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行热:从“报复性旅游”到常态化探索
近年来,随着全球疫情影响的减弱,出行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2023年至2024年,国内旅游人次连续突破历史峰值,“小众目的地”和“反向旅游”成为新潮流。例如,贵州榕江因“村超”爆火,带动当地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00%。国际方面,东南亚、日韩等短途出境游复苏显著,签证便利化和航线恢复是主要推动力。
出行热的背后,反映了人们对“空间自由”的渴望,也催生了更灵活的出行方式——如“高铁游”“自驾露营”等,兼顾效率与深度体验。
二、消费旺:结构分化与理性升级
消费市场呈现“K型分化”:一方面,奢侈品、高端餐饮销售额快速反弹;另一方面,性价比消费同样坚挺,折扣零售和临期商品店扩张迅猛。
体验型消费崛起:演唱会、博物馆、主题公园等文化娱乐支出占比提升,例如2024年暑期档电影票房创纪录,部分城市出现“演出经济”带火周边餐饮的现象。国货品牌逆袭:新能源汽车、国产美妆等品类通过技术迭代和文化认同抢占市场,如某国产手机品牌全球销量首超苹果。三、体验新:技术赋能与个性化需求
数字化和AI技术重塑消费场景:
沉浸式文旅:AR导览、虚拟现实景区等项目增强互动性,如西安“大唐不夜城”通过全息投影吸引年轻游客。个性化服务:算法推荐定制旅行路线、AI试衣镜等应用提升消费效率,“小众兴趣社群”(如骑行、徒步俱乐部)通过社交平台快速聚客。可持续体验:低碳出行、环保酒店等绿色消费理念渗透,部分景区推出“无痕旅行”奖励计划。结语:新趋势的挑战与机遇
这一轮消费浪潮并非简单的“反弹”,而是需求升级与技术变革的双重驱动。未来,如何平衡规模增长与服务质量、挖掘下沉市场潜力,将成为行业竞争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