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昔日紫砂厂区和老街,向陶文化旅游目的地转型

旅游资讯 14 0

10月19日,宜兴丁蜀的陶二厂文化街区开街,处于核心位置、由日本建筑师隈研吾设计的UCCA陶美术馆也迎来了开馆展览。

这个由宜兴紫砂工艺二厂旧址改建而成的街区,已有不少文化创意企业入驻,它以大量文化、展览、集市活动迎接着络绎不绝的游客。UCCA陶美术馆作为地标建筑吸引了最多关注,一片片特制陶板覆盖着这座宛若山峦起伏的建筑,人们穿行其中,不停寻找着更好的拍摄角度。

开馆展览“器之道:日本岐阜县现代陶艺美术馆藏‘美浓国际陶瓷节’获奖作品精选展”是与岐阜县现代陶艺美术馆的合作,遴选了“美浓国际陶瓷节”近40年来的获奖作品。展览是对陶瓷艺术在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对话与前沿实践的探索,也是对宜兴悠久陶艺历史的致敬和召唤。

近年来,当地政府在发掘陶文化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到今年10月1日,一条围绕传统陶文化的主题旅游线已经形成,从古龙窑、紫砂厂、古南街、陶二厂到黄龙山,陶瓷的前世今生都已经显露出来。”丁蜀镇镇长伍震球在展览开幕致辞中表示,从中可以看到“宜兴乃至中国陶文化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他欢迎大家“有时间都可以去看一看”。

陶二厂里的美术馆

陶二厂为原宜兴紫砂工艺二厂旧址改造后的综合性文化商业街区,它位于紫砂路和蜀山路之间,南临蠡河,北侧紧靠着更加有名的紫砂一厂,即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整个街区曾经承载着宜兴紫砂产业的核心产能,见证宜兴作为“陶都”的发展历程。历经从传统工业厂房到文化创意街区的转型之后,陶二厂已经成为以陶文化为主体,集文化创新、生活体验于一身的综合性创意街区。

在现场的街区文化导图上,第一财经记者看到,街区东、西两侧入口处,每个月都会举办主题市集。书店、画廊、文创公司、设计品牌、餐饮企业等已经相继入驻街区,以陶文化为主题的陶书店也开始试运营,在开街期间举办的活动还包括第二届世界壶艺大赛、第六届中国风盆景展等。当游客在市集闲逛,造型独特的UCCA陶美术馆始终是视线尽头不能忽视的背景,它也吸引了很多人在旁边徘徊拍照。

在设计陶美术馆时,隈研吾希望探索一种运用陶土的新方式,“陶瓷虽然是一种传统的材料,但我希望挖掘它特殊的本质。对于这个项目,它似乎是一种新的材料。”

而今建成的陶美术馆宛如一件陶的当代艺术作品,建筑师选用特制陶板覆盖建筑外立面,经高温烧制,令其表面产生微妙的凹凸纹理与色彩层次,在阳光和不同角度下呈现出变幻莫测的“窑变色彩”效果。为实现美术馆与周围环境和历史景观的融合,隈研吾还特别设计了视觉通透的通道,这条通道与广场、河流以及园区内的历史遗迹相互连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一墙之隔的紫砂一厂,至今依然保持着传统紫砂产业的浓厚氛围。厂区内外开设着鳞次栉比的紫砂门店,厂内大楼里集中了各位紫砂壶大师工作室,紫砂博物馆陈列着清末至今很多大师杰作,清华美院也在这里设立了紫砂艺术研究所。

比邻而居的新旧对照值得回味,这也是一个让不同年龄、圈层的人能够彼此观照和交流的契机。

漫步丁蜀陶历史

宜兴南部山区蕴含着丰富的陶土资源,大约在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宜兴先民便已熟练掌握制陶技术。令宜兴享誉海内外的紫砂陶器,始于明代开始烧制,因其独一无二的适茶性能而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广泛喜爱。

在紫砂一厂东北侧,与其隔河相望的蜀山古南街,正是明清时期因陶瓷的制作、烧制和销售而形成的街市,而今依然保持着一派江南水乡的模样。明清以来,这里的大部分居民都从事陶瓷生产和经营,其住宅后屋就是制陶作坊,临街前屋则摆起货架设店营销,楼上生活居住。街区背后,沿蜀山的西、南山麓,是明清时期陶器烧制的地方,最多时候建有十座龙窑。街区西侧的蠡河,则是陶瓷器交易和外运的码头,蜀山周边生产的紫砂、均陶和各种日用陶器从这里通过船只,经太湖、长江、京杭大运河销往全国各地。

蜀山古窑群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蜀山古南街2010年4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丁蜀镇于2015启动了蜀山古南街保护改造工程。而今,街巷里有蜀山展示馆、紫砂同业公会、毛顺兴陶器厂、陶庐茶社旧址等文化遗迹,以及很多紫砂壶大师的旧居、故居。其中一些老宅还是由其后人居住、经营着,另外一些则是出租给其他紫砂壶艺人作为工作室和商铺使用。游客可以在这里买到价值上万的名家作品,也能花费几十元钱亲手制作一个紫砂壶。数百年时光流转,陶文化依然在此绵延。

在陶二厂开街当日,位于其西南一公里处的黄龙山矿址公园也正式开放。黄龙山被称为紫砂之源,该矿区的紫泥存储量大、品质极佳,目前用于采矿的5个井口均已关闭。在矿井遗址里,游客可以沉浸式体验当年开采紫砂陶土矿的场景,直观地看到表土层、黏土层、红泥层、绿泥、段泥、紫泥等五色土地质风貌。

黄龙山南侧的大水潭,是明代露天采掘紫砂泥所形成的。相传曾有异僧叫卖富贵,引诱人们到此后消失,因此这里的土又被称为富贵土。记者在现场看到,而今的大水潭已经成为了一个社区公园,傍晚时分,附近居民绕着水潭健步行走,异僧的紫砂雕像欣然看着这一切。

紫砂的历史与文化一直是丁蜀人生活的一部分,而今,当地政府希望将这一切展示给更广泛的世界,让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达给更年轻的一代人。

陶的当代视野

UCCA陶美术馆是UCCA馆群的第四座美术馆。继UCCA北京主馆(2007年开馆)、北戴河沙丘美术馆(2018年开馆)与上海UCCA Edge(2021年开馆)之后,UCCA希望将其17年美术馆运营经验实践于一个更聚焦的领域——陶文化。

“我相信未来在这里做的展览的影响力会辐射到全球,”UCCA馆长兼CEO田霏宇表示,“让中国以外的,可能之前对于宜兴独特的文化遗产并不熟悉的观众,可以了解到这个地方,并且进一步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与日本岐阜县现代陶艺美术馆合作的开馆展是其第一步实践,展览遴选了始自1986年的“美浓国际陶瓷节”的历年获奖作品。

源于日本岐阜县美浓地区的美浓烧陶器,以其丰富多彩的釉色和独特造型闻名于世。15世纪末战国时代至安土桃山时代,美浓烧伴随着茶道、花道文化的兴盛发展至顶峰。江户时代,美浓烧逐渐转向平民陶具的使用范畴,于明治时期开始自由生产与销售,出口盛行并在海外博览会上深得赞誉。20世纪90年代,受到经济衰退和大批量生产陶器的影响,美浓烧逐渐陷入困境。为复兴这一传统陶艺,“美浓国际陶瓷节”应运而生,每三年举办一次,邀请全球艺术家参与陶瓷文化的国际交流。美浓烧与紫砂器一样有着悠久的文化和历史,陶瓷节所倡导的当代性、国际性也正是当地政府和美术馆所期待的发展方向。

本次展览由UCCA馆长田霏宇和UCCA助理策展人张尧共同策划,遴选了来自全球17个国家65位艺术家的69件(组)作品,通过“自然之籽”“几何之构”“冥想之园”三个章节,对国际视野下陶瓷艺术创作的共通性与多样性展开讨论。展览名称“器之道”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也呼吁一种超越文化的交流和认同。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2月23日。未来,UCCA陶美术馆的展览将会聚焦“陶”这一传统而又现代的媒介,每年策划三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艺术展览及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