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一种特殊的语言,依靠手势比划动作,为听障群体的沟通搭建起一座“无声世界”的桥梁。我国现有约2780万聋人,手语是聋人思维、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手语文化如何保存与推广?近日,在“博爱之都”南京,全国首个手语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
该馆位于南京市聋人学校六楼,内设两个展厅,总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展馆入口处,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亲笔题写的“手语博物馆”馆名耀眼夺目。一旁的“爱之手”装置,更是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互动。记者用手轻轻触摸,投影随即显示手语演示,比如“您好”“感谢”“对不起”等。
展厅里,有关手语的书籍、手稿、照片、光盘、邮票等一应俱全。“目前,我们已经收到来自国内外专家学者、聋人朋友以及聋校老师等80多家单位和个人捐赠的各类资料4000余件。”南京聋人学校教师姚怿之告诉记者,这些资料展现了手语在听障人士沟通交流中的作用和价值,以及手语发展对听障教育的意义和贡献。
“聋”字的源起可以追溯到商代甲骨文。手语博物馆将中国手语发展历程作为展陈的第一部分,随着参观动线移步,功能丰富、类型多样的展陈方式全面地展现了手语的发展脉络、研究推广及文化内涵。结合新兴的AI科技,记者在馆内看见了可以互动的“手语数字人”,它能同步将普通话转化成手语动作,有助于参观者更加快速地走进手语世界。
镇馆之宝《聋人手语草图》静置在展厅的玻璃柜中,这是从1959年至1961年,由中国聋人福利会聋人手语改革委员会不断编印修订的手语范本。“1959年开始,我们国家首次统一手语。在这之前,各地的聋人使用自发的手语,类似方言一样,不同地区交流起来相对困难。手语草图奠定了我国通用手语的基础,可以说,它的出现意义重大。”姚怿之告诉记者。
展厅里的参观者颇有兴致地边看边学。记者注意到,有两位身着校服的学生看得格外仔细,每看完几件展品,他们都会用手语交流。这两位学生是南京聋人学校的在校生。他们用手语表示,能够在校园里参观到全国唯一一所手语博物馆,非常荣幸,同时也很开心能在这里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创办于1927年的南京市聋人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公立特殊教育学校,在97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重视手语教学。“我们希望通过手语博物馆的建设,更好地推广国家通用手语。”南京市聋人学校党委书记、手语博物馆馆长陈源清表示,“手语博物馆将积极对社会开放,尤其是对青少年开放,发挥好博物馆育人功能。通过参观手语博物馆,青少年可以了解手语知识,更多地关注听障人士,从小学会平等对待残疾群体,尊重、友好地与他们相处,为共同创建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江南时报记者 杨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