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石刻也能“塞进”手机 清明出游科技感拉满
近年来,数字科技打造的沉浸式空间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旅游形式,正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个清明假期,各地在文博场馆、景区、街区等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推出一批沉浸式文旅消费新场景。

泰山石刻也能“塞进”手机,清明出游科技感拉满
近年来,数字科技打造的沉浸式空间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旅游形式,正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个清明假期,各地在文博场馆、景区、街区等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推出一批沉浸式文旅消费新场景。 (央视新闻)
龙门石窟旅游攻略:千年石刻艺术的朝圣之旅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龙门中街13号,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现存2345座佛龛、10万余尊造像及2800余块碑刻题记,被誉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其开凿始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公元493年),历经北魏、唐、宋等10余个朝代,历时140
探秘乐山东方佛都,邂逅石刻艺术瑰宝
踏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横卧山林的170米巨型卧佛,以大足石刻为雏形,利用自然山体延伸雕琢而成。它宛如一床绿被覆盖着安然恬静涅槃的释迦牟尼佛 ,头长24米,宽32.7米,嘴宽4.5米,发髻115颗,颗颗直径达1米,脚背宽10.2米,头上方二龙戏珠灵动逼真
苏州沧浪亭“流玉”石刻成游客解谜热点
春暖花开时节,苏州沧浪亭内一方碧绿的小水池意外成为游客驻足热议的焦点。池畔立峰上的摩崖石刻“流玉”二字,因字体古奥难辨,令往来游人纷纷驻足猜测,甚至掏出手机搜索。
资阳安岳石窟讲解员周春:“石刻不言,我代其语;历史无声,我为其歌”
在川渝交界处,一座名为资阳安岳的小城,因十万余尊唐宋摩崖石刻蜚声海内外。这里被誉为“中国佛雕之都”,其石窟艺术“上承龙门、云冈,下启大足”,却在漫长岁月中一度隐于山野。而今,安岳石刻以“苏醒”之姿走向世界,推动这份千年文化“破圈”的,离不开一位特殊的守护者——
石刻点缀古村,黄歇村成济南诗书文化新地标
2月20日,沿着蜿蜒的山路,走进济南市历城区彩石街道黄歇村,但见这里山峦起伏、树高林密、泉水清澈,村庄里古朴的浅黄色石头房和现代民居各展风采,宛如一幅时空交错的山水画卷。
资阳安岳:石刻非遗齐发力,新春文旅“开门红”创历史新高
2025年春节假期虽已落幕,但资阳市安岳县文旅市场的“热浪”仍令人回味。游客接待量91.32万人次、同比增长11.2%,实现旅游收入2.77亿元、同比增长18%……一串串亮眼数据,印证着这座“中国石刻之乡”的文旅活力。
资阳安岳:石刻为引,春节文旅活力绽放
“之前看到很多网友在新媒体平台打卡安岳石刻,这次放假带家人前来,现场感觉很震撼。”正月初五,来自重庆的旅客陈先生正与家人参观安岳石刻,在向导的详细介绍下,现场感叹此起彼伏。
大足石刻亮相央视春晚: 千年石刻映灯火,文化传承照古今
千年石刻何以能历经岁月风雨,依然神采奕奕地登上春晚舞台?1月31日,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走进大足石刻研究院,探访中国为保护这处世界文化遗产所做出的点滴努力。

渝论·两会热评 | 弘扬巴渝文化,不仅要“让石刻会说话”
1月20日,6位来自基层一线的市政协委员站上“委员通道”,其中,大足石刻研究院(大足石刻博物馆)大足学研究中心主任米德昉表示,“大足石刻借助《黑神话:悟空》‘破圈’,是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巧妙融合的成功案例,是唱响‘精美的石刻会说话’的生动注脚。”代表委员的话引

西安碑林博物馆春节期间恢复开放 第一至七展室及石刻艺术馆
1月20日19:46,西安碑林博物馆发布公告:为做好春节期间接待和开放服务,将在春节期间采取延长开放时间、恢复部分开放区域等便民惠民措施,观众可提前5天预约门票。
探秘龙门石窟石刻!“知美学堂”第五季第五讲开讲《龙门石窟: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究竟是何种独特魅力,让龙门石窟得以荣膺 “中国佛教” 石窟圣地之名?1月11日晚,龙门石窟研究院研究馆员、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杨超杰做客深圳图书馆,为观众带来题为《龙门石窟: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的精彩讲座。
四季旅行|四川安岳:品万亩柠香 赏千年石刻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被誉为“中国石刻之乡”“中国柠檬之乡”。在安岳,你可以置身于柠檬的海洋,体验自然的清新与宁静;也可以流连于石刻之间,感受艺术的传承与光芒。柠檬之约、石刻之旅,安岳邀您体验“安柠石光”的惬意与美好。
资大石刻(窟)文物主题游径首批线路发布
12月17日,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召开。会上,对《资大石刻(窟)文物主题游径规划》进行解读,并发布了资大石刻(窟)文物主题游径首批线路。
看完就出发!资大石刻(窟)文物主题游径首批线路发布
随着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热度飙升,游戏中实景还原的安岳石刻与大足石刻随即火热“出圈”,成为游客心中的热门打卡地。大家不禁想问,来安岳、大足游览,游什么?看什么?
石刻为媒 文旅共舞 铺展“资足常乐”新蓝图——写在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三年之际
“安岳石刻的价值非常高,它和重庆的大足石刻从地域上来看是紧密相连的,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展现出川渝地区石刻艺术的高超水准和深厚历史价值。”在近日落幕的川渝青年诗人走进资阳采风创作活动中,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张远伦被安岳石刻的精美深深吸引。
这一站,济南!奇石、石刻、还有传说,莱芜这座山你来过吗?
“望夫山”“冠山”“万福山”三名的来历,颇具传奇色彩。西汉时,因其“山形如冠”,像古代人的乌纱帽,故名曰“冠山”;到了明代,由于其向北距齐长城不远,其峰顶巨石酷似贞妇守望,受孟郊《望夫石》和苏辙《望夫台》等诗歌的影响,民间称其为“望夫山”。自明末始,此地匪患频
四处绝美石刻!限时免费、搭配徒步、游古蜀道、亲子友好……这周末就去!
今天推荐四处看石刻的好地方,有限时免费开放的景区,有超火的《黑神话:悟空》打卡地,还有“看石刻+徒步”的超绝配方!市区出发1-2小时,这周末就带着娃娃耍去!
资阳安岳:千年石刻焕新生,文旅融合谱新篇
12月3日,从资阳市安岳县有关部门获悉,自11月1日安岳国有景区面向全国游客免费开放以来,游客接待量持续攀升。截至目前,“三洞一院”景区接待游客总人数达44505人次,同比增长达65.43%。数据背后,不仅直观地反映出游客数量的急剧攀升,更彰显了安岳石刻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