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美景两相宜 海口街道作好“农文旅+”融合发展文章

旅游资讯 10 0

海口街道推动农文旅融合。记者张怡摄

海口川字闸。

海口特色美食。

海口林场。

游客在云南省工人疗养院观鸥游览。记者张怡摄

石城公园。

石龙坝水电站。

青鱼湾温泉河谷。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海口街道办事处供图

红嘴鸥来了,海口街道海门渔港小渔村村民李发义又忙了起来。每天8:30,他会戴上黄色的帽子,提上一桶鸥粮,来到渔村渔港码头,口哨声响起后,红嘴鸥成群向他飞来,享受早餐。喂了10多年红嘴鸥,李发义和红嘴鸥有了很深的感情,红嘴鸥似乎也把他当成了家人。

为进一步提高海口特色优势产品的知名度,今年,海口街道举办2024年“鸥耶”·药膳美食文化旅游节活动,作为重磅环节之一,观鸥拍照打卡活动一开启,便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在渔村渔港码头,入口设置了志愿服务点位,街道、社区、辖区摄影爱好者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向游客普及红嘴鸥的生活习性、人类应如何与红嘴鸥和谐共处等知识。“这里还有自助鸥粮销售点,让我们实现喂鸥自由,在家门口就能和红嘴鸥亲密互动。”小渔村一名村民说。

除了观鸥,石龙坝水电站、海口林场、中国光学历史博物馆等红色文化旅游地,青鱼湾温泉河谷等休闲旅游地,海口特大桥、海口川字闸等环滇徒步骑行路线全面展示了海口的自然风貌。此外,游客还品尝到顺江楼的药膳牛尾、药膳牛排、药膳牛蹄,祥合牛菜馆的特色干锅、清炖药膳牛尾,清真牛大锅的秘制酸菜牛肉火锅等特色美食。

海口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吸引力强,通过美食、美景,持续扩大海口药膳牛尾影响力,做大做强海口美食产业。通过与辖区旅游资源互动,以美食为媒、以旅游为介,促进海口街道“美食+旅游”深度融合,助力海口发展都市休闲旅游,重点培育海口文化历史、文化旅游、文化美食相融合的旅游新业态,持续提高海口街道旅游知名度。观鸥季活动启动以来,到海口旅游的人数达4.5万人,同比增长15%,实现旅游收入超900万元。

近年来,海口街道办事处按照“以文促旅、以旅兴农”的发展思路,依托山水自然、乡村田园等特色优势,充分挖掘乡村的生态、旅游、文化价值,把农文旅融合作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路径,推动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迭代升级;以海口优势产业与特色化产业集群发展为抓手,将工业、农业、旅游业三大板块作为产业招商重点,重点瞄准产业园区、种植业、青鱼湾+白鱼口开展精准招商,实现重点产业“靶向制导”。

深挖融入海口当地特有的彝族、回族、白族等少数民族文化,按照“一村一策”和“一村一品”的工作思路,结合中国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石龙坝水电站、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口林场、青鱼湾水上乐园等发展各具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海口街道建成以水上乐园“冷水经济”为主、温泉康养“热水经济”为辅、乡村美食“夜间经济”为补、彩色水稻种植“农业经济”为本、民宿村居体验“乡村经济”为延伸的五大经济体系的工作模式;在双哨、桃树、中宝等社区打造集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生态休闲采摘、乡村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示范村;在白鱼社区结合竹林种植等优质资源,着眼于健康服务产业,走实养老服务、健康旅游、自然教育融合发展之路。目前,总投资2亿元的青鱼湾康体综合项目、国际知名艺术机构等先后落地,推动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迭代升级。

聚焦文旅融合,接下来,海口街道将持续推动大健康产业等融合发展,做好“农文旅+”融合发展大文章。(昆明日报 记者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