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为期三天的清明假期刚刚结束。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假期三天,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7.9亿人次,日均2.64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7.1%。这个清明假期,文旅市场、假期消费也在人潮的流动和各行各业的忙碌中尽显生机,我们来看几个关键词。
“假日中国”出行出游火热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清明假期三天,全国国内出游1.26亿人次,同比增长6.3%。短途游、周边游是主流选择,综合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清明假期周边游的订单量增长136%,出游时长在三天以内的游客占比超过70%,44%的游客选择自驾出游,全国各地历史文化街区、商圈、重点旅游村镇打造餐饮、住宿、购物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吸引了众多游客。
“赏花经济”激活文旅新动能
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清明假期“赏花”相关搜索量比2024年同期增长2.2倍,“露营”搜索量同比增长132%。节前一周,深圳梧桐山、安徽天柱山、四川青城山等景区搜索量环比涨幅超80%。
踏青出游热情带动“赏花经济”升温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这个清明假期,明媚春日带动人们赏花踏青的出游热情。有人选择在水上森林公园看百亩二月兰盛开,还有人选择奔驰在公路串联起的山间美景中,在花海中感受春意;更有千亩樱花林,漫山杏花香。这个假期,“春日经济”为文旅消费注入新活力,赏花、游园、登山、文化体验等受到游客青睐。
“踏青赏花”相关主题词搜索热度同比涨46%
文旅部提供相关数据显示,“踏青赏花”相关主题词的搜索热度同比上涨46%。武汉东湖樱园、洛阳的牡丹花会等传统赏花地持续领跑热度榜,伊犁的杏花和林芝的桃花则吸引了大量中长线游客拼假前往。“赏花经济”持续升温,带动游客向县域市场深度流动,县域游“乘风而上”。相关平台旅行数据显示,2025年清明假期,全国县域五星级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45%。
体育赛事音乐演出相关旅游搜索同比增48%
除了“赏花经济”,这个假期,文体商旅多业态融合也创新着消费场景。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清明假期,国内体育赛事、音乐演出相关旅游搜索热度同比激增48%,部分热门研学产品提前20天售罄,江苏等地的马拉松赛事吸引大量外地跑友乘坐高铁“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演出去旅行”持续走热,成都、眉山、雅安创新推出“跟着苏堤春晓游四川”,“观剧惠游”带动三苏祠等景区热度提升,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新京味儿话剧《永定门里》也迎来了满满人气。
“露营热”持续 带动户外用品产销两旺
清明假期,晴好天气持续,户外露营基地人气火爆,天幕帐篷供不应求,持续升温的“露营热”也带动了上游户外休闲用品产销两旺。
在浙江武义某露营基地,120多个天幕错落分布在大草坪上。天幕下,游客们围坐在一起,或冥想放空,或谈天说地。另一边,清澈的小溪穿流而过,吸引了不少游客戏水、划船。
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不少人选择慢下来,用露营的方式走进大自然。景区负责人介绍,今年的“露营热”从三月初就已经开始,周末天气好时景区每日接待量在五六千人左右,清明假期又达到了一个小高峰。
随着假期“露营热”持续升温,也带动了上游的户外休闲用品生产企业出现产销两旺的态势。武义县是全国旅游休闲用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旅游休闲用品产量占全国30%以上,其中户外用品产量占全国40%以上。记者在生产车间看到,30多条生产线开足马力,正在赶制各种户外折叠椅、折叠桌等产品订单,目前每月订单能在130万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