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神秘背尸人:背尸背棺材徒手攀悬崖峭壁,需三天三夜不吃不睡

旅游攻略 13 0

在贵州的大山深处,你可能会见到这样一种人,他们背上背着东西,灵活的在悬崖峭壁上爬上爬下,让人看了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但是你在知道他们的职业以及他们背的是什么的时候,会更吓一跳。

他们就是贵州特有的背尸人。

“悬棺葬”是这里独有的丧葬习俗,在这里人去世后不是入土为安,而是会被安放在悬架峭壁。

除此之外,背尸人还肩负着一个任务——为死者“唱魂”,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甚至要三天三夜不吃不睡。

本文内信源来自官方媒体(电视节目《经典传奇》2016年发布),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悬崖之棺

背尸人的历史来源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那时的交通非常不发达,尤其是贵州地区,到处都是崇山峻岭,在一些人口稍密集些的城镇,如果有人死去,那么背尸人就会前去询问家乡地址。

落叶归根是每一个在外闯荡多年游子的最后心愿,如果这些人有故乡的话,那么背尸人就可以承担起这个责任。

无论路途有多么遥远,背尸人都会尽职尽责的将尸体用神秘的方式送回故乡。

因为怕白天吓到人,所以背尸人也都是昼伏夜出。

在漆黑的夜里,他们一边走还会摇晃手中的铃铛来提醒过路人回避,毕竟大晚上看到一群穿着法袍带着尸体的人从密林中经过实在是太过于惊悚。

这一路上,背尸人不仅要确定尸体能完好无损的到家,还要做好防腐工作。

这种防腐技术是背尸人绝不外传的秘技,久而久之,有很多人都将背尸人想成了神乎其神的一个职业,他们认为背尸人都多多少少会一点玄幻的法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背尸人这个职业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因为交通的发达,所以背尸人不需要在像古时那样不远百里甚至千里去接回尸体了,他们现在只用安全的将尸体背上悬崖。

在贵州省紫云县的一处悬崖绝壁上有数不清的洞口,这些洞口里大都放置着什么东西。

仔细一看,这每个洞里赫然放置的都是一口漆黑的棺材!除了悬崖外,下方的峭壁内还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溶洞,它被人们称为燕子洞。

燕子洞两侧的峭壁上也放置着大大小小的各式棺材,从燕子洞里往前一路探寻,越走越让人感到后背发凉。

峭壁上堆放的棺材多不胜数,甚至有的已经堆放到了一起。

在峭壁的下面还有一些黄白色的石头,曾经有人以为这是化石,但拿起来一看立刻就吓得扔掉了。

原来,这并不是什么化石,而是实打实的人骨!由于年代久远,所以棺材腐朽,里面的人骨都随之掉落了出来。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令人们感到多惊奇,因为这是当地特有的悬棺葬法。

不仅是在贵州,在福建,江西等地都有着悬棺的存在,只不过燕子洞中存放的悬棺数量足以被称为存放悬棺最多的峭壁。

关于悬棺的放置方法也有很多的不一样之处,有的会采用天然溶洞来放置,还有的会在峭壁上打上一块木桩放置。

密密麻麻的棺材让人看了心里一阵发怵,可每一个地区都有每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这是要大家都要给予尊重的。

虽然摆置方法各有不同,可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放的高。

要知道,在悬崖峭壁上想放上一口棺材那是极不容易的事情,有人猜测,在专门放置棺材的峭壁上肯定有修出来的山顶栈道。

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悬崖上的每个棺材都要靠人一点点的背上去。

这不仅要冒着生命危险,还要有力量和勇气,而专门负责将棺材背上去的人就是背尸人。

时代的变迁使得背尸人的工作流程简化了许多,在久远的古时,他们不仅需要干这些还有负责尸体的防腐。

可到了现代,背尸人不得不将职业随时代一起进化。

艰难历程

悬棺葬法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从前负责把棺材抬上悬崖的是背尸人职业一个分支。

后来久而久之,负责带回尸体的背尸人也加入了这个分支当中。

燕子洞附近的村落有很多老人在去世前就已经选好了自己的安葬之洞,他们很据风水来分辨哪个洞更适合自己在死后长眠。

值得一提的是,燕子洞附近的悬崖峭壁几乎都非常的光滑,想登上最高的悬崖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痴人说梦,这时就轮到背尸人出场了。

他们可以一路沿着光滑的峭壁,仅借助一些坑坑洼洼的接力点就像猿猴那样爬到悬崖峭壁之上。

就单凭这一点来说,一些想从事背尸人行业的人对此望而止步。

背尸人中不光有男人,还有女人,这是一个不限性别的行业,可无论对男对女技术的要求都是同样的高。

毕竟在千米悬崖上稍有不慎就会摔得粉身碎骨,夸张的说连尸体都找不到。

背尸人也是有师承的,他们从十几岁时就要开始艰苦的训练,主要还是攀爬技术。

这不仅要看人的勇气,还要看人的天赋。

就如同世界上卓越的攀登爱好者一样,他们对攀登有着强烈的兴趣,再加上独特的天赋,这样才能使攀登爱好者们在悬崖上游刃有余。

背尸人登上悬崖峭壁时要经历的远比攀登爱好者们更为艰难,他们不仅要带着一些装备,还要背着一口棺材。

在上悬崖之前,棺材会被牢牢的绑在背尸人的背上。

这里就是说,背尸人在背着一具尸体的同时还有一副棺材,这时他们就要掌握好身体的重心了。

如果一旦出现踩空的情况,运气好的话还能抓住旁边的安全绳保住生命,如果运气不好的话,那只能和棺材一起粉身碎骨了。

在攀爬上峭壁的过程中,如果遇到脚卡在石缝里的情况,那必须要先凭借体力在峭壁上牢牢的支撑住。

背尸人要掏出手中的工具不停的将石缝打磨开来,直到把脚抽出去。

爬过密密麻麻的悬崖棺葬群时,背尸人还要保持着一份崇高的敬意,因为这里埋葬的都是他们的祖先。

待绕过棺葬群后,背尸人会按照主家的要求选择一个合适的山洞将棺材放进去,而后毕恭毕敬的行礼退出。

对于背尸人来说,无论死者的年龄大小,都是应该值得怀着一颗善良之心去对待的。

背尸人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个,那就是将逝者平平安安的放到悬崖峭壁之上让他们安息。

燕子洞附近的一些村寨中,背尸人是一个非常受人尊敬的职业。

他们在年轻时为了让逝者上悬崖为安落下了一身的伤病,或许有些不懂事的孩子会畏惧他们的职业,可更多的人却都对背尸人抱有一颗敬重之心。

一些体力不足的背尸人在背棺材时会分次背上,他们会将棺材拆成木板。

将棺材背上后再把死者尸体背上悬崖,背死人,这三个字让人听了听了都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可背尸人却感觉这并没有什么的,他们认为尸体就像一个物品一样。

有些德高望重的死者被放入棺材后,背尸人还会按照人们的意愿为他做一场法事。

这并不是说要超度死者或有别的什么说法,而是背尸人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一首祭祀之歌。

在这期间,几个背尸人要轮流的唱祭祀歌,整个过程中还不能吃饭喝水。

有时最长的一次,几个背尸人在悬崖峭壁上呆了三天三夜,下到地面时早已经是筋疲力尽。

当地人大多都是苗族,悬棺葬法来自苗族的传说。

苗族是蚩尤的后代,那时因为战乱,所以很多的族人都死去了。

蚩尤并没有多少土地,于是他就将族人的尸体埋葬在了不属于土地的悬崖峭壁之上。

久而久之,这一特殊的悬棺葬法就保留了下来,成为了人们对传说的一种纪念和信仰。

当地的一些老人在去世时还会要求背尸人给他的墓中放一副马鞍。

因为在最初有悬棺葬法之时,崇尚武力的苗族部落大都会往族人的墓中放一把刀或一副马鞍以示对逝者灵魂的尊重。

对于逝者生前提出的要求,背尸人都会一一的满足,无论多难也从不抱怨。

虽然现在的背尸人着实是找不出几个了,但他们还在兢兢业业的为族人们服务着。

消失

几十年前,背尸人还是比较活跃的,现在背尸人已经逐渐凋零,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将传统习俗可以摒弃了。

很多年轻人都认为这个习俗根本就不应该流传下来,认为不应该用死者的入土为安来让生者冒着生命危险将其送到万丈悬崖之上。

几年前,最后一批背尸人要往保险公司买保险,可当听说他们的职业后,保险公司都纷纷将他们拒之门外。

毕竟背尸人这份工作工作实在是太过危险,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这完全就是一个赔本的保险单。

随着背尸人的凋零,悬棺葬法也越来越少。

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兴起,背尸人已经成为了专为游客们表演攀登绝活的蜘蛛侠。

他们在有兴致时还会给游客讲讲过去是如何背着尸体上悬崖的,但这段过往很少有背尸人提起。

在他们看来,提及曾帮助过的逝者是对逝者的不尊重。

虽然他们已经不再是背尸人,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职业操守被他们深深的铭记在心中。

除了悬棺葬法外,在蒙古草原上还有着特殊的天葬葬法。

无论是哪些葬法,都寄托着人们愿逝者灵魂安息的愿望。

56个民族的文化各有不同,每一个民族的传统习俗都有其独到之处。

就如背尸人这个特殊的职业来说,他们传承了上千年之久,且职业已经有了一种独特的丧葬文化。

当游客们来到燕子溶洞参观时,看到密密麻麻的悬棺总会心生敬畏之心。

背尸人则化身为导游为游客们的解着棺材的年代,有些棺材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挥洒着汗水一点点背到峭壁之上的。

还有的是他们师傅,以及师傅的师傅背上来的。

这些背尸人们非常的骄傲,他们用自己的勇气获得了乡亲们的尊重,获得了人们的一致赞扬。无论是背尸还是攀爬表演,背尸人都在努力奉献着自己。

现在这门危险的技艺已经没有人肯学习了,一些年龄稍大的背尸人对这种情况很是落寞,不过这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