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和美乡村】霄坑出“坑”记

旅游资讯 2 0

在九华山西脉、老山自然保护区腹地的高山峡谷中,有一处大凹地,宋代便有人在此种茶、聚居。然而,霄坑名字的由来,就连村里老人也说不清,只解释与“坑”有关——重峦叠嶂云深处,一条大峡谷蜿蜒曲折,若从云端俯瞰,正应了当地人对“坑”的理解。

提到池州市贵池区梅村镇霄坑村,可谓是“高山上敲锣——鸣(名)声在外”,甚至有人开玩笑道:在安徽,如果你不知道霄坑绿茶,只能说明你从来不喝茶。玩笑归玩笑,绿茶确是霄坑的立村之本,这个常住人口仅700余人的小山村,拥有5000余亩茶园,年产茶叶7万公斤,年销售总额超过6000万元。霄坑人没有小富即安,不断克服业态单一、基础设施薄弱的短板,着力做好茶文旅相融的大文章,走“立足茶、不唯茶”的发展之路。近日,记者来到霄坑村,挖掘、记录这座山村的变迁史和振兴故事。

“掉过不懂法的‘坑’,才重视起品牌保护”

——一场十余年的“口水官司”,让霄坑人树立品牌意识

霄坑原来叫肖坑,给肖加上雨字头,是不得已而为之。

“竹、木、柴、炭”曾是霄坑村的主业,茶叶只是“饶头”。“这四种产业,本质上都是砍伐,破坏生态来赚钱。”霄坑村党委副书记吴雄说,20世纪90年代,随着环保政策不断收紧,村民们只能另谋生计。“村里人均只有3分冷水田,靠耕地收入,连人都养不活,更不要说奔小康了。”吴雄说,不能再靠山吃山,全村男女老少焦虑万分。

曾被村民冷落的茶树,重新在山前山后种起来。不久问题又来了:谁来收购、销售、开拓市场?当时的霄坑人没这个能耐,只能借助外力。1997年前后,村里从外地请来一位商人,并向其转让“肖坑”商标,期待茶叶经济能快速腾飞,村民们能靠种茶致富。

不料,合作蜜月期很快结束,外来商人与村里各执一词,掀起了一场被称为“肖坑茶战”的“口水官司”。“事情过去了20多年,现在再论谁是谁非已没有意义,然而当时村里确实失去了商标使用权。”吴雄说,虽然村民们都不服气,但是从法律上说,当时的肖坑村不能再使用“肖坑”作为茶叶商标。

为了拿回商标权,村里一度绞尽脑汁。2003年,贵池区国土规划调整,与肖坑村紧邻的双村村整体并入肖坑村,新的村有了新名字——霄坑村。

“给肖加个雨字头,就是为了商标考虑,回避‘肖’字。”吴雄说,然而由于“霄坑”与“肖坑”同音,依照有关法规,“霄坑”同样不能作为茶叶商标供村里使用,“这就是不懂法的‘坑’”。

见此情景,村里的种植大户纷纷注册自家商标,“霄六”“实峰”“龙袭坑”“五队龙硒”等商标出现在市场,而霄坑绿茶整体的品牌形象,却始终没有统一。“品牌无法形成合力,与茶叶批发市场哪有本质区别?”吴雄说,村里一下子涌出20多家茶叶企业,池州市里的霄坑茶叶店多达百余家,原叶品质不一、加工方法没标准、销售价格混乱,“这样下去,霄坑茶叶会被市场淘汰。”

商标争不到,改名之路也不通,村“两委”转换思路,学政策、学法律,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2010年,在市、区、镇的支持下,霄坑村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并于当年12月为“霄坑绿茶”成功申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不久,霄坑村6家规模性茶企联合发起成立拥有170户茶农的村茶叶协会,并获得村里授权使用“地理标志”。“现在看来,若不是村里当时吃了亏,就不会如此重视品牌保护和建设。”吴雄说,霄坑绿茶自此成为区域公用品牌,成功从“肖坑茶战”中突围。

“作为区域公用品牌,霄坑绿茶就像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等名茶一样,不再为某一家企业所独有,经过村里授权的企业都可以使用,包装、宣传、行业自律等,都有了统一标准。”吴雄说。今年5月,2024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发布,连续12年参评的“霄坑绿茶”品牌价值从0.76亿元增加到10.86亿元。

“农残超标的‘坑’,坚决不能入”

——保护绿水青山,也要有办法变成金山银山

哪怕是冬日,霄坑也是满眼绿色。驾车沿山谷而行,不时“飞出”一条瀑布,冲入浅浅的河床,鹅卵石清晰可见。

“城里人会带着水桶,来山里接山泉水回去饮用,我们这里都是纯天然的。”村民陈四清说,霄坑村曾经乱砍滥伐,在20世纪90年代末受过洪灾后,彻底关闭了伐木场、地板厂,大力植树造林。2000年,霄坑村获得了第一项“国字号”荣誉——“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截至目前,村里已获得15项国家级荣誉,一半以上与优美的生态环境有关。

“涧水清,莫污染。生态好,茶叶香”。霄坑人自编的“三字经”,全村人皆能熟稔于心。“霄坑以茶叶立村,几乎家家有茶园,保护环境已成为村民的自觉行为。”吴雄说,农药化肥不进村是霄坑的“村规民约”,“农残超标的‘坑’,坚决不能入。”

保护了绿水青山,如何转化成“金山银山”?霄坑村一方面建设区域公用品牌,另一方面着手对传统工艺进行智能化改造,在提高品质和降低成本上下功夫。

霄坑村茶叶协会发起者之一、池州市梅村霄坑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汪实峰,已在村里从事茶叶生产经营30年,对目前的霄坑绿茶发展既欣喜又担忧。欣喜的是,如今他一家企业的年产量就相当于20年前全村的年产量,霄坑绿茶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的道路;担忧的是,茶叶种植、加工成本越来越高。

“茶叶的最大成本在人工上。采茶季,每天一名采茶工的工资要300元至500元,制茶师傅一个人一个月要5000元起步,还不算剪枝、除草的人工费用。”汪实峰说,人工支出要占到茶叶售价的近一半,且有越来越高的趋势。制茶季,由于需要连续作业,无论多熟练的制茶师,也不能保证每一批次的茶叶成品的品质保持一致。而品质不同,会影响售价。

“村里已规划并通过审批占地1.885公顷的茶产业园,目前已完成征地,即将开工建设,预计在2026年试生产。”吴雄说,产业园将采用全智能化生产线,由机器取代人工,由程序代替经验,确保茶叶品质的高度一致。经过大家估算,仅智能化加工一项,就能降低制茶成本一半以上。茶产业园还配套了鲜叶交易市场,并兼顾产学研和休闲旅游功能。

为使“霄坑绿茶”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目前,霄坑村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成立“霄坑茶叶研发中心”,制定申报“霄坑绿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和产品省级地方标准,并对霄坑绿茶种质资源普查,筛选出优势单株,建设良种繁育基地,深度挖掘霄坑绿茶品质感官特征与理化特性分析,形成完善的产品体系和绿色防控体系。结合“霄坑绿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霄坑村不断优化现有茶叶加工设备,提升加工工艺,逐步建立起“霄坑绿茶”产品追溯系统和物联网体系,促进绿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跳出产业单一的‘坑’,走茶文旅融合的路子”

——立足优越的自然生态,推动特色旅游提档升级

霄坑曾两次打算建景区、收门票,都失败了。“当时觉得很沮丧,现在看来是好事。”回忆过去,吴雄认真地说。

2005年,安徽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来到霄坑,成立霄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围绕龙池瀑布、月亮湾、百丈岩等景点,打造收费景区。2007年初,景区正式对外开放,村里从每张80元的门票中获得分成。

不料才过了半年,在入夏的一场罕见山洪过后,景区的基础设施大部分被毁,九华股份在评估后,注销了霄坑旅游公司,宣告退出。“当时我们都傻了,期待中的旅游饭才吃了半年,村里围绕旅游进行的各项规划,不得不搁置。”吴雄说。

2015年,村“两委”打算继续搞旅游,与村里的茶叶大户共筹资金,成立霄坑风光旅游发展公司,想走九华股份的老路子,建景区收门票。后来受到保护区限制和资金短缺等因素制约,又不了了之。

同样是2015年,霄坑村六队的张福星打算在海拔近700米的地方建民宿。

“我家是做茶叶的,很多客户会进山买茶叶,白天在周边游玩,晚上挤在我家的老房子住。”张福星说,2012年退伍后回家接手做茶叶生意,通过与客户接触,他觉得,民宿似乎也有发展前景。

霄坑村有12个村民组,其中6个是2003年合村时并入,原肖坑村的6个村民组,则被当地人习惯性地称为“一至六”队,其中六队海拔最高,在600米之上。山路陡峭崎岖,建民宿何其困难。一车材料,在上坡时要卸下一半,车辆才有足够的动力继续爬坡。在村民眼中,张福星就这样“折腾”了三年,终于在2018年开门营业了。

入伍前张福星学了厨师,入伍后他被分配到炊事班,开民宿后,他又兼职当起了厨师。游客可以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体验采茶乐趣,有吃、有茶、有游、有住,一个微型却完整的“生态旅游链”,就这样打造成了。

“包括张福星的民宿在内,全村有3家民宿和15家农家乐。”吴雄说,去年7月,霄坑村成立旅游管理服务公司管理民宿和农家乐,制定用餐价格、卫生和品种标准,统筹分配游客住宿房间等,由农户的各自为战,变为全村一体化经营,打造霄坑旅游品牌。

“茶的天花板能看得到,文化旅游的天花板却看不到。”“要跳出产业单一的坑,走茶文旅融合的路子。”在霄坑村,“突破茶产业,吃上旅游饭”已成为共识。近年来,村里围绕黄西工委旧址,打造“中共黄西工委纪念馆”和“池州保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发展“红+绿”的生态游;与浙江七月留白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重点打造霄坑游客服务中心、茶文化精品民宿、霄坑绿茶博物馆、菜湾桥网红打卡点等,实现设计理念与目标、设计内容与运营需求的衔接,形成整体、统一、合理的业态布局;组建民宿、农家乐、村集体与第三方公司共同参与的创意团队,为建设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提供人才支撑。

在吴雄看来,之前的“入坑”“出坑”以及在文旅发展上的一波三折,更加坚定了霄坑村“立足茶、不唯茶”的发展思路,打开了乡村振兴新空间。

“借助‘霄坑绿茶’品牌影响力,依托优质的山水资源,以茶产业、茶文化、茶生活为核心驱动,拓展户外运动、体育赛事、亲子研学、自然营地、康养乡村等大旅游功能,打造一个集现代化茶业、茶文化休闲、峡谷观光、户外拓展、山村度假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乡村休闲度假目的地。”谈及未来,吴雄信心满满。

标签: 乡村 霄坑 吴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