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要打几十万个结!浙江这个村,中国结订单多到做不完

旅游资讯 3 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好 实习生 李佳希 通讯员 郭靖 王倩玫

每到春节,不少人家都会挂起中国结。红艳艳的色彩跳跃在门窗间,编织出年的味道。

当春节的脚步渐近,“中国结之乡”东阳市画水镇,也迎来了最为繁忙与热闹的日子。

图源 东阳市融媒体中心

“最近订单多的做不完,每天都要忙到晚上十点多。”1月8日,东阳市画水文园工艺品厂地负责人蒋国阳告诉记者,从每年10月开始,工厂便会迎来订单高峰,“每天几十万件订单,一直要忙到第二年年初。”

工厂车间里,工人们的手指在红绳间灵活穿梭,从传统的福字结、双鱼结到创新的生肖结、莲花结,每一个结扣都打得美观结实。蒋国阳穿梭在忙碌的工人中,检查着产品质量,“虽然累,但看着中国结越编越漂亮,大家也很有成就感。”

国阳指着一堆堆等待发货的中国结自豪地说,工厂每天能生产几十万个中国结,“今年全部中国结的销量都增长了至少10%。”

“寓意平安顺遂的‘祥云结’和象征福气连连的‘万字结’特别受欢迎。”蒋国阳观察发现,中老年人喜欢大一些的款式,挂在家里图吉利,而年轻人更喜欢小巧精致的挂饰,“各式各样的我们都生产,满足各类消费者的需求。”

图源 东阳市融媒体中心

画水镇是有名的“中国结之乡”,全镇从事中国结加工的人员超过1万人。蒋国阳的工厂里,雇佣的大多是留守老人和妇女,通过编中国结,不仅增加了收入,也充实了生活。“天天编结,年底还能攒一笔钱给家里置办年货。”蒋国阳笑说。

蒋国阳的“工人”有1000多名,但常驻工厂的只有40多人。“我们采买材料,把它们纺成红绳发给村民。”村民们以灵巧的双手,在家中精心编结,完成后再由企业统一回收,进行后续的定型和精加工。

就这样,一根根普通的红绳,在村民们的巧手下,魔术般地转化为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中国结啊,光是一根红绳就有大学问。”蒋国阳介绍,红绳的螺纹、材料选择,以及掺杂的颜色,都值得创新研究,“打结看似简单,但要做得快、做得好,却需要一定的技巧。”

为了提高效率,企业会定期组织培训,教村民更高效的编织方法。“很多村民刚开始‘笨手笨脚’的,不过邻居间会互相帮忙,手巧的教手慢的,大家一起摸索花样和技巧。”蒋国阳直夸自己的工人手巧,“越做越顺手,他们已经是大师了!”

图源 东阳市融媒体中心

除当地村民从事中国结来料加工外,中国结产业还吸引了许多外来务工者。来自贵州的陆远芬一家人目前就在蒋国阳的工厂制作中国结半成品。

陆远芬和丈夫、儿子来画水已经有20多年,一直和中国结打交道。自己编30厘米的,老公编60厘米的,儿子编1米的,陆远芬说,三人的加工费分别是2.5元、5元、13元,“一天至少能赚800元,年收入20万元没问题。”

和进工厂打工相比,陆远芬觉得来料加工自由度更高,“累了就少干一点,不累的时候就加个班。”春节前这两个月订单多,一家人干活更有劲了,3个人几乎每天要干到深夜,收入也比平时更可观。

“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注重质量和工艺,我们的中国结不仅质量好,还讲究美感和寓意,性价比高,越来越吃香了。”蒋国阳喜气洋洋地说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