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轻拂,太行山换上了五彩斑斓的“秋装”,潺潺的溪流在峡谷间轻吟,土地里谷子压弯了枝头,村庄里升起袅袅炊烟,处处呈现着和美乡村的新图景。
干净整洁的常平村街景
这里是壶关,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乡村道路干净整洁,农家庭院错落有致,花草树木交相辉映,特色墙绘亮眼吸睛……这一幅幅幸福和美的乡村画卷,正是壶关县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
壶关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东与河南省林州市、辉县市相连,西与长治市为邻,北与平顺县隔界,南与陵川县接壤,辖7个镇、3个乡、1个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013平方公里。壶关县生态环境优美,是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全省首批林业生态县,连续八年荣登“中国深呼吸小城百佳榜”。同时,因壶关县风景秀丽,旅游景点众多,还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县),境内有一个国家5A级景区、两个国家4A级景区,县境东南的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区,绵延百里,雄奇险秀,是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攀岩基地和中国最美峡谷。
南平头坞村航空露营基地
今年以来,壶关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部署要求,结合实际活学活用“千万工程”经验形成的思想方法、经验做法,坚持塑形与铸魂并重,坚持系统谋划,统筹资金资源,细化工作任务,压实各级责任,有力推动“千万工程”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加快建设活力壶关、幸福壶关,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壶关篇章。
为切实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落实落细,壶关县强化组织领导,构建起了县乡村三级抓“千万工程”工作的责任体系;突出系统谋划,制定出台了《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行动方案》,谋划实施了“141”千万工程,即以打造长治市“千万工程”整体推进样板区为目标,围绕4条经济带,全力打造100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样板村。今年建设的4个精品示范村、36个提档升级村均按照方案要求有序推进;坚持规划引领,立足打造“全国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和“全省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依托全县各乡镇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聘请南京回归设计院专业团队为精品示范村、提档升级村编制实用性项目设计方案,强化乡村空间设计和风貌管控,确保精品示范村、提档升级村建设有方向、有步骤、有目标;注重示范带动,围绕先期打造的4个精品示范村,共谋划实施了25个“千万工程”项目,目前18个项目已完工。
游人如织的大河村峡谷漂流
游青龙峡谷、吃乡村美食、玩大河漂流……今年以来,壶关县大峡谷镇大河村立足山水文化、历史文化、佛教文化、红色记忆、民俗文化、地质文化的资源优势,坚持以“支部确定方向,村委创优环境,群众创造财富”为基础,以“生态立村、文化兴村、旅游强村、富裕全村”为目标,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实施“千万工程”项目4个。
“我们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大量地质遗迹和人文景观,有大河关、东峻重关、古驿道等历史文化遗迹,还有村道、河道、古道、佛道‘四道文化’,‘四道文化’如同四条纽带,将大河村的历史、现在与未来紧紧相连,成为大河村经济发展的文化瑰宝。”大河村党支部副书记付万华说,“今年,我们还开发了冬漂和夜漂,实现旅游无淡季,让村民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旅游饭。”
“一水”盘活一个乡村,大河漂流享誉三晋大地。大河村先后荣获“山西省首批A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地质文化村”等称号,成为乡村旅游消费的打卡地、新场景。
今年,壶关县聚焦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把旅游产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导产业,锚定打造“全国著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目标,积极探索“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康养深度融合”发展路径,以太行文化与太行山水为主题,以实施A级旅游景区提档升级、旅游设施配套提档升级、旅游服务水平提档升级、旅游管理水平提档升级、旅游消费市场提档升级、文旅康养融合提档升级“六大行动”为抓手,将文旅资源禀赋优势汇聚转化为产业强势、经济优势、发展胜势,努力打造更多文旅康养消费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以文旅产业大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壶关实践新篇章。
壶关旱地西红柿喜获丰收
提升乡村颜值,壮大文旅产业。毗邻国家5A级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的壶关县石坡乡南平头坞村正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重点,聚力建设三大产业基地,突出文旅康养特色,全力打造“千万工程”精品示范村,实现了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良性循环,奏响了强农美村富民“大合唱”,走出了一条迈向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康庄大道。今年,该村实施“千万工程”项目4个。目前,文旅康养研学基地项目和航空小镇露营基地建设项目已完工并投入运营。
蓬勃发展的石堡寨村
“我们村资源禀赋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文化深厚。近年来,村里下大力气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因地制宜进一步促进文旅产业发展。”南平头坞村党支部副书记郭李芳说。
色彩斑斓的七彩村庄、休闲游乐的航空小镇露营基地、清朝特色民俗小院、现代化民宿酒店……让村里游人如织、处处皆景。
大河村、南平头坞村只是壶关县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缩影。
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因地制宜发展符合乡村特点的乡村旅游新产业、新业态,更好地赋能乡村振兴。壶关县将发展文旅康养产业与推进“千万工程”一体发力,选择重点乡村,深度挖掘农村特色资源,布局全域、全季、全时段、全产业链旅游产业,构建龙头景区带动、产业融合互动、区域上下联动的全域旅游格局。同时,依托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太行山大峡谷轨道交通、大峡谷旅游专线,整合沿线优势旅游资源,培育出红色、绿色、古色景区景点200余处,发展文旅康养村庄30个,创建了大河村、大峡谷镇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涌现出“文化旅游”常平村、“彩色村庄”南平头坞村、“凤凰山庄”岭东村、“避暑胜地”仙居村、“太行奇迹”十里岭、“壶关小西藏”黄崖底村等一大批独具特色的乡村,推出9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峡谷乡村风情游旅游线路被文旅部评为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以产业兴村富民的刘寨村
秋日里,艳阳高照。在太行山深处的壶关县龙泉镇刘寨村,村中道路干净整洁,农家庭院错落有致,烟火之气浓郁馥香,这正是该村切实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成果转化成创建和美乡村的生动实践。
“我们村通过积极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在村里大力推进路面硬化、污水管网改造和自来水入户工程,使村里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村容村貌干净整洁,全村旧貌换新颜。”刘寨村包村干部魏振伟说,“同时,我们还积极聚焦乡村产业发展,投资建设了100多座蔬菜大棚,并引进山西龙山酒业有限公司,逐步形成了蔬菜种植、规模养殖、小杂粮加工、水果经济林、光伏发电、酿酒等六大支柱产业,带动300余人就业增收,实现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今年,刘寨村被市、县两级确定为“千万工程”提档升级村。该村先后投资215万余元,完成三大建设项目。一是投资150万元修建了平均宽度8米、长度2000米,全段均设置太阳能路灯的产业路,可便利沿线的山西龙山酒业有限公司、刘寨村农户与合作社的百余座大棚、种植园的相关产品运输,为更多企业落户刘寨提供更加便利的基础设施;二是投资60余万元,新建标准化篮球场及周边配套服务设施近2150平方米,为村民及游客提供餐饮、娱乐、观赏比赛等活动场地;三是村容村貌提升,投资15万元,先后种植花草树木6000余平方米,将村沿线道路、村内空闲区、民俗路的绿化带进行美化。
产业兴则乡村兴。今年,壶关县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打造“中国北方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为目标,持续推进“121”农业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水平。同时,发展壮大农业“特”“优”产业,下大力气发展旱地西红柿产业,实现了旱地西红柿的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全县旱地西红柿种植面积达5万亩,种植区域覆盖全县10个乡镇200余个村。该县也被评为国家级旱地晚播西红柿标准化示范区,壶关旱地西红柿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
光伏电站、野菜饺子厂、蔬菜大棚、醋泡黑豆厂……在壶关县龙泉镇石堡寨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带动村民致富,壮大村集体经济,探索出了一条强村富民之路。
“我们石堡寨村是2021年由石岩头、西堡、寨上3个村合并而成,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引领下,全力推进乡村建设,人居环境焕然一新,建成2000多米的健康步道。同时,积极发展旱地西红柿种植,新引进野菜饺子厂,丰富产业布局,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石堡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建平说。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产业兴旺、生活富裕。
今年以来,石堡寨村坚持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聚焦人居环境整治、特色产业发展、文旅深度融合、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全力推进“千万工程”精品示范村建设工作,实施“千万工程”项目8个。目前,旅游道路沿线环境提升改造等6个项目已完工,其余项目正在抓紧施工。
产业引领,开遍致富之花。在壶关,乡村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让乡村全面奏响了农村美、产业强、农民富的和美乐章。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黑龙潭十六拐”美景
书写丰收答卷,共话乡村振兴。9月22日,壶关县庆祝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优质农产品展示消费帮扶活动在店上镇林青庄村启幕,向人民群众全面展示了全县农业农村发展新成就、乡村振兴新面貌,为进一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汇聚强大力量。
平坦宽阔的柏油马路、精心打造的竹林一条街、新建的文化广场、特色文化墙微景观……今年,壶关县店上镇林青庄村主动作为、先行示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围绕“打造园林式村庄”总体目标,从细微处着手,在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致力将全村打造成一步一景、满目乡愁、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实现村庄质变式的提档升级。
“村里现在的路比县里的还宽,周围墙体也做成了文化墙,还打造了竹林一条街和青林文化街,好多游人来了都在这里拍照打卡。今年,我们还成功举办了县里的丰收节和首届‘番茄杯’乡村篮球联赛。”林青庄村党支部书记马建利介绍道,“同时,我们还大力发展旱地西红柿种植和育苗产业,助力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
今年,壶关县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注重规划先行,根据各村庄实际情况,划分为环境整治村、提档升级村和精品示范村3个类别,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同时,实施了一系列生态治理措施,包括清理农村垃圾、拆除废旧住宅、污水自来水管网改造等,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还注重与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等方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和美常平,幸福家园,一步一景皆为画。深秋时节,笔者漫步于全国文明村—壶关县集店镇常平村的村中小道,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道路两旁色彩斑斓、内容丰富的文化墙。往里走,一栋栋乡村小院干净整洁,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水上公园里不时有游人驻足歇脚……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画卷在常平徐徐展开。
宜居宜业的壶关县城
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今年,常平村活学活用“千万工程”经验,以打造“千万工程”精品示范村为抓手,立足村情实际,对标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方面,规划实施“千万工程”项目9个,其中夕阳苑维修改造及文化广场提升改造等7个项目已完工;污水管网改造和街巷道路整修2个项目正在施工中。项目建成后,将从内到外改善村庄面貌,绘就一幅依托“生态美”、致力“旅游兴”、实现“百姓富”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眼下,规划整齐的居民小院、整洁有序的村容村貌、宽阔平坦的村中道路……人居环境整治让今日的农村有了新模样。一幅幅天青水绿、村美人和的秀美新画卷在壶关大地徐徐展开。
乡村建设,久久为功。壶关县正全力以赴抓好“千万工程”建设工作,围绕115个“千万工程”项目,对标创建指标,突出“补短板、强特色”,加快“千万工程”项目建设进度,为全省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供壶关样板。
焦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