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
不仅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有着独特的城市风情
还出台许多举措
保护传承发展
助力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
来看看这座千年古城怎么做
↓↓↓
留住根脉
此心安处是吾乡
但寻来处知归处,往外闯荡的福建人遍布五湖四海、各行各业,寻根谒祖是他们对家乡的回望。为满足这一需求,福建泉州开发了中国首个官方综合性寻根服务平台——南洋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综合服务平台。
2016年,泉州启动了“寻根平台”的建设工作,创新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导入谱牒文献、姓氏宗祠、海内外侨情、侨村标志性建筑等数据。截至2024年6月,平台已经征集、扫描了100多个姓氏族谱近10000册,还完成了泉州市侨情与港澳乡情普查及应用系统开发。
“寻根平台”于2021年4月上线试运营,先后助力近百位侨胞找到了家乡亲人,其中就包括马来西亚羽毛球名将李宗伟、马来西亚虚拟现实技术专家庄以仁教授、加拿大华裔联邦参议员胡子修等。
此外,泉州还建立了寻根展示体验馆,让侨胞通过查阅实物族谱、侨批及寻根成果等对海外华裔族群的相关信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寻根平台”为华侨华人寻根谒祖提供了新路径,对于促进国际间相互理解和友谊起到积极作用。
建设特色街区
散发文化魅力
王宫华侨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位于泉州市鲤城区江南街道王宫社区,目前已经完成房屋征收、牌楼建设和部分立面改造。
王宫社区是当地著名的滨江侨乡,这里有骑楼、闽南红砖大厝、中西合璧洋楼(番仔楼)、手巾寮、土楼、吊脚楼、石堡等多种类型能体现中外文化交融的华侨建筑。其所在的江南街道,有国家级文保单位杨阿苗故居、省级文保单位王顺兴信局旧址、泉州四大佛教丛林之一的闽南宝刹宿燕寺、乌石山蔡公泉石刻等名胜古迹,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宫拍胸舞、亭店火鼎公婆、霞洲刣狮阵等民俗传统文化,是闽南文化与海外文化交流的时代见证。
除了历史风貌建筑修缮、沿街店面改造,项目还将新建文创商店、青年旅社,建设南洋美食广场、王宫华侨乡村记忆馆、省级侨批馆等。世遗泉州正力图将自身打造成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华侨文化和华侨建筑是这里弥足珍贵的瑰宝。欢迎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寻宝!
传承前人精神
指引后人逐梦
福建人在外谋生致富,在内支援家乡建设,留下了侨厝、侨批等丰富的历史遗存。为保护这些重要印记,纪念华侨华人对世界的贡献,福建泉州出台了中国首部专门保护华侨历史遗存的设区市法规——《泉州市华侨历史遗存保护条例》,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
华侨历史遗存是华侨在泉州的“根”,承载着海外游子的乡愁记忆和家国情怀,是福建文化与海外文化交流的时代见证,反映了华侨爱国爱乡、在世界拼搏奋斗的精神,有着重要的纪念和教育意义,以及历史和艺术价值。《条例》要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将华侨历史遗存保护利用纳入宣传教育、文化旅游等规划,并鼓励依托华侨古民居开办侨史馆、侨批馆,让这些遗存成为传承和教育的宝贵资源。
守好根,才能更好地追寻梦。《条例》的出台与实施,展现了泉州传承发扬华侨精神的决心,也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福建方案。
本文来自【福建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