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锈带如何变城市“秀带”
□ 徐卫华 张玉双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工业文化对于推动工业发展和塑造城市气质具有重要作用。工业遗产是工业文化的载体,是工业文明的见证。2024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六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37个工业遗产上榜,并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强工业遗产整体性、系统性保护,不断健全分级分类保护体系,切实提高保护能力和水平,持续推动工业遗产传承、利用。当前,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各地要充分保护传承工业遗产,深入挖掘地方工业文化,答好两道“融合命题”,让工业锈带成为展示城市风采、助推城市发展的“秀带”,以工业文化创新实践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创新工业遗产视听呈现样态,活化城市空间。器物是承载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自晚清洋务运动的中国近代工业起,一百多年来,我国积淀了一大批具有历史、社会、科技及艺术价值的工业遗存。在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近现代工业遗产有140多处。从建于1890年的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到建于1958年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导弹卫星发射场;从上海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到天津的北洋水师大沽船坞遗址纪念馆;从山东潍坊的坊子炭矿遗址,到江苏南通的大生纱厂……这些名字代表了近代以来中国工业文化的辉煌历史。作为一个集体记忆空间,工业遗产不能止于充当传统工业文化的静态承载空间,而应当成为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新型工业文化传播与生产的动态装置,为城市空间的活化增添动力。一方面,要坚持保护固态,做好活化利用文章。目前,当务之急是在省级层面,推动各地开展辖区范围的工业遗产调查,全面摸清地方工业遗产家底,建立省级工业遗产数据库,并根据对城市发展影响的重要程度,实行工业遗产的分级分类保护。同时,鼓励各地出台政策支持各县(市、区)开展工业遗产挖掘、保护和利用,引导公众和社会资本参与工业遗产保护,支持工业遗产纳入城市更新改造政策支持范围,打造一批工业主题鲜明、行业特色突出的工业遗产品牌项目。另一方面,要坚持传承活态,做好传承弘扬文章。通过运用现代科技和艺术手段,着力创新其视听呈现方式,将工业遗产的历史脉络、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以全新的方式展现出来,使之成为公众感知工业文化、参与工业创新的重要载体。在视觉呈现上,可以采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先进技术,为观众打造沉浸式的工业文化体验场景。通过模拟历史场景、重现生产流程,让观众穿越时空,亲身感受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同时,结合数字艺术、装置艺术等现代艺术形式,将工业遗产转化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艺术作品,引发观众对工业文化的深度思考,真正让工业遗产“活”在当下,激发人们对所在城市的热爱与敬意。
增进对工业文化的集体记忆认同,培育城市动能。集体记忆作为一种社会框架,通常具有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唤起一份集体记忆,能够凝聚一个群体对一座城市的认同,增进市民的城市归属感,从而集聚城市发展动能。一方面,要注重依托城市工业文化集体记忆进行情感再造,并将其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情感动力。这种情感再造并非简单的怀旧,而是一种积极的文化传承与创新。通过挖掘和弘扬工业文化中的优秀元素,激发市民对所在城市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凝聚城市发展的力量。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可以融入一些具有城市工业文化特色的元素,或在城市的文化活动中引入工业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能时刻感受城市的独特工业文化底蕴。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工业文化集体记忆的经济价值,推动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将工业文化资源与旅游、餐饮、文创等产业相结合,能够催生出众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型消费模式,裂变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消费业态和产品——依托集体记忆开发特色旅游线路,可以吸引游客前来探寻历史足迹,感受独特的文化氛围;将集体记忆中的元素开发转化为各种文创产品,可以让游客在游览之余还能带走一份独特的文化纪念,从而在满足人们对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同时,也为城市的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强化工业精神价值传递效用,涵养城市气质。精神是支撑工业文化的深层结构。在工业文化形成、发展与传播的漫长过程中,工业精神始终是工业文化的内核。一方面,要大力弘扬工业精神,推动形成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的良好风尚;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如技能竞赛、创新大赛等,激发广大产业工人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关注产业工人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不断完善福利制度、加强劳动保护,为他们创造一个舒适、安全、公平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既要保持对传统工业精神的尊重,又要推动工业精神与时俱进,勇于突破传统束缚,积极拥抱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由此,让工业文化不仅成为城市的外在名片,更熔铸为城市的内在底蕴,为城市发展提供新的工业精神滋养。
加快工业文化生态转型步伐,助力城市更新。转型是发展工业文化的根本出路。当下中国工业文化的发展,必须以整体论思想为基础、以生态价值观为取向、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追求的可持续路径,以工业文化的生态转型助力国家城市更新行动。政府要引导工业文化的实践方式转向环境友好型道路,主动适应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等新的经济模式,在工业产品设计、生产流程、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都体现出对生态的尊重和关怀。同时,在工业文化的传播和教育上需持续用力,通过媒体、艺术、文学等形式,传播新的工业文化理念,引导人们理解工业文化转型的重要性,推广生态友好型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工业文化的生态转型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推动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