《梁甫吟》是古乐府,其“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诗句,有伤感悼亡之意。因得罪当朝权相李林甫,奸臣罗织罪名,就在杜甫李邕相聚两年后,将李邕杖杀于北海。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最后一句“不阻蓬荜兴,得兼梁甫吟”,不知是不是当时的杜甫心有预感,一言成谶。

相逢总要有分别,杜甫离开济南去临邑,需要渡过大清河北行。再一次来到好友欢聚的鹊山湖亭,仔细欣赏美丽的鹊山湖,一首《暂如临邑至鹊山湖亭奉怀李员外率尔成兴》主要写了鹊山湖风奔浪涌的气势和对李之芳的怀念:

野亭逼湖水,歇马高林间。

鼍吼风奔浪,鱼跳日映山。

暂游阻词伯,却望怀青关。

霭霭生云雾,唯应促驾还。

“鼍”是鳄鱼,《续博物志》鼉长一丈,其声似鼓。可以想象,大鳄鱼生活游荡的鹊山湖,一定很大很大。

“暂游阻词伯,却望怀青关”。此诗还隐藏着一段杜甫和李之芳鹊湖相遇,引为知己,成为杜甫一生的知己的故事。“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作为一个自少年起即诗名满天下的杜甫,将李之芳尊为词伯,可见有多么钦佩李之芳为人和才华。济南一别,两位地位悬殊的诗友惺惺相惜,真挚的友情一直延续。后来,杜甫在夔州与李之芳再次重逢,李之芳在生活上给予杜甫很大帮助,成为长期战乱漂泊的杜甫坚实的依靠,杜甫曾专为李之芳写了多篇诗作。后来李之芳逝于江陵,杜甫赋诗发出最深情的思念:“涕泗不能收,哭君余白头。儿童相识尽,宇宙此生浮。”知己不在 ,生无可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