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菏泽层林尽染、色彩斑斓,赵王河穿城而过,环境清幽、风景秀丽,群鸟翔集,或轻点水面,或引吭高歌,或振翅飞翔,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
水清岸美,是菏泽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最直观写照。近年来,菏泽市生态环境局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努力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切实挺起菏泽经济绿色发展的脊梁。
“现在生态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生活也越过越幸福。”这是菏泽市很多居民的共同感受。
数据也为老百姓的直观感受作了最好的注解。据统计,2024年1-10月,优良天数为204天,较去年同期增加17天;重污染天数6天,较去年同期减少4天;全市8个国控断面均达到地表水三类及以上水质,水体优良率为100%;全市土壤环境安全状况整体稳定,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大气环境主要指标同比改善、水环境质量达到考核要求、土壤及环境安全得到切实守护……
科学治理 保卫一片蓝天
在环堤公园、环城公园、赵王河公园以及城市道路两旁,柳树、枫树、法桐、银杏……变换出别样的色彩,呈现出一年当中最美的景色。公园里,有人跑步、骑行,有人在打太极拳,有三五好友坐在一起聊天……每个人都在尽情享受“城在画卷间、人在公园中”的幸福生活。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增强。闲暇时,人们走出户外,欣赏美丽的景色,感叹生活的美好。美丽的自然景色与别致的城市建筑相映成趣,美不胜收。
近年来,菏泽市聚焦环境质量提高,紧盯目标任务,突出抓重点、强弱项,精准施策,扎实推进蓝天保卫战各项任务落地。同时,按照细化目标、落实任务、督导帮扶、严格奖惩“四步工作法”,以针对性更强、力度更大、措施更实的管控手段,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2024年,以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和配套监控能力建设等为重点,推动19个重点治理项目纳入中央储备库。为解决菏泽市烧结砖瓦窑和木材加工企业数量多、管理差、效益低、污染重等问题,筹划了木材加工和烧结砖瓦行业转型升级项目。对全市6326家涉气企业进行了低效失效治污设施全覆盖核查。截至11月20日,共淘汰国一及以下非道路移动机械689辆,截至10月底,共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非营运柴油货车4827辆,发放淘汰金额147.44万元,淘汰进度居全省第1。进一步修订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建立了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应急减排清单,将6502家企业纳入应急减排清单,并对重点行业企业进行绩效分级,实施差异化管控。
根据各县区PM2.5、PM10、优良天数等指标浓度及改善情况,实施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每月对县区及乡镇进行排名,针对落后县区、乡镇实施预警、约谈……不仅让一系列政策“拳拳到肉”,一项项措施“寸寸入骨”,也让日益提升的生态环境治理,实实在在地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多措并举 呵护一湖碧水
菏泽市认真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各项部署,推进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项目,持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为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菏泽市持续在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完善区域联防共治机制、河湖水质改善等方面重拳出击,全力做好流域水质保障工作。今年以来新建市政雨水管网32公里、污水管网29公里,累积14座生活污水处理厂外排水质达到准Ⅳ类标准,占比达到70%。
除此之外,菏泽市组织开展冬春季水生态环境质量巩固提升、汛期河流水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有效降低入河污染负荷。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成功申报2024年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组织各县区对全市9个化工园区开展全覆盖排查整治,制定整治方案,实行“一园一策”。牢牢把握绿色低碳核心,是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守的前提。菏泽市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全力攻坚,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推动“两山”实践迭代深化、螺旋上升,在更高水平上彰显生态之美,打造生态文明建设菏泽模式、菏泽样板。
持续发力 守护一方净土
近日,央视新闻对菏泽市作为候鸟迁徙重要停歇地进行了报道,据统计,2023年冬季,菏泽市域内的黄河湿地迎来了数十万只南迁候鸟,包括大雁、大鸨等14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约有15万只候鸟选择在此栖息过冬。此外,单县浮龙湖湿地公园也迎来了天鹅、小鸊鷉、白鹭等多种候鸟,数量多达上百种,场面异常壮美。巨野县新巨龙采煤塌陷地改造的湿地公园,每年吸引天鹅、灰鹤、白鹭、灰鹭等几十个品种、数十万只鸟类聚居。这背后,是菏泽市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不懈努力。
湛蓝的天空下,鄄城县黄河大堤一望无际的林海延展到天际,从高空俯瞰,宛如一道绿色的“防沙屏障”。得益于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去年以来,菏泽将沿黄生态保护带纳入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点区域,开展沿黄河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2023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08平方公里,全市水土保持率达97.1%,高于全省平均12个百分点。
菏泽市坚持把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严格杜绝污染地块违规开发利用,加强关闭搬迁企业优先监管地块环境监管,积极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加强固危废监管工作力度,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更好地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今年以来,对27家企业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回头看”,市、县级抽查全覆盖,发现问题268个并督促企业完成整改,对356家核技术利用单位开展隐患排查,发现问题474个并全部完成整改。
切实维护土壤生态环境安全,确保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落实重点监管单位名录管理制度,完成2024年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回头看”,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持续做好在产企业、化工园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管控;持续抓好“无废细胞”和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根植“无废文化”,打造美丽“无废”新菏泽。
生态环保,久久为功,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
蓝天绿水从“菏”来。蓝天常见、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已成为市民最触手可及的幸福。“美丽菏泽”正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快马扬鞭”。(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