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成都年,密码在哪里?

旅游资讯 38 0

“活力成都年,万千气象新。”长达8天的春节假期刚刚落幕,成都就以大幅增长的消费数据交出答卷。

据文旅大数据综合测算,春节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199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2.1亿元,较去年同比分别增长5.2%、12.1%。全市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225.2万人次同比增长11%,实现门票收入1.3亿元。在过境免签政策调整和成都市积极推动入境游支付便利化工作叠加效应下,入境游市场大幅增长,接待入境游客1.6万人次同比增长200.7%;其中入境团队游客3596人次同比增长49.6%

游客人次,代表着人气和城市活力。旅游收入,又是城市经济活力的体现。正如这些数据所表明,成都具有超强的城市引力和强劲的消费活力。

而在电影消费市场,仅是截至2月3日21时28分,成都春节档票房以超1.78亿排名全国第三。因“成都造”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下称《哪吒2》),不断刷新多项影史纪录,持续领跑春节档,成都也因此被屡屡刷屏,成为“跟着电影去旅行”的热门旅游地。

有网友笑称“成都今年春节赢麻了”。赢什么?赢的是以人为本花样宠客的人心,赢的是孵化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冠军的文化自信。

PART.

01

入境游大火

让春节文化超越国界价值

成都边检站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入出境外国人超10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40.87%,出入境航班达4000余架次,同比增长29.07%。

而按文旅大数据综合测算,成都在今年春节期间接待入境游客1.6万人次,同比增长200.7%,其中,入境团队游客3596人次,同比增长49.6%。

这两组数据,有一个共同指向:入境游,火了。入境游大火,不仅直接提升成都春节消费增量,而且提升了外国游客在成都过年的认同感和幸福感。

长期以来,春节于中国人而言,意味着回家团圆,和父母团聚,陪父母过年,这种对家的珍惜和对家乡的重视,折射的是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家庭观,仿佛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新春浪漫。

当春节申遗成功,蛇年春节成为首个“非遗版春节”,春节的文化内涵由此具有了超越国界和民族的价值。入境游大火,表面看,是春节的文化魅力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过节,体验不一样的中国年。深层次看,中国人春节期间对家和年的重视,也在带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去审视家的价值与过节的意义。

成都,不仅是外地游客心中的“诗与远方”,也是外国游客春节旅游的热门目的地。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十大入境游客源国依次为韩国、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英国、泰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法国,日韩、新马泰等短线入境游订单同比去年春节增长130%,法国、西班牙等长线入境游同比去年增长近120%。入境游热门目的地,依次为深圳、上海、广州、北京、珠海、成都、中山、哈尔滨、佛山、重庆。

怎样把入境游这一波城市流量转换为消费增量?成都很贴心,比如在天府机场、宽窄巷子、春熙路——太古里、都江堰景区等设立AI智能翻译屏,面向境外人士提供超14种语言的咨询服务,组织150余家重点酒店、55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设立便利支付咨询点,其细心和目的,正是为入境游客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这样的服务,收获人心。据统计,春节期间外国游客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发布近600篇“成都新年”体验笔记,主题涵盖穿汉服游锦江、“打卡”龙泉山夜景、与市民共迎新春倒数等。

PART.

02

文化显底蕴

以文化提升成都年的活力

入境游,当然只是成都春节文旅消费市场的一角。在首个“非遗版春节”,多元化的年俗项目和多种类的非遗体验,则是今年春节成都旅游市场的新亮点。

去哪儿数据显示,从春节期间目的地机票量来看,成都在春节假期热门城市Top10榜单上拔得头筹;携程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国内租车热门目的地排行榜单中,成都位列第一;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国内最热门的酒店预订城市排名榜单中,成都排名第二;飞猪数据也显示,春节假期租车、定制游订单量均录得同比双位数增速,自驾游热门城市排名榜单中成都第三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均“忙”成全国前十热门用车机场,成都东站位列热门用车火车站全国前十。

显而易见,自驾游、租车游,已成不可忽视的春节消费现象。这些数据背后诉求统一:很多外地游客都是奔着成都而来,选择在成都过年,验证传说中的“诗与远方”。

大年初四,《人民日报》在头版报道《四川成都特色活动庆新春——文化显底蕴 非遗添喜庆》,从旁观者视角,呈现成都春节期间的文化活力和非遗魅力。背后逻辑,是以文化提升成都年的活力。

不得不说,今年春节,成都精心准备的“缤纷熊猫成都年”春节主题文创集市活动、“冰雪银装成都年”第25届南国国际冰雪季等12大以“年”命名的春节文旅套餐,不仅有诚意,而且显暖意,皆是以文化提升成都年的活力。而看演出、逛庙会、学非遗等一系列特色文旅体验,更让市民和游客沉浸式体验成都的年味,留下难忘的记忆。

其中,2025武侯祠成都大庙会以“千灯绘三国・百戏迎新春”为主题,汇聚仿古祭祀、游喜神方、主题灯展等民俗活动,接待游客77万人次,同比增长5%;文创产品销售收入211.75万元,同比增长40%。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开启的2025成都金沙太阳神鸟节,通过古希腊大展、璀璨灯组、新春花市、文艺演出、古蜀祭祀祈福等板块,把世界文明与中国传统春节的喜庆祥和气氛相融合,吸引游客近22.9余万人次。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围绕弘扬诗歌文化,组织“大雅中国年·人日游草堂”新春活动,受到多家央级媒体报道,各平台阅读量超1000万人次。

到成都旅游过年,不论是跨省的自驾游,还是跨国的入境游,除了奔赴人山人海的热点景区,“博物馆里过大年”俨然是成都掀起的文化热潮。约满、售罄,也因此成为今年春节成都文旅的关键词。

据文旅大数据综合测算,春节假期成都共接待游客199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2.1亿元,较去年同比分别增长5.2%、12.1%。游客人次,再次刷新。旅游收入,再度增长。这份春节文旅消费成绩单,生动诠释了成都:多元的文化魅力和强劲的消费活力。

PART.

03

电影放大招

成都造《哪吒2》领跑春节档

今年春节,让成都强势出镜,被反复刷屏,尤其是“成都造”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下称《哪吒2》),持续领跑春节档,刷新多项影史纪录。

截至2月4日23时,2025年春节档票房突破95亿,大幅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最高票房纪录,《哪吒2》48亿,以单片贡献档期票房超5成,成为今年春节档电影市场的“顶梁柱”,同时也成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第一。

在城市票房中,上海、北京、成都位列前三名。今年春节,为何吸引这么多人走进电影院过年?

今年春节档,又称“史上最卷春节档”。如票房前三的《哪吒2》《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都是经典IP续作。而《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则是经典IP改编。也就是说,最强IP齐聚,影片类型丰富,从预售起,就因可满足不同观众的喜好,而接连打破多项预售纪录。

而多部影片在春节假期的口碑发酵,则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这其中,包括因各种缘由一度远离电影院的观众。据灯塔专业版后台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档观众中30-39岁、中低频观众占比非常突出,有大量曾经是电影市场主力的观影人群,在时隔较长时间后再次回到电影院,这些观众被影片出众的口碑所“召回”。

当然,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也离不开从国家到地方的票补优惠政策。比如四川,就启动了“金蛇迎春·悦享光影”2025新春电影生活季活动,为观众送上总额超过5000万元的电影消费大礼包。其中,包括“千万礼包惠大众”,向市场投放超4000万元的电影消费券,观众可以通过猫眼、院线公众号等网络平台抢购。

今年春节,为何是《哪吒2》持续打破票房纪录?

这部动画电影,在四川备案,导演饺子是四川人,制作团队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位于成都高新区,电影中的特效、配音等多个环节也都有成都本土制作公司参与,堪称地道的“成都造”。

导演饺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成都这座城市不仅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土壤,也为可可豆提供了硬件保障,“相关部门帮我们找到了环境非常好的工作场地。动画制作有时候需要高强度的工作,舒适的环境对大家的身心很重要”。

《哪吒2》除以一己之力占领春节档票房半壁江山,还在成都催生了“跟着电影去旅行”的出游新模式。这个春节,成都因此很哪吒,很闹热。比如哪吒与敖丙亮相金融城双子塔,为往来的市民带来新春祝福。比如多个商圈“踩着风火轮”的哪吒雕塑,让动画融入现实,成为成都春节期间的网红打卡新地标。

不止于《哪吒2》。近年来,大量“成都造”影视作品刷屏大小银幕,如电影《流浪地球2》中的空战部分和“太空电梯”特效,是由成都MOREVFX公司参与制作。还有爆款科幻影视作品《刺杀小说家》《宇宙探索编辑部》等接连从“蓉”诞生,影视产业在成都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成都的产业活力与政策支持。

无数款影视里的“成都”,激发起无数游客对成都的向往。以文促旅,文旅相融的成都经验,正是这个春节成都消费活力的密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