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批馆中看侨批:泉州梧林传统村落巡礼三
晋江市把梧林村破败老建筑流转入市,由政府进行征收修缮保护。梧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进入全新运营阶段。梧林传统村落里分布着58幢闽南官式古大厝、10幢番仔楼、11幢洋楼与多幢现代民宅,记录了闽南地区从清末至民国再到新中国的建筑风格演变。
泉州梧林传统村落:侨乡风情2
晋江市把梧林村破败老建筑流转入市,由政府进行征收修缮保护。梧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进入全新运营阶段。梧林传统村落里分布着58幢闽南官式古大厝、10幢番仔楼、11幢洋楼与多幢现代民宅,记录了闽南地区从清末至民国再到新中国的建筑风格演变。
走入福建梧林传统村落,读懂华侨的脊梁,触摸闽南的心跳
在福建晋江的石鼓山下,藏着一座会呼吸的“华侨历史博物馆”——梧林传统村落。这里的百年建筑群,多在上世纪初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建成,曾是“十户九侨”的闽南渔村,如今却以200多栋跨越中西的百年建筑、国际文旅新地标身份,成为解码中国华侨精神的“活态教科书”。这个赵丽
十户人家九户侨,梧林古厝又新生
这座村落有着600多年的历史,临海的地理优势,让村中先民自清末以来频繁下南洋、求发展,现有旅居海外华侨1万余人。
泉州梧林传统村落:侨乡风情1
晋江市把梧林村破败老建筑流转入市,由政府进行征收修缮保护。梧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进入全新运营阶段。梧林传统村落里分布着58幢闽南官式古大厝、10幢番仔楼、11幢洋楼与多幢现代民宅,记录了闽南地区从清末至民国再到新中国的建筑风格演变。

与家乡久别重逢,我也加入了“奔县游”热潮
我的家乡是福建晋江,距离我上大学的城市有2000多公里。每次回家,我总要吃遍渴望已久的家乡美食,四处走走逛逛,看着曾经熟悉的景象有了不熟悉的模样。比起暑假,寒假的新年氛围更让我期待。新春佳节,亲友们终于能放松惬意地聚在一起,能有时间一起出门到处走走。
晋江之旅,珞珈寺、五店市、梧林……
去年夏天,看到朋友在珞珈寺拍的照片,海天一色,衬得红墙黄瓦十分好看,心向往之。工作、生活忙忙碌碌到了岁末,终于得空,不顾冬天海边可能有的凛冽寒风,我果断报了旅行团,终于在冬至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