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南木林县:乡村蝶变展新颜 振兴路上谱新篇
索朗次仁老人正在庭院里浇花,谈及往昔,他感慨地说:“以前我们居住的房子十分简陋,一家人只能挤在一间屋子里睡觉。后来,国家实施安居工程,发放补贴,我们终于有能力盖新房子,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日子过得越来越幸福。”
助力旅发会 我来当先锋│“花经济”飘香君山区良心堡镇乡村振兴路
春风轻拂,岳阳市君山区良心堡镇一望无际的金色花海翻涌着蓬勃生机。每一朵油菜花都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窃窃私语、互诉衷肠,更像是在诉说着村级集体经济蓬勃发展带来的新希望。
二圣梨花“绽放”乡村振兴路
梨花芬芳,二圣镇一年一度的梨花节也拉开了帷幕。从17年前一位摄影师拍摄的二圣镇梨花意外走红开始,三月到二圣镇赏梨花,似乎已成了乡村与市民默契的“一期一会”。
央媒看武威丨甘肃民勤:温室花海映红乡村振兴路
年年景异,今岁尤佳。近日,甘肃省民勤县红旗谷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温室大棚里春光四溢,桃花正盛,引得大批游客穿梭花海,沉醉春日暖阳。

果然视频|文旅融合让乡村振兴“一路生花”,章丘石匣村的振兴路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章丘梆子,发源于济南市章丘区官庄街道的一个山村——石匣村。这个曾经的贫困村,从2019年开始走上文化振兴之路,依托石匣村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章丘梆子的传统,石匣村的村集体收入在2019年突破了50万元。(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陈晨 徐宁
拓宽“振兴路”,巧家深耕“农文旅”
仲冬时节,走进昭通市巧家县马树镇,镶嵌着石猪槽、石磨、犁等农具的农耕文化墙,唤醒乡村记忆;印有草莓、蓝莓、黑颈鹤等图样的太阳能路灯,见证着小镇发展;马树湿地里的黑颈鹤吸引着众多省内外摄影爱好者前来打卡。蓝天白云下,林海茫茫,草莓飘香,美食众多,一幅生态宜居、立
“交农文商旅”畅通乡村振兴路
海味鸡仔饼、非遗糖画、官渡生蚝、深海金鲳鱼……琳琅满目的湛江农特产品引人垂涎。12月27日,一场“百千万工程”特产推介会开在了湛江机场高速公路龙头服务区,服务区摇身变成“交农文商旅”深度融合体验厅,过往游客纷纷驻足尝鲜体验,频频拍照打卡。

六安市:全域旅游铺就多彩振兴路
六安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依托深厚文化底蕴、优良生态环境与独特产业资源,全力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深化大别山红绿交融文化旅游圈。如今,六安已成功创建2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与3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发展成绩斐然。2024年以来,接待游
再“瞰”陇之南丨古老乡俗点亮山乡振兴路
初冬时节,甘肃省陇南市文县铁楼藏族乡色彩斑斓,川坝地带菜畦绿意蔓延,美不胜收。这里曾隐匿在群山褶皱里鲜为人知,但近年来凭借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受到游客青睐,成为文旅融合点亮乡村振兴之路的例证。
红色牙弄焕发新颜:乡村振兴路上的璀璨明珠
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青山绿水间,隐藏着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红色村庄——若尔盖县阿西镇牙弄村。近年来,牙弄村凭借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正逐步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太行山村的“振兴路”
巍巍太行山,绵延八百里。太行山脚下的河北涉县是革命老区,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近年来,涉县依托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带领山区百姓走好“振兴路”。
方城县小史店镇:红色山乡文旅融合 振兴路上阔步行
日前,记者走进方城县小史店镇香山佛沟摩崖造像旅游项目开发区,尽管项目一期正在进行扫尾工作,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神秘的摩崖造像已吸引了省内外众多游客慕名打卡。
“绿色新消费·乡村振兴路”餐饮旅游业创新论坛在荣昌举行
11月5日,2024年荣昌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动周——“绿色新消费·乡村振兴路”餐饮旅游业创新论坛在荣昌举行。与会嘉宾围绕“餐饮、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开展主题讨论,就荣昌打造美食名城出谋划策。
振兴路上新观察丨美景+美食+小众运动 这个地方让“流量”变“留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近年来,乡村文旅融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态势,农业农村部2024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积
湖北大悟:奏响红绿交响曲 阔步乡村振兴路
11月2日,“‘红’动大悟”文旅活动在湖北省大悟县四姑镇北山红叶景区举行。来自湖北工程学院音乐学院的130名文艺志愿者在红叶景区绿色草地上,用小提琴等演奏经典名曲,让游客在尽览红叶美景的同时,乐享音乐魅力,感受一场融合视觉与听觉的文化盛宴。300名单身青年,以
“自然生态+文旅赋能”激发消费活力 小村落特色振兴路展现蓬勃生机
深秋时节,在辽宁大连金普新区的石河村,大片的粉黛花田迎来了盛开期,粉紫色海洋如烟如纱,仿佛置身梦幻花海,引得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观赏。下面我们就一起跟随记者的镜头去看看。
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 山西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
7年投资千亿,建设1.3万公里。10月18日,山西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通过路游融合、运游融合、数游融合,构建“城景通、景景通、城乡通”快进漫游深体验全域旅游一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