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嚣的都市中,寻找一片静谧之地,让心灵得以栖息,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渴望。追寻着这种渴望,有一群人尝试着从古人的活动中汲取灵感。雅集,这一源自古代的文化聚会形式,也逐渐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纵情山水、游心翰墨、清谈释老……最质朴纯粹的聚会,却也是最具雅韵的文化之约。朱红萍是舟山市诗词学会会长,2007年一次偶然的聚会,她被古琴的琴音所感动,次年便开始组织雅集活动,聚集文化能人、传统文化爱好者共行雅事。龚忆梦是舟山市汉文化协会会长,以协会为平台,他也曾多次组织雅集活动,如在传统节日寻一方宁静天地,用古人的方式共庆佳节。
近日,记者采访了两位传统雅集的组织者、爱好者,听他们讲述与雅集的故事。
琴棋书画诗吟茶 聚雅士、行雅事
朱红萍组织的第一场传统雅集早在2008年,源于她在一次茶室小聚里的体悟。2007年的年末,她偶然在一次小型茶会上听到了浙派古琴名家王政的弹奏,一时间,她被这古朴琴音深深触动,直感“魂魄归位”。
希望能再次感受古琴的魅力,次年一月,朱红萍就自发组织了一次雅集,请到了舟山琴、画、诗等领域的多位大家,在普陀沈院的清浪榭来了一场雅士聚会。雅集上,大家听琴、作画、品茗,未能到场的诗词达人还特地为雅集写了两首诗,托人相赠。
令朱红萍印象深刻的是,这次雅集,她还特地邀请了一位古筝老师,为的就是现场听听古琴与古筝的不同之处。“那一次我就明白了,古筝显得张扬华丽,而古琴带着沉静的气息。”
作诗 傅兰兰 摄
这次活动之后,朱红萍感受到了雅士聚会的独特魅力,偶有兴致,她就会组织几场小型的雅集,有时在海边辽阔处,有时在农家寻一处草篷凉亭,也曾在茶人谷林间探幽。“组织雅集并没有什么固定的章程,大多是随性而为。大家的相聚也是随性的,追求的是在文化上的交流。”
朱红萍说,传统雅集的内容离不开所谓的“琴棋书画诗吟茶”,现在朱红萍每年都会固定组织两场雅集,一场是上半年的“隆教寺白华诗会”,一场是下半年的冬月“七星寺雅集”。办的雅集越多,她就越想追求简单,抛去一些浮华的仪式与活动,让所有的文化活动都归于纯粹。
“我们曾经也加入过茶道、花道表演之类的项目,但后来我觉得,回到本源才能真正感受古韵,就把这些都去掉了。”
不做太多的环境布置,一群雅士相聚,弹琴赏乐,饮茶书画,吟诗诵文。
以雅集为桥 连接古今
雅集是源自古代的文化聚会形式,现代人在办雅集时,也会循着古人的方式,也许不能做到完全复原,但也能感受一把古人的风雅。
市汉文化协会曾在年后的初春时节,在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的图书馆办过一场兰花雅集。“我们选在兰花开放的时节办这场主题雅集,现场搬去了很多兰花供大家欣赏。”龚忆梦记得那天身处雅集中,时不时能闻到兰花的幽香,这让他心情舒畅,“在初春办这样一场雅集,我们仿佛也感受到了古人在迎接春天时候感受到的自然意象。”
雅集上产出的诗词作品 傅兰兰 摄
雅集,有时候也能成为连接古今的桥梁。
龚忆梦曾在2023年参加过一场定海隆教寺白华诗会,雅集选在这里举办,并非只因寺院环境清静,而是因为这座寺院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隆教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之前,历代的文人墨客经过这里,或是在此受接待,留下了与之相关的很多诗篇。”
龚忆梦介绍,与隆教寺有关的最有名的一篇作品要数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的《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这篇疏讲的是友人赴任,赵孟頫与友人们就在西湖边办了一场雅集,表达对友人的祝愿。而我们今人在这里同样办一场雅集,这其中就有文化的传承之意。”
除了主题雅集,传统佳节如七夕、中秋也很适合办雅集。如往年市汉文化协会就常在新城的梅园公园办中秋雅集,市民们静坐一堂,赏月、听琴、品茗、观舞,还有专业人士给大家讲授香道知识。
“最初的雅集也只是纯粹的文人间饮茶闲谈,现在的雅集还多了一重宣教科普的功能。比如在雅集开始,我们会给大家讲讲这个节日的由来典故,穿插一些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和知识讲座,让大家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知。”
作诗 傅兰兰 摄
向外发扬传统文化 向内关照己心
不论以何种形式、何种主题呈现,雅集的核心依旧是发扬传统文化。
2018年的2月14日,市汉文化协会办过一场特别的雅集,在春节前夕面向浙江海洋大学的外国留学生,让他们感受中国春节的魅力。“雅集活动是一种非常直观和生动的传统文化展示方式。参与雅集活动,人们可以近距离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龚忆梦说。
朱红萍组织雅集邀请到的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士,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传统文化抱有热情,“文化的传承是办这类雅集的底色与核心,不论是琴、诗、画还是茶,都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
向外,雅集具备发扬传统文化的功能,而向内,雅集更是一种对内心的关照。
市民参加雅集学做香牌
现代人在都市中奔波,常常是在“被赶着”生活,在朱红萍看来,参加雅集,品一壶香茗,赏一幅画,听一曲雅音,在古色古香的氛围中谈一些随意的话题,这就是一种暂时的安顿,“沉淀浮躁,让灵魂跟上我们的节奏。”
龚忆梦则常在雅集中看到大家对美好生活的交流分享,这在他看来也是一种心灵疗愈,“平时大家少有时间静下来,也难得沟通。而在雅集的氛围中,大家自然而然地放慢节奏,聊聊共同的兴趣爱好,感受到一种久违的宁静和美好,这就是一个很积极的过程。”
照片除署名外,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姚舜妤
编辑:沈迅而
责任编辑:黄琼霞
本文来自【竞舟】,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