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被成都太古里这座山惊艳到

旅游攻略 14 0

入秋,历来以安逸且舒慢著称的成都人,其体内的好动基因被激活了。

晴朗舒怡的天气,作为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成都与雪山遥相辉映同框出现的诗意美景令人心动不已。成都人纷纷出动:追峰人踏上路途,去捕捉山峰的的巍峨;登山爱好者走进山,去感受脚下颠簸的路,呼吸潮湿的空气……

成都人不断走进山,亲近山与水,究其内里是对自然的渴望,而这种渴望和向往未曾止步过。

成都被称为“天府之国”,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使得成都的城市文化性格呈现出豁达开朗、包容和谐的面向,人们抱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善于在日常里发现细节之美、生活之美,正是这种自足自洽让成都生活方式展现出悠闲的特质。

生活在这片热土之上的人们,仿佛更格外珍视自然里的一草一花、一山一水,无论它们在近处或在远方,总能乐心中所乐,喜心中所喜。

这不,在这烂漫秋日,不需要奔赴远方,成都太古里将一座缤纷斑斓的山丘搬进城市腹地,在繁华热闹之中勾勒了一幅别样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图景。

01/

登山跳跃,脱离地心

在熟悉中看见另一番景致

这次,成都太古里在城市腹地搬来了一座名为“悦动的山丘”的大型公共艺术装置,其灵感来源于自然:起伏绵延的山丘为主角,环绕的杞柳丛为配角,曲径通幽的缤纷小径穿行其间。与其说它是山,不如说是一座无法被定义的园林。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听我细细说来。

这座公共艺术装置落脚于成都太古里漫广场,远眺,不见整座山,只见其顶部,层层杞柳丛围合在周遭。这样的造景承袭自中国传统园林的抑景手法——欲扬先抑,藏而不露,还没走进去就引人心生向往想一探究竟。

让我们离这座大型公共艺术装置再近一点,平视,会发现疏密相间的杞柳缝隙若隐若现透露着山丘腰部的色彩,这也很好运用了漏景的手法,藏在中央的山丘景致隐约可见,使人感受到一种神秘幽深、若有若无的氛围。

山,近在咫尺又在“远方”,要到达目的地必须穿过杞柳夹道密布的小径。

这条小径并非由石板、石子构筑,而是采用环保材料编织成,相较于中式小径的硬质地,它拥有流水般的纹路、缤纷的颜色、柔软的质地,避免真与实,故意营造出似真似假的视觉和这种超现实的触觉感官体验,空出了更多的想象留白。

这流水般的柔软小径,也使行走在上面的游人不自觉慢下步调,沿着蜿蜒的路漫游,一点一点向前探索,感受一步一景的咫尺乾坤。

充满未知的探索不是一蹴而就,身处其中的都市人能在那短暂的寻找历程里慢下来,听凭感觉慢慢探寻、观赏眼前的风景以及感知脚下的路。这或许是其要表达的深意。

在漫不经心的游弋时,真正的主角豁然出现在眼前。两座起伏的山丘,一高一低、一前一后相互呼应着。山丘更是延续斑斓的颜色,弯曲的线条覆盖住山丘顶部,宛如打翻了颜料盘,色彩在恣意流动……

尤其,夜幕降临,这座以自然为灵感的艺术装置,闪烁点点星光,如萤火虫在林中轻快起舞,随着缤纷色彩或降落或起飞,似真似假,似梦似幻。其中,那变幻莫测的色彩仿佛隐喻着生物多样性,象征城市中心这片飞地之上的生物们共生共长、共融共兴。

这座大型公共艺术装置能看、能拍,还极具互动性。游人可以随意攀登,或者,走上中央区域跳跃,这不禁勾起我们的童年记忆。因为跳跃是最简单的动作,却与童年相链接,跳皮筋、跳蹦床、跳马……这个动作几乎指向了童年质朴又美好的意象与回忆。

都市里的人们习惯埋首踏实生活,在“悦动的山丘”登高望远或跳跃脱离地心引力,换一种视角看我们熟悉的城市风景,换一种维度想象我们的日常,或许,将带来一种全新的、开阔的、雀跃的心境。

02/

如果说传统的山意象,有着宁静与悠然、雄伟与厚重的特质,代表着一种静,那么,“悦动的山丘”就象征着动,显示出山的另一面,它是轻盈的、跃动的。攀登的人们在漫游、登山、跳跃里,便会自然而然放飞精神。

为何是山?

众所周知,成都这座城市处于成都平原,成都平原在四川盆地西部,夹峙在邛崃山、龙门山、岷山与龙泉山脉之间。

恰逢清朗的天气,西望就能看见远处自成都平原边缘拔地矗立的雪山群,筑成一道蔚为壮观的天际线,与近处鳞次栉比的城市高楼相呼应。

据成都摄影爱好者不完全统计,成都目视范围内至少有上百座雪山。

早在西汉,邛崃人卓文君便借喻写道“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来描述理想的爱情状态。

还有许多诗人都曾写下有关雪山的诗句,而或许,杜甫写下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其中描摹的成都这座雪山下的城市最广为知晓。

雪山之外,成都周边的丘陵、山地数不胜数,从青城山、峨眉山、天台山到丹景山……每座山都有自己的特点,或者,有流传于民间的传奇与典故,正因那神秘莫知的魅力,也召唤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朋友慕名前往。

回溯古往,文人墨客走进锦城四周山地留下不朽的诗篇,或抒情或言志;再看今来,访山、登山、追峰深入我们的日常,并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可以说,山从古至今绵延相承构成了成都人以及四川人的集体记忆。

山建构着川人的世界,更链接着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山的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具有深厚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底蕴,对每个中国人来说有着特别的意味。

生长于城市的中心,拥抱着往来的人群,“悦动的山丘”所要呈现的——山,不仅是自然景观的象征,也代表着文化、精神的载体: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一种稳定、持久的力量‌,一种生命意志的化身‌。

03/

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这座兼具传统与现代感的大型公共艺术装置,初看与大慈寺形成强烈的反差。

寺庙肃穆静谧,照壁上草书写就的“精妙冠世”四个字大气磅礴,而“悦动的山丘”朝着相反的方向:缤纷且斑斓,略带超现实主义风格,游弋、攀登、跳跃的人群雀跃不止。

其实,不然。通过借景手法,这座公共艺术装置之外的大慈寺被纳入视野,拓宽了视觉的范围,使得内外景观相得益彰。无论是前方的大慈寺,还是近处的装置,包括里面漫游的人们,都能成为彼此的一部分,相互链接,真正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这座人人可参与、可互动的公共艺术装置,也因为与在地人文景观、城市市民的链接被不断唤醒与激活。这跟成都太古里历来的理念分不开:坚持可持续发展,注重在地文化挖掘,通过场景营造、艺术表达等维度来深度链接成都这座城市。比如:

为了打造曲径通幽的氛围,装置使用了从大自然中取材的杞柳。同时,其使用的诸多材料都兼具环保属性,展期结束后,将被回收利用,制成生物质燃料等不同形式,继续其循环之旅。

2021年,“留步·耍起”大型主题活动里,成都太古里呈现的“Please Be Seated”(“请就座”)大型公共艺术装置;2022年,“大成之美”主题活动里的大型公共艺术装置“共融之境”;2023年,“撇捺之间”成都城市生活艺术体验展,都曾经用到了触达中国人精神的或具有巴蜀特色的材料。

·“Please Be Seated”(“请就座”)大型公共艺术装置;“大成之美”主题活动大型公共艺术装置“共融之境”;“撇捺之间”成都城市生活艺术体验展

而“悦动的山丘”契合了成都城市形态的表达:远处有雪山,近处是公园,也呼应了成都城市新品牌理念“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此外,它更是成都城市文化性格和市民文化性格的提炼、表达。

成都拥有2300年建城史,鲜少卷入政治军事斗争,不管中华历史如何变迁,其名字未曾更改过,继而滋养出这座城市的性格以及市民的心态,总是不紧不慢、淡定从容,能扎根生活的基底寻找自足的快乐。

正因为成都人善于在细微之处发现生活的小喜悦,而这份小喜悦往往充满自洽且富足的大能量,也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遇到困难能理智从容,看待新兴事物能包容接纳。所以,许多新奇与新鲜放置于成都以及成都人身上都能“玩”起来。

“悦动的山丘”就是这样一座可以“玩”的大型公共艺术装置,开放给好(hǎo)玩好(hào)玩的城市与市民,在片刻的漫游、跳跃之间感受那份藏而不露的小喜悦,重新擦亮蒙尘的童心。

十月秋日,最舒逸的季节,去成都太古里一起悦动、跃动感受城市腹地的别样自然。

展览信息

悦动的山丘

2024年10月15日-11月3日

成都太古里·漫广场

● ● ●

编辑丨小都

未标注图源丨成都太古里、极美小分队

· 欢迎把小都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