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花溪区黔陶布依族苗族乡的旅居产业“火”了,仅三个月就创造出超100万元的营收。
为何如此火?这背后离不开黔陶布依族苗族乡人大代表、贵州百庄黔陶乡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班军辉的努力。
作为乡人大代表,班军辉立足专业特长,依托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优势,积极团结群众,把村集体经济、村民收益与市场联接起来,抱团发展,形成了“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雁阵效应,为黔陶布依族苗族乡的旅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立足联络点 架起民意“连心桥”
近日,在花溪区百庄黔陶1号院的人大代表乡村振兴实践联络点,代表、选民就黔陶布依族苗族乡的发展召开坝坝会,大家积极发言、各抒己见。
“黔陶乡欣欣向荣,发展势头足,感觉很震撼,建议旅居产业的合作模式要能把人流变现,确保赚钱,才可持续。”
“谢谢班代表培养民宿管家的建议,我们搞民宿缺的就是这个,现在黔陶的关注度高了,来旅居的人多了,管理问题就出来了,非常需要培训。”
……
群众口中的“班代表”,指的是班军辉。
黔陶布依族苗族乡是贵阳市“青黔高”旅居示范带建设的重要节点,在发展过程中,人大代表提议、区人大常委会主导,探索建立乡村振兴专业人大代表之家、片区人大代表联络室和乡村振兴实践联络点,四级人大代表共同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这个实践联络点我跟王雪梅、杨忠荣、陈正云、罗世兰等人大代表主动认领的,大家立足于本职工作与专业特长,为乡村产业发展建言献策。”班军辉说。
班军辉在乡村旅游规划建设上颇有研究,并有成功的实战经验。恰逢这两年黔陶布依族苗族乡发展旅居产业,作为人大代表,班军辉更是持续进家入户摆龙门阵,积极引导百姓参与。
目前,班军辉带动16名人大代表与群众参与黔陶百庄建设,开展“旅居管家”“乡村夜校”等培训共8期,引进项目十多个,积极争取基础设施项目,谋划“百庄黔陶第一届乡村稻田艺术汇”“黔陶六月六”“百庄黔陶周年庆”等系列活动。
整合资源优势 铺好群众“致富路”
一直寻求发展突破的黔陶布依族苗族乡,抓住了贵阳旅居产业持续走红的发展机遇。去年,“百庄黔陶”项目在黔陶布依族苗族乡马场村启动。班军辉,正是该项目的总策划和负责人。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依托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优势,实践联络点的代表们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坝坝会等方式,通过民主协商、民主决策等方式,把村集体经济、村民收益与市场联接起来,推动公司化运作,搭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要素互通的产业共创平台,抱团发展,促进旅居项目落地落实。”班军辉说。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丰富经营业态;建立“百庄黔陶”土特产品供应链,开发香葱、小黄姜、赵司贡茶等农产品“后备箱”市场;引进并发挥本地非遗传承人、工匠,开展制陶、采茶制茶等研学体验,提升旅居内涵。
在人大代表们用心用情用力的感染与发动下,16户有条件的老百姓投入“百庄黔陶”项目建设。最终,经过200多天的探索与实践,“百庄黔陶”项目以12栋旅居民宿、59间旅居客栈、90张标准床位的落地营业。
在今年夏天三个月时间里,旅居示范区创造出超过100万元的营收,并带动太空舱康养综合体、机车网红集市、林下天麻种植等多个农旅产业项目落地,招商引资规模累计达1.6亿元。
在“百庄黔陶”的旅居打造中,班军辉不仅收获了群众肯定,还被推荐申报花溪区第四批区管专家。
开办乡村夜校 打开思想“总开关”
11月20日,贵阳人文科技学院举办凤友校长沙龙第五期,学生们走进黔陶布依族苗族乡,与乡党委领导、乡村企业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贵州省工艺美术大师一同探讨家国情怀与社会奉献。
一直以来,班军辉都非常关心年轻群体的成长,时常话家常,聊人生理想,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帮助有想法的群众,做好带头作用。依托“百庄黔陶”项目开办的乡村夜校,班军辉在这里不仅为村民和投资者介绍整乡产业规划,也讲创业项目孵化和项目运营方式方法。
在黔陶布依族苗族乡马场村经营龙辉山庄多年的曾虹就是受益人之一:“现在的农家乐烧烤,为何客人越来越少?”
带着问题,曾虹在课堂上找到了答案:“单一的烧烤、餐饮已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如今的乡村旅游,更看重的是为游客提供质朴田园的休闲体验。”通过夜校“点对点”的专业指导和外出学习,曾虹眼界大开,对龙辉山庄的发展也有了新谋划。
通过夜校培训拓展了眼界,黔陶布依族苗族乡逐渐形成村民自建自营、委托运营、入股、“保底+分红”等形式的旅居产业发展模式。
记者 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