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接力干红色马安人气旺

旅游资讯 1 0

本报讯(记者 陈强)今年,房山十渡旅游业跑出一匹“黑马”——马安村接待游客3万多人,给村集体带来10多万元收入。这个村子发展旅游,靠的可不是游乐项目,而是红色资源。

马安村地处两座大山之间,一条小河穿村而过。每一位来到村史馆的参观者,都会被两面红旗吸引。一面是1941年秋,房涞涿联合县政府授予的“抗日模范村”;另一面是1951年夏,中央访问团送来的毛主席亲笔书写的“发扬革命传统 争取更大光荣”。它们对面的墙上,贴着抗日战争时期马安村百余户村民的集体宣言——“最后一个郎,最后一粒粮,最后一口气,坚决不投降”。

记者到马安村采访,犹如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寇轮番扫荡,全村老少没交出一粒粮,还千方百计帮子弟兵转移伤员,全村400多间房悉数烧毁,6名八路军战士誓死不当俘虏,抱枪跳崖。现任村支书王有山说,马安村“抗日模范村”的红旗就是这样染成的,一代代村支书、党员、村民,更是把“发扬革命传统 争取更大光荣”当成神圣职责。

“我们村红色旅游人气旺,还得感谢驻村的第一书记们。”王有山说。2016年起,北京联合大学的唐武、詹小冷陆续来到马安村担任第一书记,在各方帮助下,查证了南岭阻击战、房良联合县政府、抗日高级小学等10余处抗战遗址遗迹并完成修复,建起红色长廊、党建公园、抗战文化小道,绘制红色文化宣传墙。

今年,“红色马安接力棒”传到了第三任驻村第一书记刘长军的手上,“我和前两任第一书记很熟,经常交流马安村的新变化。我们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定要利用好红色资源。”作为市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刘长军一年来不仅邀请市委讲师团、清华大学博士讲师团等几十批次专家走进马安开展活动,而且编剧制作了话剧《马安颂》、舞台剧《老帽山六壮士》等作品,还把马安的红色故事带到了国际文旅消费博览会上。

刘长军告诉记者,村里已经明确了明年的发展思路——联动市社科院,打造重点项目“北京村史村志等红色文化资源整理与开发研究”;组织专家资源,撰写、出版《红色马安村史村志》;建设“北京市党性教育培训实践基地”红色马安现场教学点,讲好红色马安作为“抗日模范村”的英雄故事,用两面红旗、战争遗迹、红色故事吸引更多参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