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走进莫高窟不同的洞窟时,会发现内部的空间构造并非千篇一律。实际上,始建于前秦的莫高窟,历经了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五代、宋朝、西夏和元朝等朝代延绵千年的持续营造,因为具体功能和时代潮流等原因,拥有着各种各样的洞窟形制。
莫高窟九层楼(第96窟)
关于莫高窟形制的划分,不同的著述有着不同的见解,不过大体是一致的。本文从一个普通游客的角度去理解莫高窟的主要洞窟形制。根据敦煌研究院官方网站的标准,敦煌石窟(含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东千佛洞等)的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柱窟、覆斗顶窟、殿堂窟、大佛窟和涅槃窟等。
一. 禅窟
敦煌石窟最早的洞窟形制是供僧侣坐禅修行思虑的禅窟。禅窟源于印度的毗诃罗窟,不过有所区别。毗诃罗窟又称“僧房窟”,是印度佛僧起居饮食和坐禅的地方,内设可以睡觉的床;这种窟传到了中国,变成了仅供禅修之用的小窟,而僧人们的日常生活则另有专门的僧房。禅窟的空间很小,只能容纳一个人坐禅修行。
北凉第268窟
莫高窟第 268、272、275窟,被认为是敦煌现存石窟中最早的三个,俗称“早期三窟”。其中第268窟长3米多,高1.85米,宽约12米,是一个纵长方形的窟,在它的南北两壁各开了两个禅室,均1米见方,高1.6米左右,其狭促程度可想而知,但对于坐禅修行的僧人来说,完全独立的、隔绝的小空间,有助于他们摒除杂虑,潜心修炼。
北凉第272窟
印度最大的石窟是阿旃陀石窟,其29个洞窟中的三分之二都是有很多禅室的大洞窟,主室面积很大,往往是整个僧团一起修行的场所。当禅窟这种形制传到敦煌后,真正采用多室禅窟的洞窟数量极少,现存的100多个禅窟中,仅有十几个是多室禅窟,如隋代以前的第268窟、第285窟和第487 窟,其他多室禅窟基本分布在没有彩塑和壁画的莫高窟北区(生活区)。
二. 中心塔柱窟
中心塔柱窟是敦煌北朝时期最流行的洞窟形制,也称“塔庙窟”。它源于印度的支提窟。支提的意思“塔”,本是存放佛舍利的地方。在古印度时期,佛教产生的初期是反对偶像崇拜的,所以,在原始佛教阶段的古印度并没有佛像的雕塑。印度的桑奇大塔、巴尔胡特等地佛教遗迹就是保存至今的早期佛教作品。在那里虽然出现了大量有关释迦生涯故事的雕刻,但故事的主人公释迦牟尼佛并没有出现。那时,人们以佛塔、法轮、菩提树、佛足迹等来象征佛。于是便有了在寺院和石窟中建塔的传统,便于人们绕塔礼拜。在印度的阿旃陀等石窟中有不少支提窟,它的形制大体是平面为长形,前方后圆,后部中央建一座佛塔,信众们进入石窟后,围绕佛塔右旋礼拜。支提窟内的塔主要采用圆形的窣堵波式,外形是一座圆冢的样子,印度桑奇大塔的形状便是典型代表,是古代佛教特有的建筑类型之一。
上图:印度阿旃陀石窟 下图:印度桑奇大塔结构图
但是敦煌的塔庙窟却没有采用这种窣堵波塔,而是在洞窟后部设一个方柱,方柱四面开龛,龛内安置佛像,是其具有“借像标真”的功能,也就是借助造像来表明它是佛像的真身,以供参观者绕塔观像。前室项部多做前后两面人字披的式样,两面披的斜面上还用浮雕呈现出圆形的椽子,甚至还模仿汉式传统木构建筑的形式,设有木质的斗拱,表现成一座木构的房屋,明显融合了中国本土的建筑特色。北魏的第254窟是莫高窟最早的中心塔柱式洞窟,从它身上即可看到上述特点。
北魏第254窟
莫高窟有28个中心塔窟,时间跨度从北魏一直到五代。隋代以后,中心柱窟的规模更大,往往在中心柱的正面和两侧壁建造三组大型佛像,也就是三世佛像: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中心柱四面及洞窟的两侧壁已不再开龛,塑像都集中在中心柱正面和两侧壁的人字披下,人们一进洞窟就见到这样高大的佛像,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视觉冲击。在全国各地举办的敦煌展中,也常展示中心柱窟的形制,比如今年在深圳深受追捧的“敦煌壁画艺术数字展”,其入口便做成了北周第428窟的中心塔柱的样式。
北周第428窟
佛教在东渐过程中,为了在当地顺利开枝散叶,不断结合地方文化特点和民族心理进行改良,在佛教建筑艺术方面亦有着明显的痕迹。从敦煌的中心塔柱窟,便可窥见中西文化交融的印记。
三. 覆斗顶窟
覆斗顶形窟是从十六国晚期至元代唯一不断出现的窟型。此类洞窟一般平面呈方形,正壁开龛。空间开敞宽豁,光线充足,适于聚集佛徒讲经和进行礼拜活动。窟顶中心通常设置了一个方形深凹藻井,四面呈斜坡状,整个窟顶从视觉上看状如倒过来的斗,“覆斗”一词便由来于此。著名的西魏第285窟就属于典型的覆斗顶与禅窟相结合的洞窟。
西魏第285窟
提到覆斗顶窟,“藻井”是绕不开的话题。藻井是敦煌石窟覆斗形洞窟顶部中央的方形装饰,一般由井心、井外边饰和垂幔三部分组成。莫高窟的藻井并非是从古印度佛教艺术传过来的,而是中国本土的原创,是从中国古代木质建筑中的天井发展而来的。由于中国古代都是木质结构,容易失火,所以在殿堂、楼阁最高处搭建成“井”状结构,有井就有水,此举寓意相克相生,以达到以水克火的目的。后来人们逐渐又在木头上画上荷、菱、莲等水生植物,于是天井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藻井”,正所谓“反植荷蕖”、“交木为井,饰以藻纹”。希望能借以压伏火魔的作祟,以护祐建筑物的安全。在莫高窟的洞窟内的几十处藻井,便是这种建筑装饰性纹样的艺术手法再现,其设计之巧妙和审美趣味之高常令游客叹为观止。
山西朔州净土寺双龙藻井
其中,有些洞窟的藻井不仅造型精美,而且寓意深刻,凝聚着中西文化的精华,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比如,莫高窟隋代第407窟的“三兔共耳”藻井,以其独特的造型和设计,常常以各种形式进入公众的视野,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对象。该藻井绘制了一朵八块花瓣的莲花,花芯内有三只互相追逐、奔跑不息的兔子,无始无终,具有强烈的旋动感。古时的敦煌画师在这三只兔子之间只画了三只耳朵,可是却产生了每只兔子皆有两只耳朵的奇妙视觉效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有“三生万物”的说法,意味生生不息、无限宏大;而兔子也有“月神”之意。
隋代第407窟藻井
“三兔共耳图”在13世纪的古埃及陶片,古伊朗的托盘,伊斯兰教的金属制品,法国的石雕和德国的教堂等处均有出现,这样一个玄妙的图案,跨越千年,贯穿于四大宗教之中,不得不令人称奇。
世界各地的三兔共耳图
四. 殿堂窟
殿堂窟跟覆斗顶窟一样,是适合讲经说法的佛窟,是五代、宋的代表窟型。通常内部平面为方形,一般皆为覆斗顶,所以与覆斗顶形窟大致相同,都是适合讲经说法的洞窟,其主要区别便在于石窟中心稍后位置设有佛坛,坛前有阶梯,坛上供奉着菩萨或佛像,坛后设背屏,直接窟顶,坛与四壁之间保持空间,可供信徒围绕佛坛右旋环通,礼佛观像。莫高窟第98窟、第100窟、第108窟、第61窟和第55窟均属此类洞窟。
五代第61窟
五. 大佛窟
大佛窟,也叫“大像窟”,顾名思义,即窟内雕凿或者塑造高大的佛像,它其实也是佛殿窟的一种。莫高窟大窟出现的时间比较晚,比如“北大像”莫高窟第96窟,开凿于武则天时期,高35.5米,为一座弥勒佛:“南大像”第130窟,也是一座弥勒佛,高26米,开凿于唐开元年间,与71米高的乐山大佛差不多同时代。每一个进过莫高窟的人应该都参观过第96窟,因为它是莫高窟官方讲解员带领持旺季普通票的游客团参观8个洞窟中必看的一个窟,所以遇到游客人流量较大时,其门前经常需要排队。
盛唐第130窟
与莫高窟其他的彩塑不同的是,第96窟和第130窟的大佛像采用了石胎泥塑的方式,而非用木枝和苇草制作塑像的支架,即先在砂砾岩体的崖壁上凿刻出佛像大体的身形轮廓,然后敷泥,再做细致造型,最后用色料着彩。它的问世据说跟武则天称帝的历史息息相关,武则天用“未来佛”弥勒佛的题材,宣扬其称帝合法性,“上有所好,下必效之”,全国各地因此大兴造像供佛。第96窟用突兀、庞大的单体建筑形象主宰着观者的视线,并震慑着信众的心灵。窟前的保护檐也经历了几次重修,唐代初建为四层重檐,五代、西夏重修为五层,清代末年也进行了重修,到了明国时期再次进行了多年的重修,改为九层。现存的窟檐就是民国时期的面貌,所以第96窟也被称为“九层楼”。
初唐第96窟及结构图
六. 涅槃窟
莫高窟的涅槃窟即以涅槃像为主体的洞窟,极其罕见。在莫高窟共计700多个洞窟中,只有第148和158两窟才是涅槃窟,均在唐代修造。莫高窟的两个涅槃窟规模相近,进深约7米,横长约17米,靠后壁有1米多高的通长大台,大台上又有高十余厘米之通长小台,形如榻,佛像即卧于其上,前无遮挡,故平面一般均作横长方形。佛像为石胎泥塑(这点与大佛窟类似),第148窟像身长14.40米,第158窟像身长15.80米,在涅槃像的周围还绘制了相应的壁画或彩塑与之交相呼应,形成内容和思想更为丰富的佛教艺术氛围。我在一次冬天去敦煌时,有幸得到机会参观了第148窟,安详镇定的大型涅槃像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盛唐第148窟
七. 其他形制
除了上述六种主要洞窟形制外,莫高窟还有几种比较不为人知的类型。首先是“影窟”,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纪念堂,窟内设有僧尼的塑像,比如在第16窟甬道北壁发现的第17窟,也就是藏经洞,其中就有河西都僧统高僧洪辩的造像,其写实程度之高令人咂舌,让人有如亲眼目睹晚唐时的古人。1900年王圆箓等人无意中打开藏经洞时,该塑像并没有在里面,而是被放置在附近的其他洞窟。莫高窟官方的专家后来根据研究才确定了它本应位于第17窟藏经洞,在其被封存之前被移了出来,现在工作人员又把它移回藏经洞供游客参观。除此之外,莫高窟北区还有埋葬僧人的瘗窟,供僧人居住的僧房窟及用来储藏东西的仓储窟。
晚唐第17窟(藏经洞)
透过敦煌莫高窟不同的洞窟形制,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莫高窟约十个朝代营建史的变迁,还能从中看到佛教从古印度传入中国以来本地化的种种痕迹。跨越万里地域和千年时空的中西文化碰撞与交融,其能量之大,超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