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里的文脉与烟火气
人们常说地灵人杰。提到思南,人们津津乐道的有两位历史文化名人。一位是有着贵州近代教育之父美誉的田秋。他的一道《请开贤科以宏文教疏》的呼声,使贵州学子不用奔走云南,即可在贵州参加乡试。另一位是心学大师王阳明的再传弟子——李渭,曾被明神宗赐联曰:“南国躬行君子,中朝理学名臣”。在他们二人的引领下,思南乃至贵州的文化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思南耕读传家的风气日益浓厚,重视教育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李渭当年讲学的思南中和山。
李渭故居、李氏宗祠就坐落在思南县李家寨历史文化街区。这里背山临水、风景秀丽、闹中取静,与繁华的思南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据介绍,李渭晚年辞官还乡后,在思南府城北中和山观音阁点易洞设“中和书院”讲学,居住在此。他兴学黔中,开黔北学风,使黔北文人蔚起,代不乏人。据统计,明清时思南就出了33个进士、313个举人。其卒后,思南地方官民为其请建乡贤祠获准,过去每逢重要节庆,其后人都会来此祭拜祖先。
如果你想更多了解一些乌江的历史文化,不妨走进江边上由王爷庙改建而来的乌江博物馆。王爷庙曾祭祀水神杨泗,寄托着古人在盐运中祈福平安的美好愿望。
乌江博物馆。刘朝能摄
在博物馆名誉馆长汪育江的回忆文章中,我了解了博物馆建造始末及其中艰辛。20世纪90年代初,为全方位地、形象地、生动地向人们宣传展示乌江,让更多人了解关心热爱建设乌江,原贵州省文化厅文物处处长吴正光找到他,商谈筹建乌江专题博物馆一事。为了获得丰富的乌江一手资料,汪育江组建了3人的考察队,他们决定全程徒步考察乌江。一行三人逆乌江而上,爬悬崖、渡险滩,吃烧洋芋、躺破凉席,不辞辛劳,历时九十天,总行程3000余公里,搜集整理文书材料200余万字,拓回碑刻拓片65幅,拍摄各类照片1300多幅,完成了博物馆筹建的第一步。之后的建馆故事依然充满艰辛,在缺少资金支持的条件下,参与人员发挥聪明才智,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建成了乌江流域上第一座以江河命名的博物馆,将“千里乌江融于一馆”,参观展陈后好似游历了一次千里乌江。
从王爷庙走出来,壮阔的乌江尽收眼底,乌江上“鸟衔鱼飞去”的盛景就在眼前。
2019年,思南县安化、李家寨、小桥沟街区获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三条街区,各有特色。
小桥沟历史文化街区曾是思南“盐油古道”陆路交通线上的驿道,也是古时出入思南府陆路往来的交通要道。
小桥沟历史文化街区代表性民居——刘氏民居。
街区里,巷道似叶脉伸展,三合院、四合院民居错路有致的坐落在小巷两侧。抚摸小巷两侧充满历史感的石墙,想象着百年前,贩盐运纱的商贩,或许还有马帮从这里走过,肩挑背扛、风餐露宿,不辞辛苦,只为谋生糊口。悠悠古道仿佛在无声地述说着川盐入黔和黔地农副产品外销巴蜀和荆楚的艰辛与古人的坚韧。
顺着小巷,一路登高,当快走出小桥沟历史文化街区时,回头眺望,才猛然发觉这是城市中心一处不被打扰的水墨山居图。绿树掩映中,三合院、四合院随山就势,筑台为基,吊脚为楼,顺坡造房,错落有致,建筑的营造与自然环境融合协调。砖、木、石结构的用材,华而不浓的雕饰,均彰显出黔东北山地民居的建筑特征,充满了古人遗留的人文情怀和哲学理念。
与别的地方的老街相比,最难得的是,安化街还居住着土生土长的人家,这里就是他最纯粹的家。于是乎,透过半掩的房门,窥见屋内正在看电视的祖孙俩,摇着蒲扇的中年人,猫儿躲在货架下注视着街上不多的游人,狗儿摇着尾巴在街上踱步,一切是那么安详。
老街上散布着几家商店,各有味道。其中一家挂着“鹭洲风干”的书法招牌。店里经营的是风干制品,有风干肉、风干猪肝等。年过五旬的店老板向我介绍,他家祖上都是在乌江跑船的,从思南到文家店运粮食。他14岁起就跟随父亲跑船,家族最初将牛肉、鱼干等挂在船头,风干后存储食用,后来离船上岸,将曾经果腹的食物发展成为一道现代美食。“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老板向我们展示他参加市、县两级各类烹饪美食比赛所获的荣誉证书,并不断重复自己的理念——“我追求的是淡而有味”。
老街上有几户經营辣椒制品的人家。门前摆放着三五个竹编圆形簸箕,上面堆着像小山一样的红椒。在家门口坐着剪辣椒粑的老人,在屋内站着剁辣椒的大姐,她们毫无顾忌地将制作技艺置身于大庭广众之下,既吸引人前去探寻,又彰显着真材实料的底气。
如果感兴趣,就走进店里买一点辣椒、酸茄子、酸雨荷,回家炒肉或者伴着米饭吃,都很下饭。
老街的魅力,也源自居住在此的人。
策划 肖勇
文字 黄莎莎
编辑 杨睿
二审 贺韬
三审 赵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