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世界遗产 文明瑰宝

旅游攻略 4 0

平遥古城(资料图)

云冈石窟(资料图)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资料图)

平遥古城墙(资料图)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犹如璀璨星辰,镶嵌在人类文明发展与自然演进的壮阔长卷之中。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拥有59项世界遗产,它们如同闪耀的明珠,见证了华夏大地的辉煌与沧桑。

在这片文物瑰宝汇聚的土地上,山西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傲立群雄。这里,有三处闪耀的世界文化遗产,分别是:1997年荣耀入列的平遥古城,这座承载着2800多年历史的中国古代县城,一砖一瓦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2001年成功申遗的云冈石窟,那山峦间历时64年精心雕琢的石窟艺术,仿佛一幅幅跨越千年的历史画卷,令人叹为观止;2009年成功申遗的五台山,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那片世界上鲜有的古建筑群见证了佛教近2000年的演变历程。

山西的这三项世界文化遗产,不仅每一处都蕴含着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生动展现,让世界为之倾倒,让后人铭记传承。

平遥古城

诠释闻名世界的华丽蜕变

一座沉睡千年的古城,悄然间从历史的尘埃中苏醒,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平遥古城,这座承载着2800多年沧桑岁月的北方县城,以其独特的魅力诠释了从寂寂无名到世界遗产的传奇蜕变。

在岁月的长河中,平遥古城的城墙见证了无数的刀光剑影,而古城内的每一个角落,仿佛回响着往昔的歌舞升平。如今,这张世界文化遗产的“金字招牌”,让平遥在短短20多年间,不断书写着“世遗效应”的新篇章。

65岁的张桂泉老人,每日坚持骑行锻炼,每当路过平遥古城总会驻足凝望。25年前,他曾亲身参与平遥古城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文本编撰工作。然而,对于上世纪90年代经济尚显落后的平遥县而言,申遗之路并非坦途。一度,平遥古城差点在拆迁的浪潮中消逝,成为历史的遗憾。

回溯至上世纪80年代初,“破旧立新”的风潮引领着各地的城市建设。山东曲阜明城墙、四川阆中古建筑等,纷纷在拆迁的洪流中倒下。当时,上海同济大学教授阮仪三挺身而出,多次奔赴平遥,力陈保护古城的重要性,恳请当地政府暂停拆迁。1994年召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平遥旅游经济开发论证会,为古城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与会专家一致建议,将平遥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申遗,平遥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机关干部放弃休息时间,挖开填平的护城河,重现古城昔日的风貌。1998年,《山西省平遥古城保护条例》的出台,更是为古城的保护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平遥县不遗余力地投入巨资,对城墙、古城南大街、东大街、县衙、双林寺等历史街区和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精心整治与修复。2012年,平遥县启动的古城内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工程,更是开创了全国乃至亚太地区遗产保护的先河,赢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基金会等国际组织的广泛赞誉。

曾任平遥县文物局局长的冀太平回忆起当年县衙复原的艰辛历程,仍历历在目。在政府财政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他们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成功修复了占地2.6万多平方米的县衙建筑群,使平遥县衙成为古城内最具规模的景点。

县衙的修复,不仅为平遥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使其成为承载平遥文化的标志性载体。自2001年起,平遥国际摄影展在此举办,连续十年间,摄影展的开闭幕式、颁奖仪式均在此举行。摄影展的举办,不仅让县衙焕发出新的生机,更让平遥的名字响彻国际。

2017年,著名导演贾樟柯在平遥创办平遥国际电影展,再次将这座小城推向国际电影舞台的聚光灯下。参展的电影人纷纷赞叹,在平遥的观影体验堪比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甚至有人感慨:“八天泡在平遥电影宫里,如同置身于梦幻之中。”

如今,国际旅游城市的桂冠已稳稳地戴在平遥的头上。为了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共同探讨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平遥县与法国普罗万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开启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篇章。

申遗成功,对平遥而言,无疑是一次涅槃重生。

从1997年游客人数仅5万人次、门票收入104万元,到2023年,平遥古城全年接待游客909万人次,门票收入1.2亿元。截至目前,平遥古城已连续5年入列“全国5A级景区品牌100强榜单”前十。

平遥的飞速发展,既得益于时代的进步,更离不开世界文化遗产这块“金字招牌”所引发的“蝴蝶效应”。成功申遗,让这座拥有2800多年历史的古城焕发了青春,也迎来了崭新的未来。

云冈石窟

展现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冈石窟考察时强调,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在晨曦初照的冬日早晨,一抹金色的阳光轻轻拂过古老的云冈石窟,仿佛为这千年的佛国世界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织,文化与科技共鸣,共同守护着这份人类文明的瑰宝。

“云冈石窟毫无疑问是世界艺术的高峰之一,它表明你们的创造精神,是贵国文化遗产对世界最优良的贡献之一。”1973年9月15日,法国前总统蓬皮杜在周恩来总理的陪同下参访云冈石窟时说。

此后,来自英国、墨西哥、不丹王国、泰国、荷兰、乌拉圭等多个国家的政要均在云冈石窟留下足迹。

1999年,大同市正式启动云冈石窟申报世界遗产程序,2001年12月14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大同云冈石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云冈石窟成为中国第28处世界遗产。

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和平年间,现存主要洞窟45个,共计1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作为中国唯一由皇家建造的石窟,云冈石窟从一 开始,就见证着中外文化的交融。

石窟内,一尊尊佛像栩栩如生,或静坐冥想,或慈悲微笑,每一凿每一划都蕴含着匠人对佛法的虔诚与对美的极致追求。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录了当年云冈石窟的壮景:“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所眺”。

云冈石窟的艺术风格独特而多元,它融合了印度、中西亚的艺术元素,又巧妙地融入了希腊、罗马的建筑造型和装饰纹样,展现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从早期的雄浑粗犷到中期的细腻精致,再到晚期的世俗化倾向,云冈石窟的造像风格多样且演变明显,反映了北魏时期艺术风格的变迁。这些佛像、菩萨、天王等形象,不仅展示了佛教艺术的魅力,更成为当时社会对外来文化接纳与融合的生动写照。”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介绍说。

保护文物,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云冈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与监测中心副主任闫宏斌告诉记者,此次对洞窟的日常保养修复已历时近3个月,发现的病害数量有800多处,均为粉尘污染、盐害、起翘、裂隙、空腔等常规问题。而一处病害从确定、制图到修复方案的选择、操作、验收,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作。“有时哪怕一厘米的病害,也得用一周时间才能修复,要花上一番‘绣花功夫’。”

云冈造像多基于砂岩雕琢,千百年来在风侵雨蚀和人为破坏下,已进入“老年”状态。自2015年以来,云冈研究院每年都会选择关闭一到两个洞窟进行日常保养修复。

闫宏斌表示:“修复并不是让文物恢复如新,而是让其恢复原来的稳定性,延缓风化速度,让文物‘祛病延年’。”

2024年12月16日,云冈石窟第6窟和第12窟完成保护工作,正式恢复开放。“好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现在难解决的是风化、冻融、渗水等问题。”杭侃坦言,“现在的保护工作压力不是轻了,而是更大了。”

从本体保护转向预防性保护、精细化维护,特别是数字化手段的应用,为这座千年石窟插上了青春的翅膀。

据了解,一座十二三米高的洞窟,工作人员扫一遍下来,大概需要一个月时间。仅照片就有20多万张,再加上激光扫描的数据,一个洞窟的数据量就有40多TB(万亿字节)。2021年,数字云冈先进计算中心建成,每秒234万亿次的计算能力,助力将云冈石窟留给下一个千年。目前,云冈石窟数字档案已经完成总量的三分之二,计划2030年前全部完成。

除了保护,云冈石窟的活化利用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研学活动的开展,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云冈,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他们通过项目式探究的方式,认识云冈石窟的价值,探讨遗产保护与研究之路。同时,云冈石窟还利用3D打印、VR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让精美的佛像“行走”起来,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云冈石窟的研究涵盖历史学、哲学、考古学、民族学、宗教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旅游管理学、文学等多学科研究。考古界与学术界一致认为,仅云冈石窟就足以支撑起一个学科。

2019年,随着《云冈石窟全集》的出版,更为这座石窟群构建了最完整、权威的影像谱系,奠定了云冈学在世界文化遗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目前,云冈石窟研究已得到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研究的重点已从探究云冈石窟在佛教史、艺术史上的重要性发展到了深入挖掘造像艺术和造像背后蕴含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等深层次问题,研究成果不断问世。

五台山

彰显活态传承的独特魅力

文化遗产,只能是尘封的记忆吗?世界文化遗产,仅供观赏、追忆吗?五台山用自己的方式给出了答案。这座横跨多个历史时期的佛教圣地,至今仍然充满生机。

2009年6月,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举行的第3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五台山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的第2项“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五台山见证了近2000年佛教中国化的演变过程,形成了世界佛教的文殊信仰中心。现存的86处寺院,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7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构成了五台山雄伟壮观的古建筑群。

五台山历经千百年岁月洗礼,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便成为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连续性之强,让人叹为观止。记者沿着山路蜿蜒而上,深刻感受到了这一点。

从台怀镇出发,一路经过菩萨顶、显通寺、塔院寺,直至东台望海寺,沿途还有黛螺顶、南山寺等众多古迹。这便是五台山的主要遗产点,每一处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

佛光寺东大殿和南禅寺大佛殿,作为国内仅存四座唐代木构建筑的杰出之作,为研究唐代建筑的形制、结构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塔院寺大白塔雄伟挺拔、造型优美,是中国塔式建筑的珍品。寺庙之间的和谐共处,佛教艺术与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都体现了五台山佛教文化中的“和合”思想。

在前不久的文化遗产忻州论坛上,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李江海表示:“五台山不仅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更是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典范。这里的寺庙建筑、佛教艺术、僧侣生活等,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创新性,而且每次来都有新感受。”

同样认为“常来常新”的,还有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国家文物局原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顾玉才,“从文物保护目标到周边环境整治,再到游客参观游览的设施条件,都有了明显的改善,这正是五台山走向世界的过程体现。”

正如专家所言所感,成功申遗后的五台山,改变从未停止。“为提升旅游服务品质,补齐基础服务短板弱项,我们专门组建了五台山志愿者服务队伍,为游客提供指引路线、维护秩序、咨询投诉等服务。”五台山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在志愿服务站点配了手机充电器、医药箱、饮用水、雨伞、轮椅等用品,让游客一进山就感到舒适温馨。”

为缓解多年来的交通拥堵,景区在管理上下大力气:景区所有居民商户近万辆自有车辆全年实行单双号限行;外来车辆实行预约入山;完善衔接有序、运行顺畅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此外,在重大节假日,核心区内停车场、宾馆停车场对外开放,为游客提供免费停车服务。

2024年6月,《山西省五台山文化景观保护条例》全面实施。《条例》从3个方面对五台山文化景观保护作了明确规定,五台山文化景观保护要维护自然地貌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确保文化景观的真实性、完整性、协调性和延续性,把五台山文化景观保护利用工作纳入法治轨道。

五台山还积极融入现代社会,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比如,引入了电子门票系统、智能导览等现代化设施,让游客能够更加方便地游览五台山。同时,五台山还注重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努力让每一位游客都能感受到这座佛教圣地的独特魅力。

“在保护好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前提下,五台山景区在遗产地核心区内做减法、核心区外做加法,调整重塑景区业态布局,打造世界级康养目的地。”忻州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卓良说。

为淡化核心景区商业化氛围,近年来,忻州高标准推进五台山“管委会+景区公司改革”,以治危、治脏、治乱、治理为抓手,谋划实施路网体系和停车场建设,优化公交体系和交通组织管理,着力解决功能、秩序、服务环境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五台山遗产保护中心的大屏幕实时显示着景区的各项数据。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工作人员可以及时了解景区的情况,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五台山还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如佛教文化节、书法展等,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佛教文化。

五台山既是文化遗产,也是发展轴。景区先后与山西省古建筑研究院、山西省彩塑壁画研究所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与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合作出版《五台山研究》杂志,与忻州师范学院合作出版五台山世界遗产保护系列丛书和《五台山学探究》等专著,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合作设立五台山世界文化遗产专项基金,深入挖掘五台山世界遗产价值,对世界遗产保护进行探索性研究。

2024年夏季刚刚投入运营的五台山梵境里文旅小镇,让在五台山宜居宜游成为现实。由民营企业投资近20亿元、总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的文旅小镇,一 开放就受到游客欢迎。古色古香的民居、群山翠湖环抱的别墅,与雄浑苍劲的五台山融为一体;夜晚的无人机表演、互动式情景演出让游客在五台山的一个个夜晚,既清凉舒适又多姿多彩。目前,文旅小镇已形成“观、游、学、吃、住”的完整旅游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