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古八景之海观秋澜:复建海观楼重拾历史遗珠,焕新文旅活力

旅游资讯 6 0

泸州,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底蕴与独特地域风情的江城,往昔有着声名远扬的“江阳古八景”,时过境迁,诸多景致消散于岁月洪流,仅存寥寥,白塔朝霞算是当中硕果仅存、尚可一观的景色。而在其余七景里,“海观秋澜”,亦称“海观秋凉”,宛如一位蒙尘的佳人,隐匿于历史深处,亟待世人重新揭开其神秘面纱。

“海观秋澜”所处之地,正是今日的馆驿嘴,泸州得天独厚,坐拥沱江、长江两江,沱江缓慢流淌至泸州,当其在馆驿嘴处投入长江怀抱后,也浩浩荡荡向东而去一往无前奔赴远方。两江在此交汇,激荡出惊心动魄的态势,黑白双色江水泾渭分明,高空俯瞰,恰似泸州独有的“鸳鸯锅”,这般波澜壮阔的景致,气势恢宏得直击人心。

古人虽大多未见过真正的大海,但目睹此等浩瀚无垠、水天相接之景,心底的震撼催生出无边想象,便赋予此地“海观”之名,每逢秋日,澄澈秋空倒映江面,秋风拂过带来丝丝凉意,水汽氤氲,人置身其间仿若临海观潮,故而得名“海观秋览”或“海观秋凉”。

翻阅历载方志的民国《泸县志》,其上清晰记载:“海观楼在泸县城东对岸,有水一泓,今冬不竭,夏秋水涨,两江汇合,弥漫浩渺,若大海然。”泸州先辈并非不辨江河与沧海,实则是以海作比,尽显此地的宽广辽阔、雄浑壮阔。

岁月更迭,沧海桑田,海观楼的踪迹也在时光里辗转难觅。据严谨考证,泸州曾有两处海观楼,一处隐匿于东北角上方的台关遗址,也就是现今的馆驿嘴;另一处静立在长江南岸,遗址坐落于茜草长挖厂区附近。宋代始建的海观楼终究没能扛过悠悠岁月,清末时轰然倾颓,后改建为亭。杨慎笔下的“海观秋澜”锁定馆驿嘴的海观楼,泸州画坛名家曾一鲁先生却独钟茜草坝的海关亭,以丹青妙笔定格往昔风姿。

如今,泸州东门城楼涅槃重生,十多年光阴打磨,已然跃升为城市地标。每至寒冬,红嘴鸥如期而至,翔集江面,引得游人如织、热闹非凡。设想一下,若于东门城楼对岸的茜草,复刻一座海观楼,让两座古建筑隔江遥望,晨钟暮鼓,江帆往来,该是何等震撼人心的画面!这般布局,恰似为泸州古八景的复兴埋下关键伏笔,有望重燃古韵风华。

海观楼复建意义非凡,不仅在于重塑历史地标、赓续文化脉络。从文旅融合发展视角考量,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妙招。周边大可顺势拓展多元文旅项目,打造江畔文化长廊,陈列泸州航运史、水文化相关展品;推出游船观光路线,让游客近距离感受两江交汇奇观;兴办民俗文化街区,汇聚泸州特色美食、手工艺品,沉浸式体验本土风情。游客穿梭其间,赏绝美江景、品历史余韵、尝地道美味,全方位领略泸州魅力。

于泸州百姓而言,海观楼是乡愁所依、情怀所寄;对外地旅人来说,是认识泸州的崭新窗口、打卡胜地。复建海观楼,是激活古八景的关键一步,更是泸州文旅产业破局出圈的大胆尝试。这需要政府统筹规划、专家精研方案、民间踊跃参与、资本倾心助力,各方携手,方能让“海观秋览”昔日盛景重现,使泸州古八景重焕生机,打造文旅融合新高地,让这座江城的文化名片熠熠生辉,走向更广阔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