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阅读量最高的微信
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了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53项)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09项),我区传统糕点制作技艺——荆门矮子馅饼制作技艺入选。荆门市人民政府发布了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20项),我区拆扣甲鱼制作技艺、南桥包子制作技艺、草本雄黄酒制作技艺入选。东宝区人民政府发布了第七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3项),荆派面塑、钟家寺台拐枣酒制作技艺、张氏养生膏制作技艺入选。
截至目前,我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增至6个,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增至26个,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增至45个。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
矮子馅饼是荆门著名的传统小吃,起源于江汉平原的酥饼。其制作技艺是在历代社会传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技艺科学掌握了烫面和水油面的最佳比例与有关配方,能使馅饼酥而不硬,融合月饼的薄皮、酥饼的酥脆、传统馅饼的厚陷儿等三大特点。矮子馅饼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独到,地方风味独特,对于研究荆楚美食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拆扣甲鱼是东宝区一项传统的手工烹饪技艺。清代末年,荆门城关人邱家祯在世代传艺的基础上,于荆门城关紫竹街(今北门路)开设桂芳斋酥食店,同时经营拆扣甲鱼这一道传统美食,远近闻名,生意兴隆。拆扣甲鱼的加工和烹饪技法历经七代传承后,由第七代传承人邱宗瑶授艺于张发明。1988年,张发明传艺于其弟张发源。拆扣甲鱼的制作需经选料、初加工、拆骨、烧制、扣碗、蒸制、装盘等全过程,由于加工精细,造型美观,扒烂无骨,香糯爽口不塞牙,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滋补功效,所以一直在荆楚大地广为流传。
据《东宝文史集粹》记载,南桥包子早在清朝嘉庆年间在当地就十分有名。南桥位于荆襄古道上,是平原进入山区的必经之地,同样又是秦楚古道上的交通战略要塞和车马驿站,人流和通商往来十分活跃。南桥包子“吃了不悔,不吃才悔”这句俗语以前在荆门城乡广为流传。南桥包子作为当地人的日常饮食中最普通的一种面食,又是一般人都消费得起的方便食品,流传久远,声名远播。南桥包子最初据传是以豆腐渣包馅,后来随着时代变化,演变为包青菜和肉馅,充分体现了不同时代人民物质生活需求的变化。
较早的雄黄酒记载于隋唐孙思邈的《千金方》,书中提到,“一人饮,一家无疫;一家饮,一里无疫。”主要作用是驱瘟避邪。其后雄黄酒在社会广泛流传,到清朝,位于荆门市陈家湾的陈传易,根据端午节扶正驱邪的习俗及祖传秘方,会制作两种雄黄酒,一种是矿物雄黄酒(有毒)用于洒庭院;另外一种就是草本雄黄酒。该酒是用杜仲雄花和黄精入酒,取杜仲雄花的“雄”和黄精的“黄”组成草本雄黄酒,古人用此方入酒,用来扶正驱邪。
面塑又称捏面人,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是用面粉、糯米粉等原材料制作而成的各种人物或动物形象民间工艺品。荆派面塑制作技艺历史悠久,作品主要为各种人物或动物形象的民间工艺品,其题材多以荆门历史人文为主,鲜明反映出荆楚文化特色,其造型富有生命力强的特点,风格细致、精巧、优美,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旨趣和技艺特色,其中包含绘画、雕塑、刻印、装饰等技艺,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价值。
据宋代《舆地纪胜》记载:“象河山,在长林县北七十里,有普安寺,有泉是为。”清同治《荆门直隶州志》记载:“象河源出象山,东流入汉。取象河水,制拐枣酒,饮者众。”象河有童谣:“拐枣树,万寿果,丑的你,甜的我,吃了专治酒麻哥”。钟家寺台处钟氏耕读传家,善于酿酒,钟家子弟善饮,且豪爽好客。清末时,象河村人钟映槐在拐枣酒传统制作技艺的基础上通过研制,使该酒更香、更柔,深得村民喜爱。
张氏养生膏,属食品类膏方制作技艺。所用原材料都是可以当食品食用、药食同源的材料,按一定比例遵循古法熬制而成。该膏方经几代传承人不断总结,探索药食同源的最佳配方,使配方更加经典。该技艺历史悠久,又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应用于劳动人民的日常保健,其养生的作用深受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