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城的六个共性:没人明说,但很重要

旅游资讯 11 0

古人云:“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确实如此,很多东西,远远地看,还有一丝美好,一旦你走近了,认真体验一番,美好的感觉都荡然无存了。

关于小县城,留给我们的印象是,生活节奏很慢,一点点收入就能养家糊口,还能听到乡音,常常回到乡下去吹吹风。

总有人,出走多年,还会想落叶归根,到县城养老。

劝你一句,别急着到县城安顿自己,还是看清楚以下几点,再做决断。

01

乡下来的老人越来越多,年轻人越来越少。

我是70后,出生在乡下。

一开始,我很向往县城,毕竟那里可以找到更多的机遇,对于孩子读书也更加方便。

在二十年前,能够在县城有房子的乡下人,是很骄傲的。

现在,县城里的年轻人,也往外求发展了。在县城的房子,轮到乡下的老父母们入住了。

如果乡下遇到地质灾害等情况,总有一批老人,迁徙到县城。一方面是农村确实不方便,一方面是躲避灾害。也有很多地方,建立类似的鼓励政策。

一些老旧小区,和农村的空心村,越来越类似。留守老人聚集在一起,打牌,聊天。

不可思议的是,老人到城里,还是种菜。绿化带都可能被挖开,后面的护坡,也会忽然冒出一块菜地,屡禁不止。

02

外出打工多年的中年人,很大一部分不会回来了。

作为打工人,一开始想,自己的退路,就是县城。在县城有房子,退休之后就能够安顿。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外出打工的年头多了,也就在外地扎根了。

也有一部分富起来的人,去老家投资一次,就怕了,于是懂得了“富不还乡”的道理。

长期在外,自然就有了第二故乡。老家县城,和自己就没有关系。

很多中年人,也就一两个子女。一旦子女读了大学,外出到大城市过日子,那么中年人跟随子女的概率很大。

曾经想回县城养老的打算,也慢慢被现实打败,人们越来越习惯“漂泊”。

很多家庭,只是一家几口人的户籍在县城,实际上很多年都没有回来了。有办证之类的事情,也是托付一些老熟人去代理。

03

人情世故特别浓,办啥事都习惯找个熟人。

在县城生活的人,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出门去买菜,一路上就遇到七八个熟人,都要打招呼。

你不开口,人家说你“没礼貌,太自傲”。

还可能同一天,遇到同一个人两三次。

也有这样的情况:两个车刮擦了一下,第一时间不是按规则办事,而是找一个体制内的熟人,问一问如何处理。

大事小事,都靠人情去搞定,规则也有,但是没有几个人充分利用。

当然,也有很多事情,确实是用一张人情牌,就做好了。规则是什么,不重要。

对于不喜欢社交的人来说,各种熟人圈,让人难受。

过年过节的情况:原来大家住乡下,走亲访友,要耗费几天,或者会去某个亲戚家住一晚。现在大家都在城里,一天就能够走七八户,凳子还坐热,就起身离开。

也有很多老人,走亲访友频率增加了,坐公交车,去下一个小区,就可以闲聊。

04

房价不是很高,但是消费也不是很低。

十八线县城,房价确实不高。十几万就能够有一套房子。

几万块一个的小门面,也有,也能当成住房用。

还有一些小产权房,就更加便宜了。

别看房价便宜,平时的生活费,和大城市的区别不是很大。

通过网购,超市代购,小城市的人随时可以获取大城市才有的东西。

一些县城贵妇,每个月都做美容,县城周边旅游,给孩子买品牌衣服等,开销就更大了。

05

找工作不难,但都是零散工作,收入不高,五险一金也不一定有。

一个小店铺招工,多半是店员去找熟人,问“来不来”。

一些超市里,几乎是一群熟人长期在工作。员工流动性很小。

工厂里,好一点的岗位,大家争着去,也许还要找熟人去说情。

能够有五险一金的工厂,不会很多,一旦有,都是人满为患,也很少有人退出。

一个月三千的工资,在县城是很吸引人的。

小工厂,今天开门,后天就关门,不奇怪。

应该说,找工作不难,找满意的工作,太难了。一些技术性的工作岗位,也许全县城,一个都没有。

06

体制内很多高学历的年轻人,体制外很少见。

在县城里,高学历的人,基本在体制内。因为体制内的工作稳定,也比较体面,收入也相对高一些,具有吸引力。

一些农村的父母,以儿女到体制内为骄傲,认为这就是子孙光宗耀祖了。

再看体制外,本科生是很少的。因为本科生的专业,在县城往往是没有用武之地,并且收入不会让人满意。

很多的工厂,需要的是普工,初中毕业就行了,四五十的人居多。

年轻人在本县城无法扎根,自然就往外地走。

我们就发现了这样的现象:从高中毕业后,考上本科的同学,多半不会回本地了。一批一批的人都这样,年轻人还剩下多少呢?

也有很多家庭,把孩子送到大城市读书,一开始就脱离了县城。

07

当然,看到县城的共性,不是让所有的人都远离县城,而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是否要在县城打工,养老等。

对于人生的安排,不要想当然,而是与时俱进,脚踏实地。

多年前,我们都叹息乡村空心了,现在很多人叹息县城空心了吧。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