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五老”晚霞红

旅游攻略 2 0

在皖北古镇临涣大大小小十几个茶馆里,活跃着一支忙前忙后的“五老”队伍。他们各自喝着茶,忙着事,乐呵呵地与茶客攀谈,把关工工作的温暖送到每一个茶客心里。

何维军 :临涣文化代言人

何维军原来是临涣镇的人大主席,退休后,他爱上了临涣文化。他利用自己是临涣镇关工委主任的独有优势,每天来来回回在十几个茶馆当起临涣文化的宣传大使,成为临涣文化代言人其中之一。临涣这座千年古镇,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每天前来临涣旅游、喝茶、赶集的络绎不绝。这些人游临涣,逛临涣,可对临涣的历史沿革,史海钩沉、文化景观、民俗风情、掌故传说不甚了解。他们渴望了解临涣的方方面面,比如老字号、小吃、特产。老何访知者,翻志书,听传说,步景点,一步步摸索,一条一条熟记在心,每当有人问起,他对答如流。他每天忙于接待一个个外地旅游团,从临涣历史说到未来的发展。把临涣烧饼、酱菜、羊肉汤推向全国各地,把文昌宫、临涣土城、城隍庙铭记在来访者的心里;把梅花三弄、广陵散的笛声琴声送到游客的耳边。一边喝着茶,一边听老何讲临涣文化,的确是一种美的享受。老何无论走到哪个茶馆,茶客都围得满满的。

老何不但讲临涣文化,而且还带游客到临涣土城,南阁遗址,蹇叔墓遗址公园,实地感受临涣文化博大精深。他把热爱临涣文化的“五老”人员组织起来,挑起讲解员、调解员、老导游大梁,发挥他们夕阳红的作用。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乐于关工工作,并且发挥得淋漓尽致,难能多得啊!

王士宏 :红色文化宣传名人

中国好人王士宏,六十三岁,集各种名誉于一身,可他最钟爱的是红色宣传。他本是省内外知名的土生土长的人民调解员,并且创始了“一杯茶调解法”。当游客或是参观的同志对临涣红色文化遇到疑惑时,往往说不清,影响游客的心情。王士宏发现这个问题,立即求专家、读史志、翻县志,走访老党员,老邻居等,逐渐把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文昌宫、临涣西尚寺烈士陵园、安徽省首个农会组织临涣旧址、苏鲁豫皖抗日游击第一军成立旧址等十几项资料烂熟于心。临涣镇要修建朱务平故居与纪念馆,王士宏跑到朱务平的出生地小朱庄走访,在淮北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临涣党支部——文昌宫查资料,找图片,甚至跑到五百里之外的南京雨花台寻找朱务平烈士的革命事迹。凡是来到朱务平烈士纪念馆参观瞻仰悼念的个人与团体,无不赞叹朱务平烈士纪念馆的资料充实,朱务平烈士的革命精神感人至深。在这里感动了一群人,教育了一代人,震撼了千万人。这里无不流淌着一个老关工工作者的心血。

如今,凡是前来文昌宫、朱务平烈士纪念馆参观旅游的,均邀请王士宏讲解。王士宏把临涣的革命史迹、淮海战役、英雄人物讲解得清清楚楚,王士宏讲的声情并茂,游客听得津津有味,备受鼓舞,鼓励一批批青少年奋发学习精忠报国,激发一批批游客在自己的岗位发扬特别能战斗的革命精神,更能体会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街道、在茶馆、在景点,王士宏处处传扬革命烈士的英雄精神,光大革命烈士的英雄精神,让红色文化活跃在淮北大地。

周素芬 :传统曲艺传承人

周素芬从小酷爱曲艺,临涣大鼓深深吸引着她。放学时,星期天听大鼓是她心爱的生活。淮北大鼓一声一调,一板一眼是她钻研和学习的素材。成家立业后,她半辈子拜师学艺,跟淮北大鼓的艺人祝明兰苦学大鼓演唱。下茶馆,入鼓场,听唱片,师傅的一招一式,一律一韵她都模仿练习。有时对着镜子唱,有时对着墙角唱,她的演艺不断进步。开始怡心茶楼请她演唱,后来沈家大院茶馆请她长期站台演唱。在街嫂茶室演出,不少人建议把婆媳矛盾,邻里纠纷写成唱词,把“一杯茶调解法”推广光大,以崭新的曲艺形式化解基层矛盾。于是,周素芬请人写唱词,练唱腔,求精求实,让大鼓飞扬人民调解的心声。一些纠“四风”,除旧俗,新事新办,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等一大批唱词由她演唱,六十开外的女艺人,扛起曲艺调解的旗帜,让调解的鼓声震荡在临涣天空。

沈家大院茶馆是茶客早晚久恋之处,老茶客居多。每天游客,研学的蜂拥而来,他们都是奔着去听周素芬的大鼓演唱。喝着棒棒茶,听着字正腔圆高昂流畅的淮北大鼓,接受着调解教育,使很多人深受感染,一些鸡毛蒜皮的矛盾,一些小来小去的纠纷顿时迎刃而解。

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是“五老”工作者的心愿。茶馆,这个小小的舞台,展示着“五老”风采,如一轮夕阳红红火火,让关工事业发扬光大,深入人心。(郑明礼 李世剑)

标签: 茶馆 五老 王士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