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古镇众多
震泽是独特的存在
震泽位于长三角腹地
吴头越尾,苏杭之间
前唐开埠,南宋设镇
历史悠久
镇内名胜古迹众多
方志上记载震泽有八大景观
震泽之美,不止在古镇
俯瞰环长漾特色田园乡村带
16.9平方公里的震泽镇湿地田园乡村
闪耀其中
沪苏湖高铁开通
它就像一条银龙蜿蜒
穿越时空的隧道
将繁华与静谧
紧密相连
·
震泽镇
历史的沉淀与现代的脉动在此交汇
请收好这份“随行指南”
带你领略“丝绸小镇”的风情万种
游在震泽
师俭堂
师俭堂建成于清同治三年(1864),堂主名叫徐汝福,经营丝经、米粮两业,为震泽望族。它是一座反映晚清工商绅士坐行经商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的代表性建筑,素有“江南第一堂”的美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师俭堂坐北朝南,三面临水,前后六进,通宽五间,为穿堂式高墙深宅。内集河埠、行栈、商铺、街道、厅堂、内宅、花园、下房八种建筑于一身,布局精巧,功能齐全。
文昌阁
文昌阁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道光二十年(1840)里人徐学健等人重修,是震泽八景之一,称为“飞阁风帆”。文昌阁四面临水,架“状元桥”连接南岸,文昌阁坐东朝西,前后两进,二进为阁,阁内供奉魁星、文昌帝、财神三尊樟木雕刻的鎏金神像。
慈云寺和慈云寺塔
慈云寺坐落在吴江市震泽镇宝塔街上,是一座建于宋代的江南名刹,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自明万历至清康熙、乾隆、道光历朝多次增建殿宇堂轩,成为吴江市内规模较大的佛教寺院,历代高僧辈出,明有道泽、慈林,清有净眼、超伟法师及断手誓修天王殿的化主天衣僧。
古刹名寺历来文人游踪不绝,留下诗篇甚多。寺中的慈云寺塔相传始建于三国赤乌年间,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代都有重修。这是一座六面五层的砖身木檐楼阁式的塔,塔高38.44米,仍翼角轻举,玲珑挺秀。塔的外观为翼角飞翘,玲珑挺秀,由回廊、塔壁、塔心组成。塔内置有楼梯,可供登临眺望观赏风光。2007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每于春秋佳日,夕阳红照之际达其第五级,北望太湖波光,南瞰荻塘水韵,令人心旷神怡。谓之“慈云夕照”,为震泽古八景之最。
宝塔街
宝塔街旧名东大街,有一东一西两座拱券门,东为仁安坊,西为仁里坊,以三官堂弄为界,将宝塔街一分为两坊。透过拱门西望,可见砥定大桥闹市;透过拱门东望,可见慈云塔高耸。
宝塔街北侧,一东一西分别为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慈云塔与师俭堂。宝塔街南侧临河,全是背水商居,两侧房屋多为二层明清建筑,粉墙黛瓦,古朴清雅。宝塔一街,串联古塔、古寺、古桥、古巷、古宅,成为震泽古镇核心景区。
禹迹桥
禹迹桥是为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而建,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禹迹桥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单孔拱形石桥,桥上石刻精美,神韵横溢。拱券内有石雕“云龙”图案,券门刻有“善政惟因,不易大名仍禹迹;隆时特起,重恢古制值尧巡”,以及“市近湖溽,骈肩无俟临流唤;地当浙尾,绣壤应多题柱才”两副桥联。
拾级而上,石阶刻有各类吉祥图案;桥顶面正中,刻有石雕“轮回”图案。禹迹桥与慈云塔互成对景、相得益彰,构成了震泽水乡特有的“塔桥相映”标志性景观。
王锡阐纪念馆
王锡阐纪念馆坐落于原江苏省震泽中学校院东侧,为1998年,王锡阐先生诞辰370周年之际建立,现为国家AA级旅游景点。
王锡阐墓位于纪念馆内,江苏巡抚林则徐筹款重修,1982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墓东侧建晓庵祠,题额“学究天人”,祠东面建石桥晓庵桥。墓周、祠周、桥边古木葱茏,一派静穆。
杨嘉墀故居
杨嘉墀故居位于底定街32号杨氏老宅,故居在2023年进行了全面修缮,分为序厅和“人生之路 故土寻根”、“蔚然成才 矢志报国”、“协力同心 两弹一星”、“战略前沿 创新航天”、“嘉木成荫 墀耀后人”五个篇章。
故居以时间为经、事业为纬,通过展品、图片、文献、视频等形式,全面展示杨嘉墀院士砥砺前行的一生和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全方位展现杨老不忘初心、矢志报国的家国情怀,孜孜以求、踔厉奋发的创新精神以及爱党爱国、情系九天的赤子之心。
江苏省农机具博物馆
江苏省农机具博物馆位于古镇区禹迹桥南岸,分为原始馆、古代馆、纺织馆、现代馆四个展馆,共陈列有137件江南旧式稻作农具和丝纺织业器具,以大量实物及图文材料,向游客展示太湖流域农耕文化及震泽悠久的丝纺织业发展历史。
中国太湖农家菜文化展览馆
中国太湖农家菜文化展览馆位于禹迹桥南岸,共有六大展区,各展区以众多场景、模型和图文资料向游客展示独具震泽味道的乡土美食佳肴。
震泽省级湿地公园
震泽省级湿地公园位于震泽镇东北部,北靠长漾、环拥周生荡,形成“两湖抱一园”的生态格局,拥有“一类空气二类水”的自然禀赋,鸟类、鱼类资源丰富,具有自然生态的湿地风光与“江南特色”的农村风貌,是太湖流域南侧的生态屏障。
湿地与百亩桑园的天然结合是公园的一大特色,园内生长着叶桑、果桑,鲁桑、古桑等,品类繁多。作为吴江地区重要的湿地组成部分,震泽省级湿地公园是鸟类重要的栖息地和“中转站”,栖息着多种国家级保护动物及珍稀濒危物种。截至目前累计记录到野生鸟类16目46科147种,占苏州市鸟类的36.3%,占江苏省鸟类的32.88%。
作为乡村振兴与全域旅游重要承载地,优质的滨水空间孕育了千亩蚕桑基地和优质粮田,整个公园景社共融,围绕着蚕桑二字展开,中国首个蚕桑主题生态园“太湖雪蚕桑文化园”坐落于此,重现“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江南水乡风情。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谢家路”、“齐心村”,以多元时尚的休闲度假方式,呈现“水韵桑田稻花香”的江南田园风光。
太湖雪蚕桑文化园
太湖雪蚕桑文化园,是中国首个以蚕桑为主题,集农业示范、蚕桑科研、文化休闲、科普展示、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特色生态园。
既能在百亩桑林中采摘酸酸甜甜的桑葚,体验田园乐趣,感受原生态的长漾风光;还能参观蚕桑文化园展厅,感受千年蚕桑文化的魅力。
不仅可以近距离观察丝绸产生制作的过程,还能体验丰富多彩的丝绸文化活动,让游客身临其境旅游。
食在震泽
定胜糕
上了两次《舌尖上的中国3》定胜糕,那是震泽糕点中的明星。小巧玲珑的模样,仿佛是糕点师傅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各类团子
泽古镇宝塔街上有一家“阿婆团子”,从2013年至今已经有十个年头了。春夏的菜花头团子、咸菜团子,以及冬天的萝卜丝团子,糯叽叽,香喷喷,让人欲罢不能。
四碗茶
吃茶,在震泽是一道风景。四碗茶,每一碗都蕴含着震泽独特的风情。支一张桌子,摆上几把椅子,就能惬意地吃上一顿茶。看着人来人往的街市,潺潺流动的河水,聊聊家长里短,烟火气里话江南。
黑豆腐干
黑豆腐干,看似平凡,实则大有乾坤。豆干紧实而有嚼劲,那独特的卤制风味,让人回味无穷。
蛋黄馄饨
仁安轩的蛋黄馄饨,蛋黄的咸香与馄饨肉馅的鲜美相得益彰,馄饨皮爽滑劲道,每一口都是满满的惊喜。
红烧羊肉面
红烧羊肉面,是震泽冬季的暖心佳肴。炖煮得恰到好处的羊肉,色泽红亮,肉烂而不散。浓郁的羊肉汤汁包裹着每一根面条,面条筋道有嚼劲。一口羊肉,一口面,那醇厚的滋味,驱走了冬日的严寒。
油豆腐塞肉
油豆腐吸饱了肉汁的鲜美,肉馅鲜嫩多汁,咬上一口,肉香与豆香在口腔中爆发。
香青菜
震泽特有的青菜,有着独特的清香,简单的烹饪就能将其美味发挥到极致。
酱肉
经过时间与酱料的精心腌制,肉色深沉,咸香可口,无论是切片直接吃还是搭配其他菜肴,都别有一番风味。
住在震泽
水岸寒舍
水岸寒舍民宿坐落于镇中心宝塔街,由一座800平米的明清古宅改造而成。穿过曲折的园林小径到客房,打开居室,古香古色的家具精心摆设,像回到了民国时期的家。
最有亮点的当属客人独享的后花园了——这座极具江南园林风格的花园由心湖、环廊、茶亭以及湖心亭组成,不仅闹中取静,而且还是享用私房菜、喝茶赏荷、听评弹、演绎书画以及会议的不二之选。
西坡·震泽
西坡民宿位于震泽宝塔街中段,西坡保持着修旧如旧的手法,客房小而精,赋予这一座座明清院落新生的同时,也保留从前居民生活的动线。可以在茶台区域小聚畅谈,也可以独自坐在吧台椅上喝上一杯午后的咖啡。
整个院落串联而具有亲密感,复古摩登的花砖使旅人们仿佛在此开启一段奇妙的穿越之旅,融化在这座姑苏古镇的烟火气里。西坡民宿荣获2022年度苏州市十大精品民宿称号。2023年,西坡民宿获省级丙级民宿称号。
雪·空间
“雪·空间”民宿位于震泽省级湿地公园蚕桑园内,桑林与稻田相伴,醉美乡野图景。极简的设计,搭配个性化的管家服务。房间内全部使用太湖雪蚕丝被,追求极致的睡眠。
吧台、书吧、展厅等大面积休闲区惬意度假,有露台,可聚餐、可派对,亦或是来一场夏夜BBQ。让您置身乡野、回归自然,给您带来放松身心的入住体验。
香桐居
格桑花的尽头,绿树浓荫之中,隐藏着一幢青砖红墙的新民国风建筑,有个雅称——“香桐居”。这里原址是一座旧机房和一个废弃的碾米场,如今摇身一变,处处流淌着三十年代老上海的风情。
客房区是一幢充满民国风情的青砖小楼。走廊里的大幅壁画,是十里洋场的老上海街景。客房内部装修十分雅致,每一个房间都各有味道。庭院里又是一番园林景象:小桥流水、花木葱茏、曲径通幽,犹如世外桃源。
途远·丝享家
途远·丝享家,是一个高科技材料厢房民宿,极致简约的设计摒除一切繁杂,呈现的是一种原生态的乡村自然生活。相比传统乡村民宿,这些“另类”建筑充满趣味。
民宿同时加入了备受年轻人追捧的十二星座主题元素,另有草坪、泳池、沙坑、投影等配套设施,不论是把酒言欢,还是自助烧烤,原生态的环境里,都像是一次远走城市的露营之旅。
博阳开元名庭
酒店坐落于震泽镇公园路81号,经著名设计师团队的精心雕琢,将民国风这一建筑风格完美呈现。
酒店向北融合了苏州市文物控制单位——震泽公园,向南融合了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丝业公学旧址,完美诠释了民国建筑的一派异域风情,行走其中,感受时空的穿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