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冬日,湖北天鹅洲长江故道边,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呈现出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麋鹿们眯着眼睛,静静地享受着冬日的暖阳,它们或低头觅食,或悠闲地踱步,仿佛世间的喧嚣与它们无关。
由潇湘晨报·晨视频发起,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的《“一江碧水,翩翩有你——生态文明融媒体记录工程”》项目之“绿野寻踪——跟着麋鹿去漫步”的记者团在12月下旬来到石首,感受了一把麋鹿的冬日“松弛感”生活。
冬日麋鹿的奇妙变化
在保护区的广袤草地上,雄性麋鹿的鹿角成为冬日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不同于其他鹿种在夏天脱角,雄性麋鹿的鹿角一般在12月左右才会脱落。
冬至前后,保护区里的雄性麋鹿会顶着光秃秃的大脑袋混杂在鹿群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一些脱角较早的雄鹿头顶则会冒出两个高高的茸包,那是新角即将长出来的地方。
“看,那头雄鹿的茸包已经长这么高了!”保护区高级工程师张玉铭指着远处的一头雄鹿对身边的巡护员王传军说道。王传军顺着张玉铭手指的方向望去,笑着说道:“是啊,再过几个月,这些茸包就能长成威风凛凛的鹿角了。”
除了鹿角的变化,麋鹿的体毛也在冬日里悄然发生着变化。每年10月左右,麋鹿便会换下赤锈色的夏季体毛,换上又长又厚的保暖灰色冬毛,以应对即将到来的严寒。
保护区人的默默守护
在这片充满生机的保护区里,麋鹿们能够悠然度过寒冬,离不开保护区人的默默守护。巡护队伍通过望远镜、长焦相机、无人机、视频监测塔、红外相机等工具,对保护区及周边地区四千余头麋鹿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的监测。
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91年,这里牧草丰富,湿地生态系统完整。30多年间,麋鹿种群繁衍扩散,逐渐形成了保护区、东升三合垸、小河杨波坦及湖南洞庭湖4个小种群,从最初引进的64头发展到4000余头,全部实现自然繁衍,恢复了野生习性。
“今天天气不错,咱们去走一圈看看。”王传军对同事说道。两人穿上巡护服,拿起望远镜和长焦相机,踏上了巡护之路。他们边走边观察,不时停下来用相机记录下麋鹿们的活动情况。
“看到这些小鹿健康成长,我就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王传军感慨地说道。他成为一名巡护员已经三年了。他深知,保护麋鹿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份责任:“以前是麋鹿的邻居,现在是麋鹿的家人,看着这些活蹦乱跳的小鹿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样。”
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如今,麋鹿种群已经繁衍扩散到4000余头,全部实现了自然繁衍,恢复了野生习性。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麋鹿们将继续悠然度过每一个寒冬,而保护区人也将继续默默守护着它们的家园。
潇湘晨报记者章杨梓昕 摄影记者周子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