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东站东南十里,隐藏着一座古建筑!

旅游攻略 27 0

宿州东站东南方向,新汴河南岸、赵桥渡口西南一公里处、宿灵泗快速路的北侧,有一处宗祠,古色古香,主殿青砖砌墙,白灰合缝,是明、清时期宿州地区的典型建筑,于2016年得到宿州市政府文物局批准,被列为宿州市市级文物。

这个宗祠,就是祝家堂庙。

大门前上书对联一副:业茂家发永福传...

祝家堂庙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宿马新区双庙村祝西组,原为祝氏宗祠。

这村里的人都姓祝。

祝姓并不多见,起源主要有二,一是出自有熊氏,为黄帝后裔。西周初,周武王分封先代遗民,把黄帝的后人封于祝地,其地望在今山东省济南市,建立祝国。春秋时祝国亡于齐国,原祝国公族以国名命姓,成为祝姓。二是以职官为姓。古时设有专门负责祭祀时致祝祷文辞和传达神意的官职,称作巫史,也叫祝史,故后有祝史氏。

外族基因流入祝姓的事件非常之少,北魏时期,孝文帝改代北鲜卑族姓为汉族姓时,叱卢氏改为祝氏。清代,在满洲人纷纷改汉姓时,有满洲八旗姓爱新觉罗氏、喜塔喇氏等中一部分改姓祝。

祝,我们比较熟知的是火神祝融,祝姓,我们比较熟知的应该是四大名著之一、明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三打祝家庄。

祝家堂庙始建于明朝中后期,已有400多年历史。于清朝道光年间、民国二年又先后进行了扩建、维修。原有厢房和前、后两进房屋,上世纪60年代期间被破坏,现在仅存第二进主殿,殿内有二龙戏珠图案。于2017年,维修并扩建了徽氏院落。

据考证祝氏先祖中,嘉靖年间有兄弟六人,其中长尧相、次尧弼兄弟二人,从东昌府濮州迁居而来。

祝家堂庙祝氏著名人物有清朝道光年间的“祝仲元候选县丞”、当代的宿州地委副专员祝建远和正团职干部祝继堂等。现有总人口约4000人,聚居于宿州祝家堂庙周边、南京六合等地。

祝家堂庙,地图上显示,周边有个村庄,名为打耩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