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惠水县摆惹村:布依族文化与传统农业的和谐共生
在惠水县断杉镇,有一个名为摆惹村的布依族村落,这里不仅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着外界的目光,还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摆惹村,这个名字源自布依语,意为“沙地”,反映了该地区土壤多为沙土的特点。全村总面积25.4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600年古村“重生”,解锁阿歪寨村振兴密码
安顺经开区幺铺镇阿歪寨村,是一个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布依族传统村落,曾是三国藤甲兵后裔的栖居地,如今以“中国藤甲之乡”的响亮名号,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国家级试点村。村党支部书记韦俊说:“过去村里穷得叮当响,现在人均纯收入1.6
【村史村史 乡愁印记】 惠水县芦山村:历史与文化的交汇之地
芦山村,位于贵州省惠水县芦山镇,是芦山镇政府的所在地,距离惠水县城35公里。村庄以原居民点芦山命名,辖摆河塘、屯脚、黑神庙、大寨4个自然寨,12个村民小组。芦山村不仅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适宜种养业的发展,还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乡土风情闻名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凤冈西山: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绿野森林
西山村位于凤冈县城西部,因其境内有众多山峰而得名。东临凤冈县城龙潭河,与三坝社区及凤泉社区接壤,南抵何坝街道何坝社区跃进、黎明、康坝3个村民组,西与湄潭县复兴镇毗邻。
在东北住到真民宿了,村史如何增强村民文化自信?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重视本地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山东省沂源县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通过两年半时间完成了全县467个村庄的村史编纂工作。这一举措不仅为沂源县的村庄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记载,还在无形中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自信。
在东北住到真民宿了,如何利用村史促进旅游发展?
在当今的旅游市场中,游客不仅追求自然景观的美丽,更渴望深入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与历史故事。沂源县以其独特的村史编撰项目,成功地将文化和旅游结合在一起,为乡村振兴开辟了一条新路。通过全面记录和展示村庄的历史,沂源县不仅保存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还以此为基础推动
在东北住到真民宿了,民宿与村史结合的优势是什么?
在现代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人们越来越追求一种回归自然、体验纯朴乡村生活的旅行方式。东北地区的民宿,尤其是那些与村史紧密结合的民宿,正日益成为人们心仪的旅行目的地。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沂源县的村史编撰工作为当地民宿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文化优势。
沂蒙山区这个县467个村庄村村都有村史,留住乡愁,留住千年耕读文化的魂
动员全县5000多名干部群众,在两年半时间里,查史料、寻古迹、访村民,为12个镇(街)467个村庄,8大行业以及经济开发区和小三线厂修史立传,30多个村庄还建起了村史馆……在时代变迁中留住乡村的根与魂,这是沂源人修村史的发心和念想。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点石成金”的石头寨
石头寨位于黄果树旅游区黄果树镇,距离黄果树大瀑布6公里,建村已有600余年,现居住人口大多数为布依族。石头寨村村委会主任伍小江告诉记者,在布依语中,该寨子名唤“板波森”,意为“世代居住在石屋之中”。

8155个村落列入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将8155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住建部表示,各地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过程中,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乡愁印迹 村史村事|普定下坝屯村:600年的神秘“石头城堡”
啊哦~暂时没有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