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城区北部,苏州到常熟的中途有个集镇渭塘,全名叫“渭泾塘”。渭塘集镇形成于清末光绪年间,老街沿着渭泾塘河道北岸一字形展开。小镇名称即来源于这条同名的河道。
图源:今日相城
关于渭泾塘的得名,《渭塘镇志》说“据传因长江浊流与阳澄湖清流在此汇合,似泾渭分明,故名”。但细想渭塘地处上水方向,且到长江的直线距离最近也要50公里,长江浊流恐怕难以至此。新编《相城地名志(稿)》因此在“渭塘镇概况”中径直改成了“因元和塘与阳澄湖水流汇合之处,水色泾渭分明,得名渭泾塘”。我们认为,这些解释都是根据字面意思做的附会猜测。实际上吴语地名常写俗字,这里的“渭、泾”就是方言俗字词,与本字无关、与本字的意思也无关。
渭泾塘是个通名叠合式地名,泾、塘都是通名。早期称“渭泾”(明末《吴中水利全书》即作“渭泾”),后来再加通名“塘”。
塘,大家比较熟悉,最初指堤岸,苏州吴语叫“塘岸”。后来筑有塘岸的主要河道也被称为“塘”,如元和塘(也叫常熟塘、州塘)、昆山塘(也叫致和塘、娄门塘)、胥门塘(今称胥江)等。
泾,吴地常见的水道通名,一般指人工开凿的直河。泾就是水径,《释名》释水第四“水直波曰泾。泾,径也。言如道径也”。因为人工开挖的河道较少弯曲,是一条条水路道径,所以吴人把“径”改为“氵”旁,形成了吴语俗字“泾”。通常“泾”体量、重要性比“塘”次一个等级,往往是“塘”的连接沟通性河道,例如元和塘两岸古代即有横泾三十三条(绍定《吴郡志》)。
人们看到“渭”字,第一想到陕西的渭河。江南地名中的“渭”实际也是个方言俗字,虽然字形、字音与专名“渭”相同,但词义却毫无关联。吴语“渭”是“圩、围”的俗字,具体说是个地方造的形声字,从水胃声。从水,是“围、圩”实体地处河湖水面之中;胃,古吴语读如“于、俞”,同治《苏州府志》卷廿九渭泾塘写成“俞泾塘”,表明当时“渭”仍音y。如今八十多岁的本地老人尚记得他们父辈口中“渭泾塘”说成“圩[ji22]泾塘”,这或许就是《渭塘镇志》“旧名圩泾塘”的来源。
俗字“渭”宋代已有,清代中期以前“渭、圩”是相通的,到了清末,俗字“渭”在太湖地区逐渐淘汰。随着语言的变化,如今表示圩田的“渭”退缩至浙东沿海,现在浙江温岭仍把圩田写成“渭渚”。太湖地区“渭”则残留“石化”在一些小地名里,比如开头提到的渭泾塘,附近还有“渭角上”“渭上浜”等地名。多数人不明就里,要么无从解释吴语的“渭”,或者强拉硬扯联系“渭河”造成解释讹误。
最后我们来说说“渭泾”。上文已经讲明吴语“渭”就是“围、圩”,那么“渭泾”即是圩田中的河泾,它和“横泾”一样是种类称。类称地名实际并无真正专名,凡是圩田中的河泾都可以叫作“渭泾”。明代华亭也有“圩泾塘”,实际与苏州“渭泾塘”重名,只是书面选用了不同俗字而已。
(原载于《苏州日报》2022年07月02日 B01版)
作者:蔡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