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湘”当有味看村晚,千年古村过小年。张谷英村位于岳阳以东的渭洞笔架山下,是一座始建于明代的大规模古建筑宝库,至今已有近30代人在此繁衍生活,被誉为“民间故宫”、“江南第一屋场”。
1月22日,“‘湘’当有味看村晚,千年古村过小年”2025年全国春节“村晚”主场活动将在岳阳张谷英村举办。即日起,华声在线推出《年轻人为何偏爱张谷英村》系列报道,带您走进这“天下第一村”,从文化、风景、年味、夜经济等多角度揭秘张谷英村。期待与您一同在张谷英村过个热闹年。
华声在线1月13日讯(通讯员 李希平)1月22日,2025年全国春节“村晚”主场活动将于岳阳市岳阳县张谷英村举行。届时,四大系列活动“‘湘’当有味看村晚,千年古村过小年”文艺晚会、“逛洞庭古庙会·乐翻乡村嘉年华”、“走古道·民间故宫探秘”、“千家万户把门开·张谷英村年夜饭”将同步全国直播,为村民游客带来全方位的“传统年”体验。
人文历史:“民间故宫”寻张谷英
“张谷英是谁?”这是几乎每个站在张谷英村“当大门”前的游客都会产生的疑问。但还来不及寻找答案,目光就被村子的处处古朴厚重吸引。
张谷英村始建于明朝初年,历经600余年风雨洗礼,至今仍保留着1700多间明清民居、200多个天井,布局精巧,宛如一座迷宫,被誉为“民间故宫”。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这里就像是一个时光宝盒,在现代快节奏生活的喧嚣中,张谷英村的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散发着独特的古韵。
“走进张谷英,就像走进了历史。”走在张谷英村的青石板路上,惊叹“不畏火烧,不惧水淹”的“丰”字建筑布局,更惊叹这里富集丰饶的民俗文化与人文历史。最初关于“谁是张谷英”的疑问也被抛之脑后,“张谷英究竟是谁,已经不重要了。”
张谷英村“当大门”。张谷英村景区供图孝友家风:六百年传承的精神脊梁
漫步张谷英村,“耕读继世、孝友传家”的楹联醒目地挂在“当大门”两侧。自600多年前张谷英公定居于此,张氏家族已繁衍近30世。“张家”家训16条、族戒5条,涵盖家政、处世、教育等诸多方面,融合儒家“孝、和、勤、廉”理念。
相传清嘉庆年间,廪生张五楼病重,妻子谢氏含辛茹苦抚育继子张锦山,张锦山成人后写下《劝孝歌》传颂全村;光绪年间,张绍昆割股医亲,继母因此健康生活二十余载。这些故事仅是孝友家风的冰山一角,它们代代相传,成为滋养后人心灵的精神养分。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张谷英村让我重新审视家庭和亲情。这里古老的传统并不像陈旧的束缚,倒像一股清流,由内而外地给予我们内心温暖和力量。”在参观完张谷英村后,一位年轻游客感慨道。
“民间故宫”张谷英村全景。张谷英村景区供图廉政文化:为官清廉的家族坚守
张谷英村的廉政文化源远流长,数百年来,张氏家族外出为官者达300余人,深受百姓爱戴,好评如潮。这得益于其家训族戒中对 “崇廉洁” 的强调,从家庭层面为族人筑起了廉政防线。
明代张瑶,身为张谷英第8代孙,官至刑部主事。彼时,奸人弄权纳贿,谋害忠臣。张瑶不惧权贵,力陈正言,虽被贬至太平守,却依旧心系百姓。当地大旱蝗灾肆虐,他奖粮捕蝗,解民倒悬,最后家徒四壁、清贫自守。但其刚正不阿、廉洁奉公备受后世敬仰。
代代相传的清官廉吏的故事,时刻警醒着“张家”后人:为官一任,当清正廉洁、造福一方,守住家族传承的廉洁底线,让清风正气代代相传。
非遗技艺:传承里的张谷英记忆
在张谷英村,非遗成为了吸引年轻人的一大亮点。
岳阳花鼓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张谷英村焕发出独特魅力。近年来,诸多以张谷英文化为蓝本创作的花鼓戏剧目涌现。如讲述张谷英村民在工作、家庭、爱情、乡情的矛盾中引发一系列故事的《亲家相遇张谷英》,在张谷英孝廉家风传承馆公演时,座无虚席,赢得阵阵掌声。
张谷英村传统的纺织技艺同样别具一格。村民们沿用古老织机与技法,以棉、麻等天然纤维为原料,经纺线、染色、织布等多道工序,织就色彩斑斓、纹理独特的布料。所织布料用于制作日常服饰,亦用作传统节日庆典服饰、婚礼嫁妆等。
另外,一众优秀的传统技艺都能在张谷英村找到属于它的位置。最早追溯至西周的巴陵青陶,素有“全国三大名扇之一” 美誉的岳州扇,复杂精巧的岳州剪纸,制作工艺超20道的岳州花灯,集画、雕、乐、唱于一体岳州皮影等传统制作技艺,在新时代与张谷英村共同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