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时节,襄垣县三漳湿地公园、宝峰湖森林公园迎来“稀客”,黑鹳、大天鹅、东方白鹳、青头潜鸭、秋沙鸭、鸳鸯等候鸟陆续飞抵栖息越冬。这些御风而来的候鸟聚集在湖畔岸边,悠然踱步、栖息觅食,享受着秀美而丰饶的栖息之地,身姿在冬日暖阳映照下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为冬日襄垣大地增添生机和灵动。
鸟类是生态环境质量的“晴雨表”,其迁徙路线和栖息地选择尤为严格,对水质、食物和环境条件更是有极高要求。
近年来,襄垣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建立覆盖全县三级林长制管理体系,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通过湿地保护、河流治理和绿地扩建等一系列举措,三漳湿地水质大幅改善,鱼类资源空前增多,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与食物供应。
摄影爱好者郭文斌告诉记者,他亲眼看见80余只黑鹳同时觅食栖息。据他们拍鸟爱好者长期观察,不少黑鹳已定居在三漳湿地。作为鸟类“大熊猫”——黑鹳,主要栖息于大型湖泊、沼泽和河流附近,繁殖于崖壁之上,襄黎交界处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让不少鸟类安家于此。
目前,全县林草湿地面积共计79.56万亩,鸟类种群数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有中华秋莎鸭、黑鹳、东方白鹳、青头潜鸭、金雕、大鸨、白尾海雕7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雀鹰、苍鹰、松雀鹰等20余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特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种群数量达到100多只,且连续两年发现世界濒危动物东方白鹳和世界极危动物青头潜鸭,这是我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重要标志。
抬头望,蓝天似幕白云逸;低首瞧,秀水如绸绿岸绵。如今,蓝天白云、清水绿岸已成为我县发展的靓丽底色。襄垣大地始终敞开怀抱,迎接每一个翩然而至的生命,致使每年都有“稀客”“贵客”光临,并逐渐成为这里的“常客”,甚至定居成为“主人”。
编辑:贾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