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研学旅游发展报告》发布,高品质产品供给成为行业痛点

旅游资讯 6 0

1月3日,中国旅行社协会发布《2024年中国研学旅游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由中国旅行社协会联合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编写,通过对全国32个省级行政单位的239家研学类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剖析了研学旅游市场的关键问题、重点领域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涵盖企业性质、发展阶段、主营业务、市场消费群体、人才需求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了解我国研学旅游发展情况,洞察市场需求和发展痛点,为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报告》通过对市场发展的分析认为,研学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且更加趋于理性,市场区域品牌特征显著增强,高品质产品供给成为痛点。

调研显示,中小学生和大学生是研学游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据艾媒咨询的数据,2022年中国研学游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909亿元,预计到2026年,中国研学游行业的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422亿元,显示出市场发展的广阔空间。

此次调研的研学企业,多数正处在成长期(1-3年),近三年的总体销售收入以小幅提升或大幅提升为主,表明研学旅游市场机会还未饱和,正处于快速、健康发展阶段。

调研发现,随着研学游市场的成熟,消费者对研学游的认知更加明确和清楚,对产品具备了较强的辨识能力,天价研学消费遇冷,市场更加趋于理性。

经过多年研学实践的探索,一些省市开始推出区域研学品牌,例如:山东省推出“见识齐鲁”研学旅游品牌,四川省推出“行读四川”研学旅游品牌,广西壮族自治区推出“力行学堂”研学旅行品牌,海南省推出“行走天涯 研学海南”研学旅游IP,河南省推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安徽省推出“研学安徽”,南京市推出“研学南京、成长旅行”等。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消费者对研学旅游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同质化研学产品越来越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市场中跨界融合产品的需求更加旺盛,高质量的研学内容供给和运营管理服务成为行业的普遍痛点。

《报告》通过对研学市场人才需求分析,认为存在专业化人才需求不旺、供需失衡以及高端错位等问题。

调研发现,研学从业人员主要以导游岗位转化为主,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带来的人力资源转型问题,存量旅游从业人员大量涌入研学赛道,成为当前研学从业人员的基本盘和主力军,导致专业化人才需求不旺。

与此同时,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作为新开设的高职专科专业,从全国的情况来看,普遍规模较小,且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完善,人才水平还无法适应行业要求,总体呈现供给不足。

此外,存量研学人才的专业度不高,专业化人才的供给缓慢,尤其是人才存量和供给增量主要是面对一线服务人员的培养,行业真正需要的人才无法满足行业要求,呈现供需失衡的状态。

最后,研学课程的研发、优质研学实践活动的设计与执行、研学品牌的策划与推广、基地营地的专业化运营、数字化研学产品设计等高阶技能培养是研学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真正人才需求,目前培养尚属空白。

通过对现存问题的分析,《报告》指出: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监管机制,研学旅行市场乱象丛生,如机构鱼龙混杂、安全难保障、收费不透明等。一些机构利用监管空白进行不规范操作,如虚假宣传、服务缩水等,导致家长和学生的权益受损。同时,研学市场中部分研学产品既无“研”也不“学”,活动设计粗制滥造,缺乏真正的教育内容和实践活动。

此外,研学旅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存在对学生的监管不足、活动场所的安全措施不到位等安全问题。

《报告》认为,重在地化、内容为王、多业竞合、新派研学是研学旅游市场未来发展方向。区域研学依然是市场最稳定的盈利版块,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科技产业等特点,开发独具区域特色、区域优势的课程,吸引学生、家长及其他群体参与。

课程内容和产品研发依然是研学市场的痛点,要确保研学旅游产品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文化内涵,提升产品的教育价值、文化深度和具身体验,打造研学品牌。

《报告》强调,单一研学产品面临严重挑战,开发跨界融合的研学产品势在必行。要推动研学与其他领域深度融合,拓展研学产品主题、服务内容,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研学需求。同时,要跳出研学旅行客户的藩篱开拓新的市场,将服务对象从中小学生延伸到社会公众,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现代科技,优化研学行程、增强研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