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季节里,我们带着对过往的无限向往,踏上了前往四川省通江县的旅程。近日,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示了第六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通江县的泥溪镇梨园坝村和兴隆镇翰林村荣耀上榜,成为了我们此次探寻的焦点。
梨园坝村:大山深处的香格里拉
梨园坝村,一个隐匿于通江县泥溪镇西北部的世外桃源。这里,梨园河由北向南蜿蜒流淌,平板石桥横跨两岸,将村庄与外界相连。依山傍水,山清水秀,这片肥沃的土地孕育了丰富的农经作物,水稻、小麦、玉米、茶叶……每一片绿意都承载着村民的辛勤与希望。
走进梨园坝,仿佛踏入了一幅动人的画卷。民居建筑群错落有致,古建筑类型多样,工艺精湛,独特的民居式样和农耕文化符号让人流连忘返。村坝内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小桥流水、桑竹古树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幅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
梨园坝不仅自然风光旖旎,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传承着有序的家族文化和原生态的农耕文化,自成一格的生产、生活、居家信仰习俗让人心生敬畏。2014年,梨园坝村被列入中国第三批传统村落名录,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乡愁记忆。
翰林村:茶山花海中的文化瑰宝
离开梨园坝,我们前往兴隆镇东南部,探访另一处历史文化名村——翰林村。这里因“三李故居”而闻名遐迩,“三李”指的是清代进士李蕃及其子李钟壁、李钟峨,父子三人同朝为官,一门三杰,著述颇丰,其著作合编的《雪鸿堂文集》更是被纪晓岚收入《四库全书》,称赞不已。
走进翰林村,群山环抱,茶树阡陌纵横,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翰林村形成了以茶叶产业为主导、以“三李文化”为内涵的茶山花海文旅综合体,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里,你不仅可以品味到醇厚的茶香,还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通江:文物大县的历史见证
通江县,一个拥有丰富文物资源的“文物大县”。这里革命旧遗址众多,三普登记有不可移动文物85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44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86点……每一处文物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让人肃然起敬。
在这次旅行中,我们不仅领略了梨园坝村和翰林村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更深刻感受到了通江县作为“露天革命博物馆”的独特魅力。让我们带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期待,继续前行,在探索与发现中不断成长。
#王坪烈士陵园#诺水河#空山天盆#诺水河九个院子温泉民宿酒店#通江银耳#通江花月夜#五个大爷#唱歌石林#毛浴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