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澳门将迎来回归祖国25周年。回归的这25年间,澳门与内地双向的人才交流为两地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发展活力。越来越多的澳门人来到内地寻求更大的发展机会,也有许多出生成长在内地的青年在澳门拓展了全新的人生领域,成为“新澳门人”。
结缘电影
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献礼电影《多想和你再见一面》近日上映。影片围绕男女主人公一段跨越20年的情缘展开,讲述了在澳门回归祖国前后的历史进程中,他们的爱情历经考验却愈发坚定,随着港珠澳大桥开通,两人再次重逢的故事。澳门青年导演陈雅莉和她的团队就参与了这部电影在澳门的协拍工作。
陈雅莉说:“港珠澳大桥建好之后,我就经常去香港工作,也会经过港珠澳大桥开着车去珠海或者是横琴那边寻找一些新的机会。今年这个回归的电影,我跟我的团队有参与影片在澳门协拍工作,我们很荣幸参与这个项目,也很努力地把这个事情做好。”
1988年出生的陈雅莉自幼在澳门长大,儿时的记忆里,澳门与珠海之间仅隔着一道关闸,她时常会跟随父亲去珠海,但那时的她,对于内地的认知也仅局限于此。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从那一天起,她渐渐领悟到澳门与内地之间那千丝万缕的联系。
陈雅莉说:“回归当天,我记得我们坐在家里的客厅,一家人都在看回归,我小时候不懂什么是回归,但爸爸有教我,回归就是回到祖国母亲身边,那时候,80后90后基本上都会唱《七子之歌》。”
在《七子之歌》的旋律中长大的陈雅莉,一直都有个电影梦,但那时澳门高等教育体系中还没有开设专门的电影专业,高中毕业后,她进入澳门大学就读于新闻与公共传播专业,希望在信息传播的世界里寻找与电影艺术的交汇点。幸运的是,大二时,在大学老师的引荐下,她获得了一次到北京跟剧组实习的机会。
陈雅莉说:“因为澳门是一个很小的地方,我们很快就能过完一条马路,在澳门,这一条街跟另外一条街的距离可能是三分钟。但2010年,我第一次到北京的时候,在东三环一座天桥上,数着北京的行车道,12345678,当时感觉北京好大,也正式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想等大学毕业,一定要来北京,因为我觉得北京也许可以实现我自己的梦想。”
深入探究
本科毕业后,凭借着优异的成绩,陈雅莉获得了保送至中国人民大学深造的机会。在这里,她的学术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也正是在北京,她开始聚焦于自己生长的城市——澳门,开始对澳门电影进行深度梳理和研究。
陈雅莉说:“当时在人民大学,我的指导老师就和我说,可以做一些有关澳门的研究,因为,当时很少有人研究、梳理澳门的影视是怎么样发展的,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当时的毕业论文就对澳门的影视发展做了梳理,研究这个过程中,创作人本土意识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毕业后,陈雅莉成为一名“北漂”,这个爱讲故事、喜欢电影的女孩更加坚定了用镜头记录澳门、传播澳门文化的决心。
陈雅莉说:“当时我非常幸运地可以跟着李少红导演,她要做一个《妈阁是座城》的澳门片子,我成为她的第二副导演,就通过这个片子,我了解到,原来拍电影是这样的,然后在拍摄过程中,要解决什么问题。”
7年后,陈雅莉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结束了北漂生活,把工作的主战场从北京再次拉回澳门。这些年来,她专注于拍摄反映澳门本土年轻人生活与情感的影片,从细腻的情感描绘到独特的文化视角,渐渐成长为一名可以独当一面的导演。
2022年,陈雅莉荣获澳门特区政府颁发的文化功绩勋章,以表彰她对澳门电影的杰出贡献。不过,陈雅莉坦言,现在的澳门电影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在她看来,随着近年来,澳门特区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立,这些将为像她这样的青年拥抱梦想提供更多可能。
追求梦想
陈雅莉说:“5年的时间,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让大湾区城市之间的交流变得很便利。这几年,我身边有很多朋友,他们会生活在横琴,然后回澳门工作,或者有些朋友是把自己的文化公司开在珠海或者横琴。比如说我们这个行业,剧组可以在横琴那里做筹备,工作人员在横琴那边工作,然后取景的时候才回到澳门。现在,我们正在研究,准备要在横琴去开我们的电影工作室,我想,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当被问及,如果打算去澳门旅游,去哪里拍照,能最“出片”?这位喜欢以镜头捕捉故事的青年导演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陈雅莉说:“大家关注的往往都会集中在就是旅游区,但是我其实觉得澳门黑沙环那边也很有趣的,那边会有我们澳门比较独特的街道的景观,因为澳门是有很多小坡、斜坡,高高低低的,包括那边也有一些菜市场、街市,挺能感受到老澳门的感觉。我觉得这种人情味的感觉就是澳门。”
陈雅莉说,她希望能继续用自己的镜头记录澳门的发展变化,让观众在观影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澳门的独特魅力。
陈雅莉说:“现在,我很想为澳门拍一个赛车的故事。在澳门天然的赛道是世界各地赛车手的梦想。大赛车比赛我们已经举行了70多届了,澳门路很窄,车又多,两天赛车一天试车,这背后其实是有非常多的人去努力,才能让这个赛车每年准时完成。澳门这个地方虽然小小的,但总会有一些让人感动的东西。说不定,在5年10年之后,它会成为一个用来庆祝澳门回归的作品,我会为这个目标,努力地去做,如果实现了,我一定会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