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万人参与!百万学子游南海再上新,推出南海大地艺术节联名款 | 百万学子游南海

旅游资讯 5 0

最美的教育是实践,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今年以来,随着研学实践活动被纳入2024年“十大民生实事”、百万学子游南海的深入推进,“研学+”模式越来越深入人心。南海将研学与多领域教育资源深度融合,赋予课外教育新的内涵与活力,吸引超万人参与。研学不再只是一次走出校园的旅行,更是让学生在丰富的体验中,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有所收获,为学生全面发展赋能。

12月,“研学+”再上新。西樵以“儒溪水乡游”线路为蓝本,融入第二届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元素,开启一场“艺术+研学”的一日之旅,把美育课堂放在“没有围墙的艺术馆”里,让美育的风唤醒每一颗童心。

百万学子游南海×大地艺术节

会擦出什么火花?

如果精神世界没有童话、歌谣和大自然的花鸟鱼兽,如果心灵世界没有动人的音符和丰富的颜色,如果没有艺术爱好和艺术修养,青少年如何全面发展?

狮山汽车探秘古村游中,孩子们变身小小汽车探索家、工程师,在“走读大课堂”中探秘科技乐趣

美育在立德树人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关祖国青年一代身心健康成长。第二届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开幕,带给南海的不只是艺术的种子,还有为青少年营造处处有美、时时传美、人人爱美的美育氛围。

本届大地艺术节以“水係南海”为主题,举办范围从西樵镇延伸扩展至九江镇,271.87平方公里范围内,共设10个气质各异的艺术区域,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165组参展艺术家共创作了95个艺术作品(包含首届保留和本届新增项目),共同呈现一个高品质、在地性、国际化、多元跨界的艺术盛宴。

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儒溪村水乡品牌IP联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首条“樵见大地艺术节 探秘最初的儒溪”——百万学子游南海之西樵镇儒溪水乡游近日出炉。线路设置了一站式饱览《渔樵小筑》《西樵禅钟》等8组艺术作品,漫步蝶美公园、书院水街,体验植物拓染DIY等丰富项目。

农耕体验游

以研学线路为牵引,一个个艺术作品搭建起艺术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对话”桥梁,使其走近经典和艺术大师,走向创造性和诗意心灵生发的现场。进一步打开青少年视野,拓宽他们的审美空间,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知文化与艺术魅力。

在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这个“没有围墙的艺术馆”里,还有更多美育研学线路即将解锁。比如,青少年们可以从四万年历史岭南文明灯塔,徜徉到开市四百年的太平墟老街,感受新与旧的浓烈色彩;走进九江镇国风园、烟南村,开启一段南方味觉与视觉的旅程;深入岭南水乡看桑基鱼塘的生息脉络,搭乘艺术龙舟体验悠然的水岸生活与建筑美学……

美育的种子一经播撒就会蓬勃生长,我们期待这样的种子漫山遍野生发,帮助青春少年变成“最好的样子”。

研学游建起社会美育大课堂

吸引超万名学子

对于美和幸福的感知力,是孩子一辈子的事情。在研学游中融入美学元素,构建社会美育大课堂,南海有发言权。

近年来,南海着力构建优质均衡、多元立体的“美好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今年初,南海将研学实践活动纳入2024年“十大民生实事”。9月,发起“百万学子游南海”计划,吸引超万名学子参与。到11月,南海发布了覆盖7个镇街的27个乡村研学点、26条乡村研学路线。

百万学子游南海之西樵镇翰林非遗之旅中,学子们登翰林门

不止“研学+艺术”,还有“研学+非遗”“研学+农耕”“研学+工业”“研学+历史”等,从年头到年尾,南海将本土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设计成研学课程。在一场场火热的研学活动中,青少年一路收获、一路成长,更在其中汲取艺术养分、插上美的“翅膀”。

他们在翰林圣地深度体悟“尊师重道、崇德尚礼”的儒家精神。学生刘思祺在“我是小翰林”赶考体验首发团——百万学子游南海之西樵镇翰林非遗之旅中,穿翰林服,品翰林宴,做非遗品,一天内收获了满满的惊喜和美好寓意。“印象最深刻的是竹编制作,我把五颜六色的竹条编在一起变成小船,这个过程非常有趣。”她说。

同样“赶考”的家长谭佩玲深有感触:“我们希望孩子能通过脚步丈量家乡,在走读中感知西樵,观察社会,开阔视野,走到乡村里、自然中感受樵山独特的人文魅力。”

他们或在汽车智造车间探索科技的奥妙与神奇。里水中学学生陈登山踏入一汽-大众华南基地,目睹了汽车从零散部件到成品的神奇转变。他对智能制造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喜欢这样的研学课堂。流水线上每一个零件都经过精密的计算和严格的检测,最终汇聚成一辆辆精美的汽车,科技的力量就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期间,一抹抹区情乡情日渐浓厚,一簇簇茁壮的艺术新芽向阳生长,青少年们对家乡的资源、文化越来越自信。

我们也能从这些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有意义、有意思的项目体验中可以看出,承载着传授知识和审美追求的研学游注定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是要精心筹划的“行走的课堂”,也是与美的双向奔赴。

百万学子游南海,不至于游,更有感有悟。我们期待,每一位青少年都能成为美的鉴赏者、文化的消费者,更能成为美的生成者、文化的创造者,最后成为南海“代言人”,共同点亮南海的人文艺术之光。

文/南海融媒记者 梁慧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