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锦绣浙江寻古韵之旅:消逝的严东关与依然飘香的五加皮

旅游攻略 13 0

潮新闻客户端 葳蕤陈风

数百年来,这里的人们传颂着赞誉严东关五加皮酒的一首诗:色如榴花重,香比蕙兰浓;甘醇醉太白,益寿显神功。

相传李白泛舟富春江,船至睦州(今建德梅城),离船登岸,访山中隐士权昭夷。权以当地美酒佳酿与李白欢饮。李白见酒色呈榴红泛金黄,饮之纯正甘爽、醇厚绵长,于是赞不绝口,离别后还意犹未尽,行至严陵滩,登上江中洲渚大石,又赠诗权隐士。诗曰:“我携一樽酒,独上江渚石。自从天地开,更长几千尺。举杯向天笑,天回日西照。永愿坐此石,长垂严陵钓。寄谢山中人,可与尔同调。”

“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太白是否畅饮过此酒,已无从考证,但至少说明严东关五加皮在历史上早已声名鹊起。有据可查的是,1876年获新加坡南洋商品赛会金质奖章、1915年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银质奖章、1930年获西湖国际博览会银质奖章,那都是响当当的实证。

生产出如此好酒的严东关至今还在吗?带着疑惑我来到严东关酒厂开设在梅城古镇的门店,有位叫蓝湛的先生接待了我,在现场品尝五加皮酒时,看到店内墙上挂着一块醒目的匾额,上书“春盎金盐”四个大字,“春盎”好理解,指的是酒,而“金盐”就不懂了。蓝湛告诉我,金盐是五加皮的别称。

有关“金盐”一说,我顺藤摸瓜,还真有不少知识点。宋·无名氏 《谢氏诗源》:“近有士子作《游女诗》中一联云:‘不曾怜玉笋,相竞採金盐。’人多不解‘金盐’二字。余近读《煑石经》云:‘五加皮,一名金盐。’始知‘玉笋、金盐’对极妙,而初不合掌。”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五加》引北宋著名药学家唐慎微曰:“东华真人《煑石经》云:‘昔有西域真人王屋山人王常云:“何以得长久?何不食石蓄金盐。”……金盐,五加也。皆是煑石而饵得长生之药也。’”清·李符《生查子》词:“素手摘金盐,苔印弓弓步。”

古时,在人们生活中五加皮酒很是普遍,汤显祖《牡丹亭》都给其安排了场景,在第五十出“开宴”中,丑角持酒出场时,道白曰:“黄石兵书三寸舌,清河雪酒五加皮。酒到。”

蓝湛告诉我,五加皮酒原产地严东关在梅城东四里处,于新安江、兰江、富春江交汇之三江口北岸。当年,有一条东西走向长百来米的青石板老街,街道两侧开着肉店、豆腐店、理发店和茶馆。鼎盛时期,街上还开有两座戏馆。顺着几十级石砌台阶下到江边,有一座大码头,凡徽州沿新安江、衢州沿兰江顺水而下,或者从杭州逆水而上的客货船,基本都要在这里停泊做生意和过夜,同时接受统捐局的货物税务检查。码头上桅杆林立,船只众多,这便是在当时商贾云集,名传东南的严东关码头。如今沧海桑田,早已不见往日的热闹繁华。

为感谢蓝湛的热情介绍,我购买了两瓶包装古色古香的承先牌老五加皮酒。平时喜爱喝两盅的我,喝过不少天南地北的酒,但对于“四度浸药”集蒸馏酒与酿造酒配制而成的这款佳酿,独有好感,它不仅鲜甜醇厚爽口,还粘性挂杯。

一方水土酿一方酒。新安江水质清澈透明,江面上四季常有雾气缭绕,湿润的气候为酒的发酵过程提供了理想条件;这里还是苦荞麦和黄栀的理想生长地,天然为五加皮酒的酿制提供原料货源。

五加皮酒的祖传配方,据说曾是严东关一带“九姓渔民”的传家宝。说起“九姓渔民”,他们的的生活方式与疍家人十分相似,古时候他们虽与水为伴,过着屈居的日子,但“九姓鱼头”却流传至今,成为建德、淳安一带的传统美食,汤浓色白,胶质醇厚,惟一可惜的是在烹饪时将鱼鳃两边叫做鱼云的螺旋肉(也有称葡萄肉)被挖掉了,说是因为腥味。港澳地区人们喜欢用鱼云来生滚稀粥,这块部位含有丰富的胶质和蛋白质,有人体必需的卵磷脂和不饱和脂肪酸,且口感滑嫩,许多人都爱吃,包括我。

再说回“九姓渔民”的祖传配方。相传,元末明初年间,陈友谅因与朱元璋争夺天下失败不愿臣服,故连带其部将共有九姓族人被贬入新安江、富春江一带,只许在水上谋生,包括子孙后代永世不得上岸居住、不得读书应试、不得与岸上人通婚。长年的水上劳作与生活,易得风湿和腰肌劳损、关节酸痛等疾病,于是,有人开始尝试用各种草药泡成药酒治病,五加皮酒因时而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评价五加皮酒“服之祛风痨冷气积滞宿疾,令人肥健,行如奔马,长期服用,功妙更多”。

早在同治年间,安徽药商朱仰懋来到严州,见城内九德堂等几家药店的五加皮酒销路不错,便以“九姓渔民”中流传的五加皮酿酒配方为基础,独自在严东关码头租房开设酒坊,出售自行研究配制的五加皮酒,并取《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之句,命名为致中和五加皮酒。

每到夜幕降临,往来的客货船靠岸,劳累一天的船工们三三两两地拾阶而上跨进致中和酒坊。这时,勤快的酒坊伙计早已在柜台上筛好了一碗碗五加皮酒,摆上小碟的花生米、香干等下酒菜。船工们围坐着边喝酒边侃大山,一天的辛劳疲惫也就在不知不觉中烟消云散,及至夜深,带着微醺回船歇息。

城内胡广茂商号的老板胡子亨见致中和酒坊生意兴隆,便紧贴其旁也开了家严东关分号“东号”。1915年,浙江巡按使屈映光(1881—1973)途经严州,胡氏后人乘机求其题字“春盎金盐”,遂印于酒瓶包装上,但生意依然不如致中和酒坊。

朱仰懋所潜心研究的严东关五加皮酒配方,仅凭师徒口传心授,世代如此,并受到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7年“严东关五加皮酿酒技艺”被收录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年该技艺正式入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名录;现今,又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是啊,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哪怕沧海桑田,酒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标志,只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愈加香醇浓郁。

(图片均由作者拍摄)2024年11月12日

草于西溪云心阁

“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东关 五加皮 金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