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天府融媒】,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天府新视界丨你的“预制朋友圈”发完了吗?
你现在还发朋友圈吗?上一次在社交媒体分享生活是什么时候?周末出门了吗?年假旅游了吗?说不定上次拍的照片现在还能发。当国庆长假结束,“你已过完2024所有法定节假日”,懊丧地刷到有些人还优哉游哉置身山海间,别破防,没准是“预制朋友圈”。事先策划并精心制作好图文素材,选择在不同时间逐一发布,收获朋友们几十上百个点赞。既可以“一天拍完国庆七天朋友圈”,亦可“出去玩一次,回来发五年”。尼采说:这个世界没有真相,只有视角。你不必苦苦追问,预制者也主打小耍怡情,和解的世界就此达成。网络热搜截图一“预制朋友圈”,顾名思义,就是事先制作好内容,然后选择在特定的时间发布。无论是旅游美照,还是生活趣景,都是个人生活的精心延续。看似高频热词,实则新瓶旧酒。熟悉的“提前制作,定时发送”,借用了最近火热的“预制菜”概念,眼球效应叠加。预制菜陷入舆论困境,是因为花了现场制作菜品的价格吃的廉价料理包。据光明网报道,“锅气香精”的出现让预制菜也有了猛火爆炒的烟火气,让人大呼受骗。“预制朋友圈”是预制系列最“香”的一次。发布者绝不敷衍,观看者赏心悦目,只要真相不被戳穿,那就一起比个耶。“出片为王”的社交需求,捆绑数字生命。“苦了谁也不能苦朋友圈”:明明宅家7天不洗漱不挪窝,却要发一张精修得连爸妈都不认识的“预制照片”;明明一年到头读不了三本书,却挖地三尺,从“心灵鸡汤”预制包里抠出感天动地的文案。毕竟,朋友圈承载的是自己的“脸面”,反映了对于“理想自我”的追求,观看对象还是众多的亲朋好友、知己故人。数字人生,绝不认怂!该死的胜负欲和小小点赞,精准拿捏人性。“生日还有一星期,照片已拍好P好,文案排版已完成。”“去年今日,时光都去哪儿了。” 人类天生渴望被社会接受和认可,“被点赞”则是获得认可成本最小的方式。在获得点赞的同时,大脑可能会释放多巴胺,激发人们的满足感和快乐。对预制者而言,正面情绪体验在精心筹备中循环往复,由己及彼,快乐加倍。二本质上,“预制”只是形式,让时间和空间稍加错位,并不算是“照骗”,但当“预制”属性昭然若揭时,朋友圈信用值将走低。看似粉饰完美人设,实则迷失自我。字斟句酌的文案、层层美颜滤镜,借助社交平台凹人设,以期维护网络形象;拒绝接纳不完美,在他人审视目光下,掩饰失焦的自己。渐渐活成臆想的模样,可能让人沉迷于一个虚幻的自我。当个人评价体系维系在他人的认可之中,情绪掌控的主权即拱手相送,只余无尽的精神内耗。为刷存在感而“布局”,扭曲人际交往基础。原本只是朋友间相互了解的平台,“预制”却让高光时刻成为一场精心筹谋,真诚互动荡然无存。虽然短期内可能提升社交评分,但长期而言,将导致情感联结缺失。碎片化时代的社交网络已然净土变喧嚣,多元变无趣:从最初分享快乐一瞬,嬗变成产品宣传圈、广告推销圈、工作展示圈……“说人话”者日稀,过度追求边界感的社交壁垒正层峦叠嶂。网络时代的流量狂欢,一笑而过不必沉溺。讨论“预制朋友圈”最多的,是各平台博主,甚至还发起“挑战”:一天时间挑战国庆7天朋友圈,××小时特种兵预制元旦朋友圈,打包提供预制文案和PPT……狂欢过后,除了一地鸡毛的网络垃圾,并不能从中获得任何有效信息,只有博主和平台吃到了流量快餐。“你方唱罢我登场”,在流量的裹挟中,为他人作嫁衣,何必呢?三“日渐疏离”的社交场域,真我风采正被设为“三天可见”,如果连你点赞的朋友圈也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风景”,只会让越来越多的朋友变成陌生人。朋友圈只是生活工具,不能替代积极互动的人际交往。不要生活在精心布置的“样板房”中,不要迷失在虚拟的点赞和评价中。与人建立真实的社交链接,去歌唱、去奔跑、去嬉闹、去欢笑,感受“真人”交往中的快乐。调整心态,把柴米油盐过成诗,一样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无论线上线下,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真实的人生中,无论烦恼或者快乐,都值得被记录。社交平台可以被适度美化,但绝对不是永远“生活在别处”。通过“预制”给人生加滤镜,并不能减轻社交中的焦虑不安和自我否定。纯粹而真挚的友谊,基于尊重与支持双向奔赴的稳定内核上,无关是否随时点赞。早已完成点赞KPI的那个人,关键时候可能会“已读不回”。满足虚荣浅尝辄止,借机牟利或引爆信任危机。著名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曾经预言:“在将来,任何人都可以成名15分钟。”如果“预制”能让你在朋友圈“功成名就”,偶尔为之也无伤大雅。如若以此扮“白富美”“高富帅”作为牟利路径,最终不得不用一个又一个的谎言,来掩盖曾经的谎言,必定会引发社交信任危机,导致崩盘。别把朋友“圈”在网中间,“破圈”才是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