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旅行商代表嘉宾参观→敦煌阳关景区
4月10日,参加2025丝绸之路(甘肃)国际旅行商大会的国际旅游组织官员、国际旅行商代表、社交媒体达人以及国内重点入境旅行商等一行,来到敦煌阳关景区参观考察,凭吊古阳关遗址,参与体验钻木取火、修筑长城、烽火传递等特色研学项目,了解敦煌两关遗址、长城文化的悠久历
花红柳绿四月天阳关旅游迅速升温
四月初,大漠敦煌处处花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美好景象。近日,敦煌市迎来旅游小高峰,其中阳关景区杏花开放,旅游迅速升温,热度持续攀升。
敦煌市阳关脚下杏花红
满树的杏花,或粉白,或浅红,如繁星点点,簇拥在枝头。微风轻拂,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像是下了一场浪漫的花雨。阳光洒在杏花上,给每一朵花都镀上了一层金边,愈发显得璀璨夺目。那杏花红得夺目,与阳关关城古朴的土黄色形成鲜明对比,一柔一刚,一明一暗,却又如此和谐地交织在

【甘快看】“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长什么样?AI带你通关千年丝路
汉武帝时期,“列四郡,据两关”,秦始皇建造的长城再度向西延伸,串联起位于甘肃敦煌的玉门关和阳关。在汉代,凡是从长安到西域,或从西域到长安的人,里程记录中大都有阳关这个节点坐标,这说明,阳关在当时是通往西域三十六国的咽喉之地。
百余名师生探秘阳关 沉浸式体验边塞文化
春风漫卷黄沙,驼铃遥响丝路。3月27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小学百余名师生走进阳关景区,开展以"行知敦煌 探寻莫高精神"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在千年古隘的壮美风光中感悟历史文脉,于互动体验中厚植家国情怀。
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冬日天鹅舞 生态美如画
中国甘肃网2月7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张慧雅 通讯员 何文丽 王建忠)近日,甘肃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工作人员通过视频巡查,监测到了11只越冬的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大天鹅。它们或在雪地里漫步,或梳理羽毛,姿态优雅,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灵
摄影师镜头下的阳关,太太太好看啦!
阳关始建于西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是汉武帝在古丝绸之路上设立的“两关”之一。作为中原通往西域的重要门户,它见证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现存有阳关烽燧、阳关古道等历史遗迹。
阳关:孤独且迷人
十年前,我从额济纳旗辗转去敦煌,从绚烂似火的胡杨林走到漫漫大漠中的艺术圣地,欣喜与期待之情,不言而喻。接下来的行程可谓是“特种兵式”的。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沙州夜市、敦煌古城、汉长城遗址、雅丹魔鬼城、玉门关……唯独没去阳关。
甘肃阳关保护区发现15万亩天然梭梭林 至少已存活两百年
近日,甘肃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普查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工作人员在保护区南沙山流沙区域监测到15万亩天然梭梭林,实属罕见。
阳关保护区新认定15万亩天然梭梭林 至少已存活两百年
新认定的天然梭梭林位于保护区渥洼池湿地以南的“南沙山”,海拔约1730多米,总面积约882平方公里。渥洼池湿地与南沙山之间被黄沙湾阻隔,以前由于交通条件限制,野外调查活动很难进入南沙山腹地。此次在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开展的年度林草湿荒普查不一致图斑认定中,管护中
导引双调 游敦煌阳关故址(外三章)
王培森:行旅诗人,网名行吟者,已创作诗词近万首,作品散见于《诗刊》《诗词月刊》等文学报刊,出版《诗眼看天下》等著作四部,现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