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部建设具象化了!河南20只国宝朱鹮到湖北定居

旅游资讯 9 0

大河网讯(记者 刘瑞朝)从大别山北麓到长江中游南岸,近日,20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正式在湖北省大冶市开始了跨省定居的生活,这对于在中国中部历史分布区建立朱鹮野外种群有着重要意义,也标志着朱鹮中部种群重建进入新阶段。

加快美丽中部建设,是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内容之一。共同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体系,在这次以朱鹮为媒的河南、湖北的梦幻联动中具象化了。

事件丨20只朱鹮正式跨省定居

11月12日上午10时许,从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出发的货运包车,在结束了3个小时的旅程后,顺利抵达湖北省大冶市金牛镇朱鹮野化训练基地,20只在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大的朱鹮,从此将在长江南岸的大冶市正式开启跨省定居生活。为了迎接这批远道而来的“贵客”,大冶市按照董寨朱鹮人工饲养标准为朱鹮建设了一个新家,并且制定了详细的运输保障方案。

朱鹮的新家可以用高和大来形容。2600平方米的野化大网笼内,垂直高度达到30米高。下午2时许,天气晴好,风轻云淡,随着运输箱门的打开,在野化放归基地短暂休整后的朱鹮,陆续飞出笼箱,开始对眼前这个新“家”的适应性生活。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朱鹮。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副主任、高级工程师黄华说,朱鹮要先在大网笼内生活3—6个月时间。30米高的网笼,能够充分锻炼它们的飞行能力,以帮助它们将来避开天敌和猛禽的攻击。当朱鹮习惯了在树上休息、夜宿,并且能自行在池塘内找到泥鳅,也就意味着它们具备了最基本的野外生存本领,便可以飞向周边的湿地、森林之中繁衍生息了。

联动丨大冶做足了功课和准备

朱鹮,隶属鹈形目鹮科,是我国珍稀濒危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誉为“东方宝石”。20只朱鹮的入住,标志着湖北省建立朱鹮野外迁地保护种群的开始。

朱鹮,曾经是几乎灭绝的物种。1981年5月23日,科学家刘荫增在陕西汉中姚家沟发现了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通过人工饲养繁育、野化放归等,40多年来朱鹮种群不断壮大,数量已超过了1万只。而朱鹮保护,也被誉为世界拯救濒危物种的成功典范。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朱鹮

为增强朱鹮种群对环境的适应力,降低环境变化、疫源疫病给物种生存带来的风险,从2002年开始,原国家林业局规划在全国朱鹮历史分布区逐步建立野化放归野外种群,以应对禽流感等动物疫病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黄华说,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开展朱鹮人工繁育,并从2013年开始野化放归,建立野外种群,目前野外朱鹮数量达到300只。2022年,湖北大冶市表达了想从罗山引入朱鹮的意愿。经过实地考察、专家充分论证,双方认为大冶市生态环境是理想的朱鹮野化放归地。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朱鹮。

为了迎接朱鹮的到来,大冶市专门建设了朱鹮野化训练大网笼,以及办公、科研、后勤保障设施。2024年春季,大冶市派技术人员到董寨学习朱鹮人工饲养及野外监测技术,由此当地具备了开展野化放归的条件。

2024年10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签发朱鹮调拨行政许可,同意从河南罗山董寨引进20只朱鹮用于在湖北大冶市实施野化放归。由朱鹮牵线搭桥,湖北省和河南省也完成了一次朱鹮分布版图扩大的梦幻联动。

意义丨朱鹮中部种群重建进入新阶段

中部六省的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等地,都是朱鹮历史分布区。黄华说,2022年,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只朱鹮远赴湖南南山国家公园安家落户。其他几个省份,有的也在酝酿朱鹮引进的事情。目前国家林草局正在制定全国朱鹮保护行动方案,通过在朱鹮历史分布地逐渐布点,从而由点及面,扩大朱鹮的野外分布区域。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朱鹮。

河南省野生鸟类知名专家、郑州自然博物馆馆长李长看说,虽然目前全球朱鹮数量突破了1万只,但都是当初7只的后代。这是典型的近亲繁殖,会导致孵化率降低、野外生存能力下降。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便需要栖息地的多样化。湖北大冶市是典型的亚热带气候,而信阳罗山则是亚热带向北温带的过渡地带,气候上存在差异,这次朱鹮跨省定居,可以提升其野外适应能力,有利于种群的进一步繁衍。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朱鹮。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朱鹮在更多栖息地生存,能够有效提高种群的安全性。”黄华说,这样一来,如果某地发生禽流感等高致病的疫病,不至于给朱鹮造成灭顶之灾。

业内专家提出,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一项重要工作,便是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中部。生态环境部《关于以高水平保护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实施意见》也提出,指导中部地区推进太行山、大别山等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调查、观测与评估,共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体系。

而朱鹮的跨省定居,对于在中国中部历史分布区建立朱鹮野外种群有着深远意义,也标志着朱鹮中部种群重建进入新阶段,我国珍稀物种拯救保护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标签: 国宝 湖北 朱鹮