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丨世界名山系列推荐——贵州名山
名山作为自然界的瑰宝和文化遗产的载体,其独特魅力与价值愈发受到世界瞩目。为积极探索名山资源共享与合作发展模式,构建世界名山旅游目的地的价值体系,深挖和展示中国各省区山地独特魅力,特推出“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世界名山系列推荐”专题,从巍峨的山峰到潺潺的溪流,从茂密的
4月适合去的10个小众旅行地,风光绝佳,人少体验好
合江楼坐落在东江边,现代建筑与古老的楼阁交相辉映。水东街的骑楼建筑和美食,白天还是晚上,都非常适合漫步。
飞悦易登机:纹路间的迁徙密码
• 蜡染经纬中的江河脉络在都柳江畔,游客跟随蜡娘用蜂蜡勾勒迁徙图谱:黄线是黄河奔腾的旧忆,蓝线是长江蜿蜒的叹息,绿线标记清水江畔的新生。七十岁蜡娘阿兰说:“蜡刀画错一笔,就用清水江的水洗去,迁徙路上哪有笔直的路?”一位游客的蜡画被山风吹散线条,却意外被织成祭祖
区文广旅游局会同刘家镇开展雷公山景区春节前安全检查
为扎实做好春节期间景区安全工作,1月22日,区文广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海兵率队前往刘家镇大庙村雷公山景区,开展春节前安全检查。刘家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罗淑俊等陪同检查。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展示中心开馆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展示中心经过两年的改造升级,于1月13日正式开馆运行,并免费向公众开放。
黔东南州:民法典进赛事,“典”亮“雷马”
近日,“2024贵州环雷公山马拉松”在贵州省凯里市苗侗风情园鸣枪起跑,5000余名运动员参赛。黔东南州司法局、州文体广电旅游局以本次赛事为契机,开展“民法典进赛事”普法宣传活动。
贵州山色丨在贵州,我捡到可以吃的“秋天”
“捡秋”又称“拾秋”,原指秋收后,农民在田地里拾起遗留的庄稼,防止浪费。如今“捡秋”已发展成为将秋天独有的浪漫带回家,成为记录美好生活的一种方式。
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和风景区管理局到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考察交流
10月17日,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和风景区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袁世良带队,施秉世遗局、施秉县林业局一行7人到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考察交流,雷公山保护区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雄伟及相关科室负责同志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