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紫薇王飞
骗取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财政补贴类案监督模型流程图。
文旅消费,一头连着产业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消费的逐渐回暖,多地政府纷纷运用文旅消费券这一政策性工具提振消费市场、促进旅游经济。如文化和旅游部推出的“旅游中国美好生活”主题活动,今年国庆期间发放了高达5亿元的文旅消费券及其他形式的消费补贴;山东省文旅部门连续开展了六届惠民消费季活动,每年发放的文旅消费券超过300万元。但在实践中,却存在虚假交易骗取消费券补贴的现象,不仅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扰乱消费环境,导致惠民补贴政策效果大打折扣,还造成国有财产损失,国家利益受到侵害。
山东省日照市检察院在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责中,发现在山东省文旅部门开展的第五届、第六届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以下简称“消费季”)活动中,部分商家存在虚构交易,骗取惠民消费补贴的情形。该院充分运用公益诉讼调查取证手段,调取消费季消费券核销明细、消费券核销汇总信息和参与企业工商注册信息、银行交易记录等数据,构建骗取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财政补贴类案监督模型,发现骗取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补贴公益诉讼类案监督线索。通过归集、筛查以上要素信息,进行碰撞比对,确认违规企业和骗取补贴数额,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监管职责,挽回国有财产损失。
【模型构建】
数据来源:从文化和旅游部门调取的消费季消费券核销明细、消费季核销汇总信息,从行政审批部门调取的参与消费季企业的工商注册信息以及从银行调取的参与消费季企业的公户和相关个人的账户交易信息。
数据模型:
第一步,提取消费券核销明细,筛选核销笔数大于50笔的企业;提取消费券核销汇总信息,筛选核销总额大于5000元的企业。两次筛选后即为核销规模较大的企业。
第二步,提取消费券核销明细,筛选核销时间为当天22时至次日7时的企业,即非营业时间核销密集的企业。
第三步,将以上筛选的结果进行碰撞比对,筛选出同时存在上述情形的企业。
第四步,提取参与企业工商注册信息,筛选注册成立时间在2021年4月至5月、2022年3月至4月的企业,即临近消费季活动开展、疑似突击成立的企业。
第五步,以“企业名称”作为关键词,将此前筛选出的信息进行汇总、去重,初步确定疑似骗取文旅补贴的企业。提取以上疑似企业的银行交易记录,筛选交易对象为省、市、区文旅部门的企业,查明骗取三级消费补贴的数额,作为向省院、各区县院移送线索的依据。同时,通过现场调查、询问企业经营者等人工核查方式,查明骗取补贴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作为向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的依据。
【应用成效】
一是数字赋能保护国有财产。日照市检察机关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积极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通过构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发现骗取文旅消费补贴的行为,最终确定29家企业骗取补贴,涉及省级财政资金160余万元、市级财政资金140余万元,据此向文旅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现已推动追回市级财政补贴110余万元。通过督促文旅部门完善惠民消费补贴商家准入、消费券领取及核销制度,切实履行惠民财政补贴监管职责,引导企业合法经营,以法治之力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模型应用场景广泛多样。日照市检察机关以检察业务工作“小切口”场景做好法律监督“大文章”,该模型通过采集具有统一标准的数据,提炼特征要素进行数据解析,发现骗取补贴类案件所存在的共性问题,经过要素转换,为办理其他骗取国家补贴类案件提供思路借鉴和有益样本。现该院已转化运用该模型筛查办理骗取家电补贴类案件线索,努力实现从单一领域到多领域的监督。
三是多条线配合形成监督合力。该院发挥检察机关一体履职、综合履职优势,通过模型筛查,发现在山东省其他地市也有发生骗取文旅消费补贴的情形,及时向山东省检察院汇报,由省院牵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专项监督活动,目前全省多地市检察机关已向主管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督促主管行政机关根据《山东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券管理实施细则》等规定要求,依法追回被骗文旅消费补贴。同时,公益诉讼检察部门与刑事检察部门发挥综合履职效能,通过线索移送和信息互通,及时督促公安机关抓获专门从事消费券买卖的犯罪嫌疑人,形成监督合力。
(作者分别为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检察官助理,日照市检察院检察业务保障部主任、数字检察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