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

六尺巷里的韵味

六尺巷里的韵味

桐城 张英 六尺巷 韵味 父子宰相 20 0

巷口的太湖石上镌刻着清朝康熙年间任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那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一首诗化干戈为玉帛,轻轻松松地解开了张、吴两家宅基地之争,留下了一段相互礼让、以和为贵的佳话。

安徽桐城三新村山水间的记忆与梦想

安徽桐城三新村山水间的记忆与梦想

桐城 安徽桐城 三新村 38 0

在桐城的西北角,有这样一个地方,它像是大地母亲怀中的一颗绿宝石,镶嵌在连绵起伏的山脉之间——这就是我的家乡,三新村。三新村位于桐城市西北部,与六安市舒城县庐镇乡和本市唐湾镇相邻,桐舒公路桐庐段穿村而过,交通便捷。全村辖20个村民组,村域总面积达10平方公里,平

“六尺巷历史文化传承与弘扬”交流活动在安徽桐城举行

“六尺巷历史文化传承与弘扬”交流活动在安徽桐城举行

桐城 六尺巷 安徽桐城 37 0

中网联负责同志,安徽省委网信办、安庆市委网信办、桐城市六尺巷社区负责同志,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专家学者,中网联网络传播专委会的副主任委员单位人民网、新华网和央视网的资深媒体人与嘀嗒出行负责人共同深

六尺巷里故事新

六尺巷里故事新

桐城 六尺巷 张耘 42 0

相传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桐城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发生宅基地纠纷,张家人驰书京城向张英求助。张英在家书中题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张家人收信,主动让了三尺;吴家人受此感动,也退让三尺。由此,成就了六尺巷的佳话。

桐城六尺巷最近爆红,背后是这个时代的需要

桐城六尺巷最近爆红,背后是这个时代的需要

桐城 六尺巷 桐城六尺巷 50 0

吾球商业地理:桐城人的为人处世,从张家的谦让,到孙氏的慧眼识人,无不印证了“桐城”的魅力所在。也正因为浸淫于“桐城”文化,让张謇终成大器,成为举世闻名的“下海状元”,为这个国家工业的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所以,在我心里,桐城和南通是一脉相承的。这个国家对这两个城

总要去一趟安徽吧!

总要去一趟安徽吧!

安徽 桐城 张英 51 0

定也徽,善也单看这两个字就是满眼的吉祥美好而更多的精彩在字面含义的背后地跨南北沿江通海这两个字里有着大开大合的跌宕山水形胜人文荟萃从古至今延绵不绝的是这里的独特韵味安徽这是一片当得起细品的土地来吧!我们一起穿越安徽传奇启程观止“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遍览名

这就是桐城!

这就是桐城!

桐城 方以智 龙眠山 45 0

有一条小巷宽不过“六尺”却被称为“最宽”的巷子有一座小山名不列五岳却让无数文人流连忘返有一个小城不循方正之矩却有中国文都之美誉这就是桐城从历史走向未来文脉绵长、生生不息桐城市全貌。1桐城是安徽省安庆市的县级市古称桐国,旧称同安因适宜种植油桐而得名至今已有上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