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如波涛中的“海礁”,内部是艺术与空间的结合,曾经的旧船厂摇身变成了艺术殿堂。12月6日,作为舟山在地艺术与当代艺术交融的新地标,舟山市(普陀区)美术馆开馆。
该美术馆位于普陀海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总建筑面积11209㎡,由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中国美院教授王澍主持设计,保留了原船厂的许多元素,同时运用大量的回收材料,如旧砖瓦,让人沉浸式感受海洋文化。主楼拥有展厅5个,另设有青少年培训室、艺术家创作室等配套用房,是集展览、收藏保管、学术研究、内外交流、艺术创作于一体的综合性美术馆。
美术馆外观 共享联盟·普陀诸葛晓明 摄
“海味”美术馆的独特魅力,吸引诸多艺术爱好者带着相机与好奇前来。“很壮观,场馆的设计感很有海洋特色。”受邀参加开馆仪式的李先生,一进馆内就端着手机拍个不停,“以前舟山也有小型艺术展,但没有这么专业、这么大的展示艺术的地方。我要分享给朋友们看一看。”
12月7日,“共栖之舟”开馆展将面向公众免费开放,旨在开启回归海洋精神的航行,寻找地方文化、自然环境与全球视野之间的共栖关系。“以独特的海洋文化为灵感,希望可以持续引发艺术界新的思考和讨论,通过艺术这个窗口让世界的目光聚焦舟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兼CEO田霏宇介绍说,16位(组)国内外当代艺术家受邀创作并展出艺术作品。
步入正厅,右侧六面倾斜的黑色墙体构成了艺术作品《水之迷宫》。艺术家用斧子、电锯等工具在墙面雕刻出流体的形状,使观展者在穿行其中时,感到方向与重力的错乱,仿若古代舟山人与海洋的相互依存关系,揭示了人在大自然中所体验的危险、脆弱却又敢于搏斗的精神。
艺术作品展示 见习记者 沈晏 摄
开馆展分为“舟行之屿”“东海之湄”“未来之海”三个篇章,每一个艺术作品,都蕴藏对海洋文化的思考和探索。据介绍,开馆展近一半展出作品为全新在地性创作,以舟山的人文精神底色为基底,以多元媒介为载体,包括绘画、雕塑、装置艺术、摄影等,并融入声音艺术、空间装置、AI技术等表现手法,从不同视角讲述各自心底的“东海故事”。
舟行之屿
展览开篇“舟行之屿”,由三个场域创作构成。首先映入眼帘的帆布绘画《姿态》,在天然的海港外景和室内线条交织中,人、海、船,画和景融为一体,沉浸式展现艺术的魅力。
在这里,观众还可以进入创作空间,随意摆放正方形的帆布绘画,根据自己的想象重新布置空间,通过亲身进入并改造作品,成为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一部分,并“听”到这处空间的第二幅声音装置作品。
这幅声音装置作品的艺术家
在观看《里斯本丸沉没》
东极渔民勇救英军俘虏的故事中
感到了深深的触动
在那瞬间
他就决定要把舟山渔民
那平凡又坚韧的
海上日常声音记录下来
艺术家 娄能斌
我在接到美术馆的创作邀约后,就开始搜集关于舟山的各种资料,刚好看到那段时间电影《里斯本丸沉没》即将在院线上映,我就去看电影找了灵感。
我想1942年的那一天,对渔民们而言,或许只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天,如果用声音再现,周围应该就是和我们现在一样听到的日常。
东海之湄
废旧船木、石膏等成为组合,在彩灯的投射下,近看似一双“绿眉毛”船的眼睛,远看像一堆篝火,给人以视觉冲击的同时,仿佛也在诉说着关于海洋的故事。
图源:舟山普陀美术馆
步入展览终章“未来之海”,艺术家借助AI技术,将舟山贻贝转化为视觉艺术作品。观众可以沉浸式感受对未来海洋环境保护的深切呼唤。
海洋文化极具包容性
在精神层面
又有很多象征性元素
“共栖之舟”开馆展策展人 刘雪丽
整个展厅,16位(组)艺术家充分利用船木、帆布、野草、贝壳等在地资源和元素,以当代艺术展的形式回应关于海洋文明的议题。
我们希望通过展览,让更多人加深对海洋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为舟山的人文景观增添一抹亮色。
美术馆以舟山为切入点
采用本土化的在地视角
试图搭建起一座桥梁
促进文化、各领域创作者
及不同地域观众之间的
交流与对话
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 毛宗种
这座美术馆的空间设计让我很惊喜,当代艺术作品的呈现方式也让我很震撼。作为舟山人,为能拥有这样一个出色的美术馆感到很欣喜与自豪。
美术馆里美食飘香。咖啡、轻食、简餐等配套商业已然开设,未来这里还将引入艺术研学、培训、交互体验等服务,向着现代化、综合性文化聚集区发展,打造城市文化体验的休闲中心。
“美术馆作为‘五馆一院一厅’的重要公共文化设施,将对舟山深化海洋文化长廊建设发挥积极作用。”普陀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普陀区全力打造新时代海洋文化高地,加快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已形成112个高品质文化生活圈,精心办好十里渔港音乐汇等“又见普陀”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文旅融合发展不断迈向新台阶。
期待这座美术馆
能为舟山带来
新的文化气象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