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神秘摩崖造像
早就听说富平县有几处古代摩崖造像,很想一睹究竟,近日在庄里友友的带领下终于前往,得以亲眼目睹这些鲜为人知的神秘佛像的尊容,收获颇丰。
由富平县城经富耀路(红色旅游专线)行经庄里镇路口。
梅觅路西干渠。
路口有座“凤翼堡”村。村子里有户人家的院墙外立着一块石碑,经辨认碑文判断应该是民国时期的“贞节”碑。
村里的老房子。
“凤翼堡”碑。
行至米家堡村,村里有座 “米家窑地下交通站旧址”。
资料介绍,1919年,岔口村米家堡人米养成为了解决家中人丁增多、家境困难的情况,依土崖开凿窑洞,建辟新居。1936年,共产党人将此地发展建成为地下交通站,用来护送南下北上过关中的人员和传送情报、运送粮食弹药等。
米家窑景区
展览馆
相互贯通的窑洞。
景区的雕塑
沿梅觅路向前行至位于岔口村陕焦厂附近,经过一座东西走向的公路高架桥(石川河大桥),在高架桥正下方,石川河河道的东侧有一处石壁,石壁上赫然显现着两处摩崖造像。
网上没有查出它们的相关资料,两座没有被保护起来的造像也许不久后将会彻底消失,它的前世今生再也不会有人问津。
在造像上方山顶有座“广严寺”,据说有近千年的历史,寺内有碑文记载其于金代大定三年(1163)重修过。
广严寺所在的小山名曰“天乳山”,寺庙位于半山腰间。
摩崖造像附近的石川河
石川河大桥下的河道。
河道里铺着很多巨大的岩石,这么大的整块石板实属罕见。
沿着通向陕焦厂的大桥过河并穿过铁路涵洞,顺着咸铜线旁的水泥路向南,经过梅家坪车站时特意拍了一张照片。
过北杨村后沿美梅路向东,路上看到一座写着“梅家坪文化活动中心”的红色二层楼房,非常有时代感。
沿美梅路一路向东过长春乡,在长春乡看到一座五六十年代的老房子。
房子上镌刻的国徽保存完好。
向前经过陵怀堡,路口有一座石牌坊,牌坊后的“锦屏大道”一直向山上延伸,形成一条长长的坡道。
沿着长坡而上,大道的西边则是唐简陵的西神门,简陵是唐懿宗李漼的陵墓,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
继续一路向东到达了简陵的南神门,路旁的田地里分别坐落着东西两座乳台。
西边乳台相比东边乳台损毁更严重,只剩下一点夯土堆了。
东西乳台之间立着两块文物保护碑。
一块是富平县政府于1983年立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碑,碑刻“懿宗简陵”。
另一块是陕西省政府2004年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碑,碑刻“唐代帝陵(简陵)”。
沿美梅路继续东行,到达谷张村。
站在谷张村路口的公路边可以清楚地看到北边石山上立着三座高大的风力发电机,谷张村的摩崖造像就位于左数第三座风机的正下方山腰处。
沿着进村的水泥路向北,在村口右边紧挨着农田的一侧发现一座学校——谷张小学。这座建筑明显高出附近的民房,青砖砌筑,从外形看应该建于解放前。
学校南面除高大的大门外,还有东西两排厢房。没想到这些老建筑在这里能保存这么完好。
学校北面的房子一看就是解放后建的,教室前立着旗杆。
顺着村里的水泥路一路上行,到达水泥路的尽头,开始沿上山的土路登山。
从山腰处俯瞰下方,在梯田那里曾建有一座寺庙,俗称“北山寺”,正式名称应该是“邑山庙”,常年有一群和尚在此修行,直到文革时期村里才把他们撵走,后来寺庙也被拆了修建村里的学校了。
向风机方向一路爬升。
爬了四五十分钟,看到了摩崖造像的踪迹。
风机下方的摩崖造像高约2米,宽约1米,坐于拱形佛龛里。
有资料说此摩崖造像为南北朝时期的北朝(386-581)所刻,由于此山位于谷张村上窑组也叫“上窑造像”,当地人称其为“石佛爷”。
从谷张村沿一条小路向南翻过田家山,一路下坡经过中山村,村里有两棵千年古皂角树屹立在路边。
其中一棵的古树铭牌上显示其树龄已经900年了。
另一棵皂角树树龄为1000年。
中山村村委会。
从中山村行至梁家山,路旁可见好多座石人雕像,有些已经产生了裂纹,而有些则连头都没有了。
无头石人雕像
元陵是唐代宗李豫的陵墓,距今已1200多年历史,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元陵向南,途经黄窑村、新义村到达元陵堡,据说元陵堡村附近曾发掘出元陵的大型下宫建筑基址。
从元陵堡过咸铜线铁路到庄里镇,沿文昌路出城,过富耀路红绿灯十字后向南,途经北索村、南索村、西贾村,公路两旁各有一家公园,路西是一家以九眼莲为主题的公园,
里面有一座“荷花仙子”的雕像。
路东是一家以柿子为主题的公园“龙凤园”
从富耀路红绿灯十字向南郭家村附近的石川河大桥下有一处网红打卡地,被网友们戏称为“石川河雅丹地貌”,非常壮观,每天都吸引很多人前来观看。
过桥继续向南,上一个小坡后到达“禾家塬”,然后一路向东回到富平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