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站,济南!莱芜这座山形似“马头”,还有神秘的传说……

旅游攻略 44 0

莱芜区名山众多,之前小编已为大家详细介绍过莲花山、香山、大舟山等,此外,莱芜还有很多“低调”的山,它们或山清水秀,或古迹众多,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位于茶业口镇的马头山。

马头山位于莱芜区北35公里,茶业口镇政府驻地南5公里处,海拔597米,面积4万余平方公里。因其主峰如奔驰昂首的马头,故得名。

马头山又称石马山,清康熙《新修莱芜县志》载:“石马山,在县东北八十五里,山之阴有洞,可以避乱。传有仙人化此,留石崖马迹,故名。”

▲图源:新莱芜

马头山不高,虽比不上莱芜其他名山,却有自己独特的风景。其山势险峻,植被葱郁,主要景点有仙人桥、仙桃石、金蛙石、仙人屋、饮马泉、金水塘、天马峪等。最具特色的是天马峪,该峪蜿蜒曲折,林木葱茏,层瀑叠泉,石趣天然,形态各异。喜鹊、百灵等30多种鸟类嬉戏林间,獾鼠等20多种动物出没山中,更有丹参、何首乌、黄芩等几十种中药材。

马头山的传说

马头山上,有关仙人的传说遗迹较多。相传有位仙人从马头山北麓登山观景,刚入山发现一条小溪挡住了去路,便用拂尘轻轻一挥,一块巨石立刻平铺在小溪上,溪水从下面急流而过,即成仙人桥(位于南腰关新村处)。

仙人于山中游玩,偶然发现一瀑布即流水瀑(位于新建宫娥子水库下方),落差几十米,非常壮观;为便于长期观景,仙人在瀑布上方一平坦地处修建了暂住的石屋即仙人屋(位于宫娥子水库上方),在石屋近200米的地方还留下了仙人吃仙桃后由桃核演化成的桃石。

▲马头山上俯瞰 || 摄影:谢少成

马头山上有一匹神马,乃一位炼丹仙人的坐骑。后来,神马偷吃了仙丹,被罚下界变为石马。神马在变为石马之前,极力向山下走来,走到山下的南腰关村河边便变为石马。由此传说,人们视马头山一带为人杰地灵之地。1959年,茶业口镇腰关中学在马头山脚下创办,据说校址就是神马驻足的地方。

马头山上奇石多

马头山奇石盘踞,以天工自然、体量巨大的仙桃石为代表,其他如清泉上流石、千年风霜石、柿抱石、昂首东外石、野象群石、吉祥三宝石、蘑菇石、酣睡小黑狗石等。

▲柿抱石 || 图源:新莱芜

从南腰关村东出发,沿土路上山,攀登近千米即到摞崖。第一摞崖便是“清泉上流石”。悬崖是一完整巨石,近10米高,上部平坦向北微斜,有流水从上面经过,一年四季不间断,这得益于巨石南500米处有段残坝,坝内存有一眼山泉。夏季雨水充沛,形成瀑布,银珠滴翠,满帘落雪。冬季石面结成厚实的冰,阳光下,在很远的地方也能看到耀眼的光华一片。春风雪融,冰与石面接触部分先融化了,冰下面形成中空,清水在透明的冰面下肆意流动。夏雨初歇,呆坐于石上消暑,阵阵山风袭来,远望西南两峰凸显的马鞍山,俯视三面平静的乡村田野,近处是清流过石,小水湾里游动着草虾,偶有云雾缭绕,享天地之寂寥,始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妙境。第二摞崖上面,山腰平冈,绿树野花掩映着一块独立、规整、长方体巨石,名为“千年风霜石”。千百年的雨雪风霜,使巨石通体黝黑,表面粗粗糙糙,坑坑洼洼,充满了沧桑厚重感,像一位阅尽世事老人的面庞,刚毅、沉默、超然。独石不孤,紧挨石边有两棵野山杏树,枝叶繁茂,掩蔽护佑着石头。春风来,杏花开,淡香阵阵,蜂蝶涌来,待野杏成熟,鸟兽争食,又是另一番热闹景象了。

▲千年风霜石 || 图源:新莱芜

向南过水沟,便是“仙桃石”。“仙桃”重达几十吨,立在一块像桌面一样的大石上,桃石北侧临陡崖,更使“仙桃”突兀有气派。桃脐与桌面间有空隙,用力推一下,“桃”可微动。雨过天晴,桃脐下的桌面上存有清水,使得石桃愈发仙气灵发,神采飞扬!石桃端坐桌面,处在峻峰茂林间,如供品般奉献于天地。

▲仙桃石 || 摄影:谢少成

天马峪中段,这里有酣酣而睡的可爱“小黑狗石”,东南方有“野象群石”“昂首东外石”,沟口有“柿抱石”。马头山阴面山腰有三块石,并列成一排,极像一家三口携手遛弯,左侧虎背熊腰,右侧瘦削俏丽,中间活泼好动,是为“吉祥三宝石”

如果你对马头山的美景和传说感兴趣,不妨找个晴朗的日子,亲自去攀登,感受它的魅力。

温馨提示

出行前,请关注天气预报,合理规划行程,若天气情况不佳,应及时调整计划,避免在恶劣天气出游。

不攀越没有防护设施的峭壁,不擅自到未开发的危险地带游玩。在山区要做到“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

冬季天干物燥,请严格遵守森林防火规定,勿携带火种进山。勿乱扔垃圾,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文字来源 ‖ 《莱芜印象—绿水青山》

标签: 莱芜 马头山 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